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铁路隧道施工阶段监控量测是保障信息化施工的重要手段,目前关于隧道监控量测项目及内容主要通过围岩级别定性判定,未建立统一的定量化评价体系。基于风险分析理论,依据隧道发生风险概率指数与风险后果指数,建立铁路隧道施工阶段监测等级及划分方法。将未确知测度理论作为风险概率指数评价方法,选取岩石风化程度、岩石质量指标和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等8个影响指标,构建指标测度函数,结合改进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判定风险概率指数,定量计算监测等级指数确定监控量测等级及相应的监测内容。以渝昆铁路小草坝隧道为例,对该隧道3个里程区段进行施工阶段监测等级划分,评价结果显示DK344+200~DK344+220区段监测等级为C。  相似文献   

2.
诱发岩溶隧道风险的因素复杂多样。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岩溶隧道风险评估中存在主观性与客观权重单一片面性的问题,文章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思想,选取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岩溶隧道风险评估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值与图形相结合的雷达图法评估模型,引入四个风险等级对应的参考样本,定量并直观地得出各等级综合评估范围,从而实现岩溶隧道风险评估。评估结果验证了雷达图法岩溶隧道风险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可为岩溶隧道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尔寺隧道位于国道318线康定县与雅江县交界处,为单洞双向行车特长高海拔越岭公路隧道,目前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处于起步阶段.文章遵循“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设计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的要求,同时参照了国内外其它行业隧道工程风险管理规范或规程,针对高尔寺隧道特点,采用了隧道分段风险评估流程、基于工程类比的检查表法风险辨识和专家调查法风险估测进行了隧道设计阶段的安全风险评估,分析了潜在的风险事件和风险等级,以及有效的风险控制.在无现行规范可循的情况下,进行了设计阶段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角隧道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隧道风险评估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刚刚起步,还需要在今后的建设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完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方法,使其在施工中充分发挥作用.文章以关角隧道为例,介绍了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对策;通过风险对策在施工中的适时应用,大大降低了关角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是风险评估走向成熟的有益实践,可为其它隧道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塌方风险、瓦斯风险、涌水突泥等方面,分析了山区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建立了风险评估矩阵,确定了风险评估级别,并结合已发生的山区隧道施工事故和该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山区隧道施工风险的控制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施工技术、施工环境以及施工设备是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安全风险因素。文章立足于上述风险因素,从梯阶层级搭建、风险因素的权重核算及层级因素排序等方面,研究了隧道施工的安全风险评估关键技术,并结合工程案例,验证所研究的技术是否满足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7.
影响公路隧道施工的风险因素有很多,且这些风险因素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文章以广西某高速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根据安全评价的原则和要求,从几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中选择肯特指数法对该高速公路隧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高速公路隧道属于可接受风险水平,与现场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肯特指数法可以很好地用于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8.
油气管道工程在设计、施工、运营、回收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存在各类风险。文中主要探讨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油气管道工程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建立了全生命周期油气管道工程风险评估系统的总体框架,探讨了油气管道工程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风险控制准则以及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研究了损失模型、风险概率模型和多目标风险决策模型,有利于有效预防风险,或在灾害事故发生后合理确定损坏程度,以及制定消减或控制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作为岩溶地区隧道建设重大安全隐患的隐伏溶洞,易造成突水涌泥、坍塌和沉陷等严重事故,但对相关的风险辨识预警理论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章通过案例统计与理论分析,将隐伏溶洞致险因子划分为地质因素与施工因素两类,其中,地质因素包括:隐伏溶洞相对隧道所处方位、充填物类型与状况、溶洞与隧道间距、围岩等级和溶洞规模等五项;施工因素包括:超前地质预报和施工监测两项。基于致险因子与岩溶隧道施工事故的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致险因子的常权重值,并考虑到不同岩溶隧道的差异,在常权重基础上提出了变权重算法。针对岩溶隧道安全事故系统演化规律,确定致险因子评估取值范围,并给出了隐伏溶洞风险评估等级划分标准。最后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文章所建风险评估体系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深大竖井作为特长公路隧道重要的辅助通道,其施工安全风险评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当竖井附近区域处在富水破碎带等复杂地质条件下时,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坍塌等不良地质灾害,因此需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文章将可拓理论与熵权法进行结合,选取恰当的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构成坍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适用于隧道深大竖井的坍塌风险评估模型,并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对该模型进行了应用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深大竖井坍塌风险控制措施。通过比较其他两种隧道常用风险评估模型,以及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照,验证了该风险评估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与可信度。  相似文献   

11.
