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齿轮胶合中的磨粒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含磨粒油润滑工况下齿轮产生胶合失效的机理,通过分析磨粒进入接触区的过程,定性地描述了磨粒综合效应,并用磨粒一润滑油二相流润滑条件下油膜亏损率的概念,推导了磨粒分担载荷量的理论计算公式。最后以定量的角度利用Archard圆接触模型计算了磨粒在接触区内的温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润滑油中所含大量磨粒所寻致的温度效应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2.
全面分析了现有各种磨粒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评述了其优缺点,简介了一种新型的分析油液中铁磁性磨粒的仪器--铁磁性磨粒监测器。  相似文献   

3.
铁谱技术是摩擦学基础研究的一种手段,是机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之一.它着眼于机器磨损分离出的磨粒,通过对磨粒研究,分析出机器磨损的状态.文中论述了磨粒在铁谱仪磁场下的分布状态及规律,构建了常规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阐明了磨粒关系曲线在状态监测中应用方法,对检测参数发生变化时的控制手段.利用LabVIEW设计的虚拟仪器实现数据的处理,提示了铁谱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彩色磨粒图像分割是实现摩损微粒自动识别的关键技术前提。本文从分析Windows系统调色板的实现机制入手,提出了一种适合于铁谱磨粒图像处理需要的色彩分割方法,并将该主展到基于知识的聚类过程,以实现彩色磨粒图像的智能分割。  相似文献   

5.
基于立体视觉技术的磨粒显微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谱分析在航空发动机运行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准确获取铁谱磨粒的几何参数是进行有效分析的关键。但到目前为止,铁语磨粒的三维尺寸特别是厚度的测量仍然没有一套经济有效的方法,据此对基于立体视觉的磨粒显微测量方法做了长期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软硬件系统和实现方法,初步解决了磨粒的三维测量问题。该方法根据双目立体视觉的深度感知机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模拟体视模式进行光学成像,并辅助相应的匹配方法和计算方法来处理像对,获取微粒的厚度尺寸,并根据高度分布重建磨粒的表面形态。该方法达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数据和模型结果均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所研制的油液技术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功能,阐述了关于磨粒浓度基线值的数学模型和磨粒状态诊断的初规则,并提出了建立基于油液监测的设备维修决策专家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含磨粒油润滑工况下磨粒分载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等尺寸和不等尺寸、按数量浓度和重量浓度计算磨粒数量的模型和方法,推导了磨粒发生弹、塑性变形情况下磨粒分担载荷量的计算公式,并计算了磨粒分载量随磨粒浓度及尺寸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多磨粒效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择FNi15A,FNiWC35自熔性合金粉末为耐磨粒磨损喷焊材料,用等离子喷焊和氧乙炔喷焊工艺制备的试样进行了锁盘式低应力和碾压高应力磨粒磨损试验。  相似文献   

9.
以旋转铁谱仪为手段,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试样体积、加样速度、冲洗速度以及四氯乙烯体积这4个因素对铁谱片上磨粒单层沉积的影响程度。通过试验,认为油样粘度是影响铁谱片上磨粒单层沉积的最主要因素;获得了旋转铁谱仪制谱的优化参数。  相似文献   

