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波形分析法诊断电控发动机起动故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数字存储示波器采集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喷油器波形,并且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分析电控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喷油器波形变化与发动机起动故障特征的内在联系,从而运用波形分析法快速准确诊断电控发动机的起动困难故障。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评估将传统硅油风扇优化为电控硅油风扇后的节油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底盘测功机和风扇试验台架的间接测试电控硅油风扇节油率的试验方法。首先在风扇试验台上测量风扇转速与能耗的曲线关系;其次基于底盘测功机开展万有特性试验,得出油耗、发动机转速和阻力功率的万有特性曲线;然后再采集评价工况下每时刻发动机转速和风扇转速;最后结合风扇能耗曲线和整车万有特性曲线,使用专用软件间接校核出匹配电控硅油风扇的节油率,并在某台样车上使用该方法开展试验。研究表明,所提出的该间接测试电控硅油风扇节油率的试验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
<正>电控发动机与传统机械发动机的最大区别,在于运用多个传感器对发动机的即时数据进行采集,并且通过ECU进行闭环控制,从而实现精确喷油,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同时降低燃油消耗。本文以北京现代伊兰特轿车为例,通过对其1.6V发动机电控系统传感器进行预设故障,做了大量的实验,采集不同传感器故障情况下,发动机在不同转速点的喷油量,并对电控系统在传感器故障情况下的控制表现进行分析,从而阐述相关传感器与喷油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介绍基于BOSCH电控系统EDC17C53平台的发动机转速调节方法,可以实现发动机转速的转速控制,能够满足特改车辆对发动机转速调节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介绍正确判断电控发动机转速不稳定故障直观简单处理办法,详细描述了较常见的电控发动机转速不稳定的六种原因,浅显易通,对维修技术人员在今后修理过程中少走弯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硬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G125摩托车用汽油发动机156FMI作为样机,提出了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摩托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总体技术方案。对电控系统的转速和负荷测量方案进行了设计,对转速信号轮、节气门体、氧传感器、喷油器等主要零部件的工作原理、选型、安装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叙述。发动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电控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均优于原化油器式发动机,整车排放满足欧Ⅲ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故障分析,为了实现汽车电控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本文设计的虚拟仪器,可对自动变速器运行工况进行实时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包括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车速、主轴转速、冷却液温度和3个换挡电磁阀通断情况,经过与专业诊断仪器的对比,验证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后续结合神经网络技术可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并且能直接给出故障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摩托车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降低发动机的HC排放,为我国现有摩托车二冲程发动机满足未来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的改造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最近,西安交通大学陈波宁博士研究生和曾科副教授共同研究设计了一种电控汽油喷射分层扫气系统,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系统设计立足于我国现有发动机的制造水平,将先进的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技术和分层扫气技术同时运用于摩托车二冲程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采用节气门开度/转速控制方法和特殊的抗干扰防护  相似文献   

9.
对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是现代电控发动机的工作基础,转速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是重中之首。本文介绍了常见的磁电式转速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方法及常用的转速信号移相方法,并对本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金学文 《汽车维修》2012,(10):20-21
一、电控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组成电控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由车速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空调开关信号、动力转向开关信号、空挡位置开关信号、电控单元、空气流量计等组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时间控制式电控柴油机转速信号的特点及相位关系;设计了曲轴和凸轮轴传感器失效故障的检测方法及处理算法;开发了由MC68376微处理器和可编程复杂逻辑器件组成的柴油机故障处理系统;在TCD2015V06电控单体泵柴油机上,进行了起动和正常运行时转速传感器失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转速传感器出现故障时,系统可识别出相应故障,并进行逻辑切换,使发动机能正常起动和运行。  相似文献   

12.
高压共轨电喷柴油机调速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压共轨电喷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对其调速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电喷柴油机的控制模型,并对PID控制和自适应控制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自适应控制具有明显的优势,更适合于高压共轨电喷柴油机速度控制。  相似文献   

13.
结合冷铣刨机作业过程中的载荷特点,在分析传统基于机械式调速器发动机功率控制技术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对基于电喷柴油机的功率控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功率模式电喷发动机的冷铣刨机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简述小松、大宇等挖掘机电子控制系统、电子功率优化系统和工作模式控制系统,介绍自动怠速装置的原理及故障诊断,详细论述电子油门和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控EGR控制策略,结合电控系统模块化的设计思路,设计了基于Ascet平台的电控发动机EGR控制系统。通过对转速、油量等参数进行标定,运用Ascet软件实现了EGR控制模型的模拟仿真,保证了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加快了EGR系统的响应速度,实现了对排气再循环系统的闭环控制。将调试好的EGR电控系统安装在高压共轨柴油机上,在标定转速3 600 r/min下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EGR控制系统能够按照控制策略实现对EGR的精确控制,与原机相比,NOx排放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车用大功率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车用 6V1 5 0柴油机原有的机械控制喷油系统为基础 ,开发电控喷油系统 ,实现了对喷油量的电子控制。采用高速开关型数字电磁阀作为电液执行器的电液转换元件 ;采用 MC68HC1 1 E2单片机作为电控单元的核心 ;在喷油泵供油齿杆位置闭环控制的基础上 ,实现柴油机转速闭环控制 ;开发了实验监控系统 ,以满足电控喷油系统与柴油机匹配的需要。进行了电控喷油系统与6V1 5 0柴油机的匹配实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V型平台的电控柴油机冷却风扇控制策略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应用广泛的发动机冷却风扇类型,开发了兼容性的控制策略。首先针对有级调速、无级调速电子风扇及硅油离合器风扇的特点,以风扇转速作为目标控制量,根据发动机工况参数计算冷却风扇目标转速;然后基于风扇控制模式选择字对风扇的控制模式进行仲裁控制,获得当前控制模式对应的风扇转速百分比;最后将风扇转速百分比转换成与风扇控制类型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策略设计完成后,先后在HIL和柴油机台架上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策略有效可行,缩短了发动机暖机时间,并使发动机热机水温稳定在(85±3)℃,有效降低了燃油消耗率。  相似文献   

18.
当今,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日新月异,革新速度十分迅速,尤其是传统汽车燃油供给及电子点火系统作为现代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电子的核心,是发动机检测维修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不再像传统类型那样概括为纯油回路或电路故障,但故障应归纳为传感器部分,ECM部分,执行器或管线部分。传统的故障诊断方式无法满足当代汽车技术革新带来的维修需求,现有的发动机训练装置拆装装配困难,机电设备和设备成本高等因素提高对车辆维修人员和受训人员的要求更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了微型汽车发动机机电一体化培训平台。  相似文献   

19.
Active coolant control strategies in automotive engin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oolant flow rate in conventional cooling systems in automotive engines is subject to the mechanical water pump speed, and high efficiency in terms of fuel economy and exhaust emission is not possible given this limitation. A new technology must be developed for engine cooling systems. The electronic water pump is used as a substitute for the mechanical water pump in new engine cooling systems. The new cooling system provides more flexible control of the coolant flow rate and engine temperature, which previously relied strongly on engine driving conditions such as load and speed. In this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two new cooling strategi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simulation model that was validated with temperatures measured in a diesel engin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ctive coolant control using an electronic water pump and valves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d to a reduction of coolant warm-up time during cold engine starts. Harmful emissions and fuel consumption are expected to decrease as a result of a reduction in warm-up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