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造船》2008,(1):43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74年,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属下的舰船总体科研设计事业单位。现在职工百余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3人,属下有从事工程监理业务的子公司和从事穿浪型高速双体船设计的中外合资公司。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的理事单位,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单位。  相似文献   

2.
梁鸿发 《船舶》1995,(4):53-54
本文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模块化造船”这一新模住房的来由,实质和“模块化造船设计”以及国内造船界在这方面的学习探索和实践的情况,并介绍了德国研制MEKO型护卫舰不断取得成功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代初期,日本的真藤恒造船师演变飞机设计模式,创造性地导入造船设计,形成造船生产设计的概念和具体的作法,经生产实践,展示出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受到重视;欧美各国造船业也先后出现类似生产设计的格局。二者都持续发展至今,分别呈现适应各自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现代造船模式的设计方法,在造船事业部内成立了设计所,主要从事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与之对应的生产单位有分段、船台、调试、安装、电装、涂装、内业、管加各车间。基本形成了适应现代造船模式按船舶区域划分进行设计,按区域组织生产的造船体制。  相似文献   

5.
《广东造船》2007,(1):58-58
广船国际以造船为核心业务,专注于灵便型船舶产品的开发和建造,是国内最大的灵便型成品油船/化学品船制造公司,并已进入滚装船、客滚船、半潜船等高技术含量船舶市场。广船国际拥有一座4万吨级、两座6万吨级造船船台和一座5万吨级船坞,造船码头岸线1466m,可设计建造符合世界各主要船级社规范的6万DWT以下的各种船舶。目前,年造船能力超过38万DWT,年产万吨级船舶超过10艘。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09,32(4):17-18
“中国速度”催生世界造船“三国时代” 20世纪50年代,日本造船业开始起步,并于1956年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大造船国。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造船业始终占据着世界第一的宝座。韩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发展造船业,经过30年的努力,在2003年,其造船总量和接单总量两大指标双双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7.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1236TEU集装箱船是由英国高速船设计公司(The High Speed Craft Design Center)Nigel-Gee AssociatesLtd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造船设计所联合开发设计的新一代集装箱船。该型船主要特征为高速,航速达25kn,无舱口盖,7个货舱中只有No.1、2货舱配置折叠式舱口盖,机舱为中尾型布置,并装有Intering防摇系统。  相似文献   

8.
世界造船业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汝敬 《船艇》2000,(1):8-12
战后,作为传统产业的造船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有: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两次严重造船危机打击下,欧洲许多传统造船国走向衰落,而日本造船业以及随后韩国、中国台湾省和中国大陆造船业迅速发展,使世界造船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东亚;随着韩国和其它新造船国的兴起,世界  相似文献   

9.
造船生产设计,是在详细设计的基础上。按工艺阶段、施工区域、施工单元绘制记入工艺技术要求、生产管理数据的工作图表和提供信息的设计过程。它使设计、工艺、管理融为一体,解决怎样造船和怎样组织造船的问题,以造好船为目标,因此,一些国外现代化造船厂视之为生存攸关的重要工作环节。造船生产设计,日本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进入完善期;美国在开始建造三叉戟核潜艇时就已应用;欧洲正在应用和发展之中;我国经探索研  相似文献   