10.
针对风电制动器制动过程中制动闸片产生的摩擦磨损,借助有限元方法对制动过程中制动闸片的磨粒磨损进行有限元仿真.将制动盘/闸片相互作用的磨粒磨损过程简化为磨粒压入、滑移、卸载三个阶段,并根据磨损机理的不同将磨粒分为划擦型磨粒和刻划型磨粒.借助Rabinowicz单磨粒磨损模型分别推导出制动盘/闸片磨损过程中磨损量和划擦力的计算模型,并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划擦型磨粒和刻划型磨粒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磨粒磨损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单磨粒磨损量和划擦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风电制动器制动过程中制动闸片产生的摩擦磨损,借助有限元方法对制动过程中制动闸片的磨粒磨损进行有限元仿真.将制动盘/闸片相互作用的磨粒磨损过程简化为磨粒压入、滑移、卸载三个阶段,并根据磨损机理的不同将磨粒分为划擦型磨粒和刻划型磨粒.借助Rabinowicz单磨粒磨损模型分别推导出制动盘/闸片磨损过程中磨损量和划擦力的计算模型,并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划擦型磨粒和刻划型磨粒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磨粒磨损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单磨粒磨损量和划擦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为磨具的磁性磨粒是实现磁性磨粒光整加工技术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已经成为制约该技术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的技术瓶颈.根据磁性磨粒光整加工的定义,通过分析磁性磨粒的构成和要求,按照不同的构成特点及制备工艺等对磁性磨粒进行分类并编制型号,以方便使用和管理,并为磁性磨粒综合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标准的制定以及磁性磨粒的批量化生产和市场化应用奠定基础,加速磁性磨粒光整加工的实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作为磨具的磁性磨粒是实现磁性磨粒光整加工技术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已经成为制约该技术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的技术瓶颈.根据磁性磨粒光整加工的定义,通过分析磁性磨粒的构成和要求,按照不同的构成特点及制备工艺等对磁性磨粒进行分类并编制型号,以方便使用和管理,并为磁性磨粒综合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标准的制定以及磁性磨粒的批量化生产和市场化应用奠定基础,加速磁性磨粒光整加工的实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磨粒的三维测量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铁谱分析中引入计算机三维测量与重构技术,通过使用改进拉普拉斯算子对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磨粒连续图像序列进行清晰度分析来测量磨粒表面高度,重构磨粒三维图像.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快速、方便地获取磨粒表面三维图,使铁谱分析技术不再仅限于对磨粒图像的二维分析.  相似文献   

15.
磨损微粒显微形态学特征量化描述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当前限制铁谱分析及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和推广的磨粒分析与特征量化描述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引入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通用图像特征描述参数和提出新参数等方法,一共研究了超过100个磨粒参数,通过对现有参数的分析筛选,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磨粒特征描述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三种冷作模具钢LDI、65Nb和Crl2MoV的橡胶轮磨损试验和松散磨粒磨损试验,以及磨损表面的SEM形貌观察,分析了试验钢的低应力磨粒磨损特性,同时研究了组织和力学性能对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应力磨粒磨损的耐磨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硬度,淬火态组织的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7.
能谱分析技术是油液磨粒分析的重要手段.文中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润滑油中各检测元素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如何合理选择激发条件,建立优化工作曲线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加权关联分析,验证了能谱分析技术油液磨粒成分监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铁谱技术是一种对机车柴油机实行状态监测的有效手段,它是以磨粒分析为基础的机械磨损测试技术,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铁谱定量分析是通过测定磨粒覆盖率来确定润滑油中大磨粒与小磨粒的相对含量,从而给机械设备的磨损状态以量的判断.在铁谱定量分析中,通常以磨损指数—总磨损量IQ(IQ=AL+AS)作为评定机械磨损是否正常的判据.在以往的定量分析中,由于缺少统计规范,人们在进行磨损状态判定时,一般都是根据磨损指数的变化趋势做出经验判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提高铁谱技术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减少人为的不可靠因素的影响,笔者根据多年从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快速监测润滑油质量,达到及时更换润滑油的目的,应用介电常数理论分析法,研究了润滑油的铁磨粒含量、水分含量、总酸值与介电常数增量之间的相关性,润滑油中的铁磨粒含量、水分含量、总酸值的增加,导致润滑油介电常数增加.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润滑油的实时监测设备.试验结果表明:该监测设备能实时监测汽车发动机中润滑油质量,实现了按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齿轮失效产生的摩擦学信息丰富的特征,从齿轮副的接触特征分析了点蚀与剥落产生的机理,并采用有限元法仿真分析了齿轮的接触特征;在系统分析齿轮摩擦磨损信息特征基础上,建立了齿轮摩擦学系统状态信息描述图,为系统研究齿轮副磨损失效提供了方法;通过齿轮磨损试验获取的大量磨粒分析,研究了齿轮磨粒特征与表面失效机理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