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上层建筑产生变形的原因是:①吊运变形;②装配变形;③焊接变形;④火工变形。对产生变形的四大环节提出了以下主要控制变形的工艺措施有:设计方面、下料加工方面,拼板方面、片体制作方面、分段制造方面和大合拢即总段和船台建造等方面具体详细的工艺措施并通过试验制定了各种焊接方法的焊接规范以及取得的良好效果,表2,图2。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船台大合拢时,由装焊、矫正引起的收缩变形,会造成船体艏、艉两端上翘的现象。为了防止艏、艉立体分段的进一步上翘,一般的方法是,在与艏、艉立体分段毗邻的底部分段、舷侧分段、甲板分段的一端都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是30~50毫米),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艏、艉立体分段在船台上无余量合拢,大接头上的这个余量,还必须在船台上与艏、艉立体分段大合拢之前就加以切除。要保证船台上这个接头环形断面的划线质量,即既要使两段合拢接缝平面一致,又要与船体横剖面严格平行,  相似文献   

3.
针对船体货舱区,本文主要研究船体静置于船台滑道时以及船台纵向下水船体艉部开始上浮时的结构强度和可能出现的局部结构变形。应用Nastran/Patran进行有限元分析,可根据分析结果,对船体结构局部适当加强,防止船体变形。  相似文献   

4.
船舶气囊下水过程结构应力变化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船舶重力式气囊下水过程对船体结构应力的影响,采用动态应变仪对某21,500t散货船在下水过程中的船底及上甲板应力变化分别进行了测试,测试点布置在船中附近,设置同步信号进行采集;同时,用倾角仪对下水过程中船体纵向角度的变化进行了记录;测试结果表明:该船舶在气囊下水过程中,发生了艉落现象,船体局部出现应力较大区域.采取局部结构加强、延伸船台长度、改变船台坡度及船台改造成半潜等措施可以提高大吨位船舶气囊下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为得到建造中的船体在船台上的船体变形数据,基于FBG技术设计了船体在船台上的蠕变和应力松驰现象的监测系统,将该系统布置在实际船体结构上,测量了在船台上受结构蠕变和结构应力松驰现象综合作用所造成的船体结构变形,分析了监测过程中造成船体结构变形的因素,指出应力松驰是主要因素。数据分析表明:利用FBG传感技术进行船体变形长期监测是可行的;船体在船台上存在结构蠕变和应力松驰现象。最后,并基于壳体理论估算了船台上的船体结构的内应力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江南造船厂在建造5艘同型长江船舶过程中,对船体焊接变形的测量研究情况,着重介绍了双层底分段装焊和船台合拢中的焊接变形测量、变形原因分析,以及所采取的控制焊接变形的简便而有效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纤瘦船舶在具有固定水泥滑道的大船台上建造及下水时能预计到的一些特殊工艺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保证船舶能顺利建成并安全下水。大船在大船台上建造,小船在小船台上建造,这是一般船厂造船的常规,但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不  相似文献   

8.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求解弹性地基上船台底板受力的近似理论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液压小车的移动荷载作用于船台底板的情况,利用参数化编程进行工况组合,一次性求得船台底板的内力包络图与变形图;分析板厚和同时行进小车数量的不同对船台底板内力变化的影响,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环肋圆柱壳自由振动分析的能量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学斌 《船舶力学》2001,5(2):73-81
本文使用Reyaeigh-Ritz法分析了环肋圆柱壳自由振动特性。从Fluegge经典壳体理论出发,考虑肋间壳板的变形以及肋骨在两个轴方向上的弯曲变形,把能量方程成为一个代数特征值问题。本文详细讨论了肋骨的布置型式,数量和刚度的变化对于环肋圆柱壳自由振动频率的影响。本文引入应变能因子讨论了环肋和壳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总体振动和局部振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艉轴架船台采用反变形定位的安装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PSPC船建造相关工艺要求,论述了50500DWT(G)化学品/成品油轮2#船在一号船台建造具体的总组策划与实施过程。建造过程全面贯彻"小分段,大总段"的建造方针,通过大总段减少上船台后大合拢焊缝数量,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船台压载舱涂层破损率,为公司后续PSPC船在船台的批量建造提供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环肋圆柱壳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能量法分析了环肋圆柱壳的稳定性.基于Rayleigh-Ritz法,应用Fiigge薄壳理论,考虑相邻肋骨间壳板的变形以及环肋在两个平面内的弯曲,推导出在静水压力作用下环肋圆柱壳的失稳特征方程.本文讨论了环肋的参数(大小、数量、布置形式)对环肋圆柱壳失稳压力的影响,并分析了总体失稳与局部失稳之间的关系.引入应变能因子分析了环肋与壳体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技革简讯     
船旁升降机我厂船体车间制成的船旁升降机,用于船台大合拢时代替脚手架,供工人在大接头区船侧的任意高度进行装焊工作。一年多来,船旁升降机已在“长风”号、“庆阳”号、“益阳”号等六艘万吨轮的船台大合拢工程中使用,颇受工人欢迎。船旁升降机由平台、机械传动装置和电气控制装置等三大部分所组成。平台长2米、宽1米、高1.8米。其外形如图所示。升降机用  相似文献   