10.
玻璃钢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用于造船以来,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由于玻璃钢的强度高,耐水,耐腐蚀,有一定的弹性,电性能,防磁性及整体性能好,这些优点是一般造船材料难以具备的,因此在它问世后,很快受到世界造船界的重视。救生艇是玻璃钢船艇中开发较早的品种,由于性能好,维修费用少,且船体轻,可节省能源和加大装载量,玻璃钢救生艇得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设计部船体设计室船体设计QC小组成立于1997年,小组属于攻关型QC小组。小组成员运用PDCA循环解决了造船设计周期长的难题,完成了课题目标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节约10人工时总价值92800元,图纸质量反馈单信息量降低节约资金约20万元和社会效益,为后继造船应用先进的设计技术打下了基础,得到了船级社和船东的认可,通过这次活动,运用QC工具在实施课题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4年来,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造船业是中国机电行业中较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造船市场竞争的行业。市场竞争对发展造船技术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造船技术的发展是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并能在国际造船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90年代和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更体现科技实力的竞争,造船技术将更迅猛地发展。中国造船技术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两栖作战舰艇作为完成登陆使命和支援维和及人道主义任务的理想舰型,其战略价值日益明显。西班牙伊萨造船集团公司近年来一直积极研制西栖作战舰艇,它已为西班牙海军建造了2艘“加利西亚”级两栖船坞运输舰,该型舰是伊萨公司设计的先进产品之一。伊萨造船集团公司利用其建造两栖作战舰艇和航母的经验,目前正致力于研究先进的多用途两栖攻击舰。  相似文献   

14.
(一) 中国作为后起的世界造船国,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造船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为世界造船业增添了活力。特别是进人90年代,中国造船业快速发展,造船产量成倍增长,造船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目前我国拥有钢质船舶年生产能力650万载重吨,造船年产量达500多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总量6%的份额,居世界第三位。基本形成了包括设计开发、建造总装、设备配套、修船拆解在内的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产业体系。企业经济类型结构正发生明显变化,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乃至民营企业竞相发展。出口船舶和海洋工程平台等产品进人了包括欧美、日本等发达  相似文献   

15.
战后,作为传统产业的造船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有: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两次严重造船危机打击下,欧洲许多传统造船国走向衰落,而日本以及随后韩国、中国台湾省和中国大陆造船业迅速发展,使世界造船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东亚;随着韩国和其它新造船国的兴起,世界造船业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逐渐形成四极新结构;造船设施的增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世界造船能力过剩日益加剧,企业经营恶化,世界造船业进入低利时代.  相似文献   

16.
《船海工程》2004,(5):52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造船队伍,直接从事造船业的各类人员总数不少于30万人。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造船业已经形成了船舶研究、设计、建造、检验的完整体系,具有相当强的实力。然而,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我国造船员工在总体素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有专家指出,我国造船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建设造船强国的需要,必须实施“人才强船”战略,把人才作为推进造船发展的关键因素,丰富我国造船业的人才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确保中国造船的宏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水运管理》2012,34(7):4-4
2012年6月15日上午11时,上海市锦江航运有限公司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东郊宾馆举行了"锦江型"11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签约仪式。锦江航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姚莉与江南造船(集团)总经理林鸥签署了建造合同,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王坚主任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贺辞。锦江航运与江南造船(集团)签订了建造4+2+2艘"锦江型"集装箱船的造船合同。"锦江型"船型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根据锦江航运提出的要求进行定身设计,江南造船(集团)和锦江航运技术人员参与认证的最新型、最经济和绿色环保的集装箱船,是集设计、船厂、船舶所有人三方共同合作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造船是提升我国造船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本文概述了现代造船模式和数字化造船的关系,介绍了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中华)为实现模块化造船,初步建立的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的数字化造船平台各系统的功能和实施数字化造船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徐国新 《江苏船舶》2004,21(5):42-4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内河造船企业,特别是民营造船企业,正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造船产业大军。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造船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3位。英国劳氏船级社对中国近几年造船企业接单量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进行了统计,具体数据为:1998年占2.5%,2000年上升为5.6%,2001年达到11.3%,2002年为12.6%。  相似文献   

20.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3,(11):16-21
随着“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宏伟目标的提出,如何使我国船舶工业在10到15年时间内快速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造船产量虽仅次于日本韩国位居世界第三,但造船份额仅占世界的9%,整体造船水平也仅相当于国际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水平,更谈不上拥有自己的品牌船型。在每年的新船订单中,散货船订单一支独秀。前不久,中国正式推出了原创性优选型散货船船型设计,开始打造中国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