锦屏水电枢纽工程是一项大型的水电工程,它的建设将为国家特别是西部的电力行业做出巨大贡献,该水电枢纽辅助洞工程是水电站前期工程的控制性关键项目。文章介绍了施工中遇到的高压涌突水问题,以及根据不同的地质和涌突水情况确定的不同处理措施,可为今后解决类似的工程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公路隧道环境影响评价在预防和减缓隧道建设、运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公路隧道环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现行法规难以完全满足环评需要、环评介入时间滞后以及其他一些环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隧道环评专门法规、加强隧道环评监管和提高隧道环评人员素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制定科学的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的基本模式,针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特殊工艺,将公路隧道施工系统分为隧道开挖、爆破、施工用电、施工通风、出碴与洞内运输、支护衬砌等6个主要子系统.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定性分析,结合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对公路隧道施工系统中各子系统进行危险性评价,定量分析计算PHA中的子系统各个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并采用安全检查表(SCL)对公路隧道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综合评价,建立了安全评价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PHA-LEC-SCL法确立了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隧道钻爆法机械化修建方法是以全工序高效率大型机械配套为基础,用以解决复杂山区长大山岭隧道安全、优质、高效及经济等施工问题的一种技术方法。文章从隧道设计角度论述了钻爆法机械化修建面临的掌子面安全控制与洞身段变形控制两大关键挑战,并总结了以机械化全断面全地质型施工技术、掌子面稳定性评价方法、掌子面超前主动支护技术、掌子面超前支护“定量化”精准设计技术、低预应力锚杆主动支护技术、早高强喷混凝土主动支护技术、初期支护快速成环封闭技术、围岩形变压力计算方法等为核心的隧道钻爆法机械化修建设计关键技术,为推广应用隧道钻爆法机械化修建方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环保是21世纪最大的课题,而在公路隧道建设中,仍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以公路隧道洞口设计为重点,提出采用绿色洞口、棚洞这两种新型环保的洞门设计,介绍了其施工的工序,最后就隧道洞门设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岩溶地区隧道设计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昌宇 《现代隧道技术》2011,48(1):90-93,116
岩溶地区隧道修建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尤其是岩溶水对施工安全、结构安全、运营安全的危害,并严重影响建设工期和工程投资。为此从岩溶发育的类型、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和危害等方面,通过近年在株六、渝怀、宜万等铁路项目的工程实例,对岩溶地区隧道工程设计理念、设计技术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岩溶地区隧道工程的选线应尽量避开岩溶水的径流带及深部缓流带的建议;针对岩溶危害,在隧道结构设计时应结合安全评价,采取适宜的加强措施;岩溶水一般宜按"宜疏不宜堵"原则治理,辅助坑道、洞口设置等应重视对岩溶水引排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包(头)茂(名)高速公路陕西境柞水至小河段出现多处桥隧相接,文章对项目中采用的桥梁伸入隧道方案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桥梁伸入隧道方案设计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如隧道断面加宽、隧道内排水系统出水口通畅、洞外管线进洞、隧道和桥台施工干扰、桥梁跨径布置等.桥梁伸入隧道方案可避免洞口高边坡,有利于环境保护,对开拓设计思路、提高选线的灵活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桃树坪隧道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岩层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岩层在国内隧道施工中极为少见,该岩性在隧道开挖后极不稳定,呈流塑状,极易出现溜塌现象,造成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甚至大范围坍塌,会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及成本。文章结合兰渝铁路LYS-7标段桃树坪隧道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处理措施,就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岩层中的隧道施工技术做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超大断面小近距高速公路隧道或城市快速干道的建设将成为发展的重点。福州市机场二期隧道初步设计定为加宽五车道,无论是洞室跨度还是设计施工难度均属全国公路隧道之首。对于超大断面隧道来说,扁平率不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而且对结构设计和施工带来新的问题。文章主要通过结构受力和经济比选内轮廓,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隧道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高以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直立高陡边坡防护施工技术方案的论证及比选,桥隧连接段的位置大多都所处地形地貌与地质状况相对比较薄弱环节,位于这种地形位置的边坡防护要求较高,且要满足该类型边坡防护的效果。根据工程实际因素,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高陡坡隧道洞口与桥梁相接位置的安全防护勘察工作,经现场勘察及几种防护方案的必选与论证,试图从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直立高陡边坡防护方案优化设计的角度降低防护施工难度及成本。鉴于桥隧连接段及隧道洞口现状直立高陡边坡整体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加接延长隧道洞口明洞工程,并采用SNS主洞防护网与被动防护网相结合的防护方案合理可行,该防护方案的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施工成本与施工安全风险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