14.
以纵向斜船台进行船舶建造和下水具有装焊施工难度相对较大、下水工艺相对复杂等缺点,且易发生船体变形、定位偏移等问题,对后续建造造成一定影响。对某船在船台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船体倾斜问题进行研究,对船体倾斜情况进行勘察、数据测量和分析,确定倾斜原因,并基于二次测量数据和多年累积的船舶斜船台建造经验,提出可行的防倾斜措施和后续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5.
预测船体总段船台合拢的焊接变形,对于船体制造工艺设计和精度造船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掌握固有应变概念的基础上,利用上海交通大学和日本大阪大学共同开发的基于固有应变的Weld-sta软件,对大型集装箱船的船体总段船台合拢焊接变形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船台合拢总收缩变形量为50.339 mm,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建造结果吻合,验证了固有应变为基础的弹性板单元有限元预测法在船体总段合拢焊接中应用的可行性,从而为船体总段合拢时补偿量或收缩量的确定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1.合拢工艺的发展要求测量技术的改进在船台大合拢中,传统的测量技术由于简单,而不够精确,已经不再适应迅速发展的船台合拢工艺,特别是分段无余量上船台合拢工艺的出现,这种传统的测量技术就更不能满足其对测量精度的要求。这是因为:在大合拢阶段采用以往的测量方法进行分段定位时,不能根据原始基准来直接测量其位置,而在合拢定位中,由于分段定位有误差,加上焊接引起船体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原始基点将不再适应测量要  相似文献   

17.
对吊装工艺中鞍座内的相对间隙和滑移进行评估,以消除或尽量减小固定座环氧或垫木局部撕裂的风险。以85 000 m~3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ery Large Ethane Carrier, VLEC)为例,分别对水上吊装和船台吊装等工况进行有限元接触分析,并根据间隙和滑移的大小及范围评估垫木或环氧破坏的风险。对比发现:水上吊装甲板总段的间隙相对较大且难以控制,吊装之后最大间隙可达2 mm左右,方案改进之后最大间隙仍超过1 mm,重力和浮力的不平均分布形成的船体梁载荷是导致间隙过大的主要原因;船台吊装时无明显的船体梁载荷,因此通过合理布置坞墩可基本上消除间隙。为保证环氧浇注质量,建议尽量选择在船台进行甲板总段合拢,并在环氧完全固化之后再进行主甲板吊装;主甲板必须在水上合拢时,建议往货舱底部中间压载舱打水,以减小中拱引起的船体变形。  相似文献   

18.
1982年,沪东造船厂在36000吨散货船“东星”号的建造中,广泛应用单元组装和分段预装新工艺,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该船管子预装数量占全船管子总根数的75%以上,在船台装配时,当机舱底部分段吊上船台后,重约25吨的UM01号大型设备单元随即吊上船台,其它各类单元也与有关的船体分段相继交错吊上船台,改变了过去造船生产中轮机工程落后于船体建造进度的被动局面。本文结合该船的建造情况,叙述机舱单元组装的设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多耐压体大潜深平台在深海静水压力作用下各耐压体纵向变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连接结构发生弯曲变形,会对结构安全和相连设备造成不利影响。对比分析连接结构焊接和接头连接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固定接头与活动接头结合的连接结构接头连接方案,使得连接结构最大主应力相比焊接时降低41.1%。为使连接结构接头连接方案能够更好地承载纵向冲击载荷,设计了一种位移补偿接头,既能在下潜过程中实现耐压体纵向自由移动,又能在下潜到工作深度后和固定接头一起承受纵向冲击载荷。本文可为多耐压体大潜深平台连接结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应用有限元仿真和理论计算,分析船台横移架走轮工作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和变形最大位置,同时从不同角度对现有的船台横移架走轮进行强度校核以及安全性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