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世界海运》2005,28(6):56
据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公布的统计快报,截至2005年10月底,上海港累计货物吞吐量已达3.63亿t。在此基础上,上海港预计全年货物吞吐量将达4.43亿t,有望超过新加坡港,成为全球最大的货运港口。  相似文献   

2.
《上海港科技》2004,(6):44-45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近日透露,截至10月底,上海港今年累计货物吞吐量已达3.15亿吨,同比增长21.7%。其中,10月份吞吐量为0.32亿吨。在这一基础上,预计上海港全年吞吐量将达3.82亿吨,有望超过荷兰鹿特丹港,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港口。  相似文献   

3.
黄卫军 《中国港口》2004,(12):30-32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加速了一体化进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开展更加活跃的经济活动,对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整合与集成的信息服务模式成为主要发展趋势。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都采取了积极应对行动,通过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口岸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了货物进出口通关信息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2005年末,中国港口业捷报频传。在众多收获的喜讯中,最令人鼓舞的是,我国最大的港口——上海港以全球最大的货物吞吐量,首次荣登“世界第一大港”的宝座,摘取了全球各大港口竞相角逐的桂冠。  相似文献   

5.
向海而兴     
似乎没什么能挡住中国发展的步伐,即使在全球贸易低迷的2013年,中国仍是全球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以4.16万亿美元货物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相似文献   

6.
在今后几年里.国际海运市场上货物的组成和比例以及增长率将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强烈影响。这些因素与生产活动、全球贸易结构和经营方式以及各个国家所采取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等方面预期将发生的进一步变革有关。引发这些变革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制造过程的进一步全球化,  相似文献   

7.
德国联合西方银行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国际航运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该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航运市场的影响巨大。目前世界航运市场19%的大宗货物运往中国,22%的出口集装箱来自中国,2008年将增至25%,中国造船业的全球市场份额也将从现在的11%提升至25%。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一旦货物链中的某个环节发生故障将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多个国家地区以至全球经济的重创。海运由于其特殊性在当今货物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海运系统又是货物链中的脆弱环节,如何保证海运环节的通畅是保证整个货物链不断的关键。本着上述观点,探讨了Inmarsat新近推出的FteetF-77在保障海运通畅、保证全球货物链不断方面的重要应用,希望新技术业务的推出能对全球经济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21年全球经济稳步复苏,世界供应链重塑导致贸易格局出现明显变化,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行情大幅走高.2022年,全球铁矿石、煤炭、粮食等货物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干散货航运市场有望保持高位运行,季节性波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苗树杰 《集装箱化》1998,(10):29-29
自集装箱问世以来,其在全球航运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其它传统运输方式相比,它具有高教、安全、便利、适载性强等优点。货物一经装箱.可直接在各种运输工具中转换,大大缩短了运输周期。现在全球大量使用的集装箱虽种类和材质各异,但最主要的是20’和40’的干货钢质集装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