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针对大尺度薄板分段刚性较弱的问题,分析薄板翻身的工艺,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翻身装置本体及吊梁在各种工况下的强度,结合邮轮薄板分段的结构特征,设计翻身专业装置的垫块和限位器.  相似文献   

2.
以中型邮船的3种典型甲板薄板分段为例,设计相应吊装方案,探讨起吊设备在整个吊运过程中影响建造效率的因素。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3种薄板分段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强度和变形,并对发生超大变形的分段提出临时加强方案。结果表明,该吊装方案适用于甲板薄板分段结构强度弱的特点,满足中国船级社(CCS)吊装规范要求,可使中型邮船甲板薄板分段的吊装作业更加便捷和高效。  相似文献   

3.
分段翻身吊装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目前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设计吊装方案,较少有针对分段翻身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首先对翻身过程中吊绳与相关船体构件的典型干涉问题做出干涉评估并提取干涉约束,结合吊点适应度约束确立若干吊点布置方案。然后以在翻身过程中结构的最大应变能最小为优化目标,得到最优吊点布置方案。最后使用结构分析软件验证最优方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分段的吊装及翻身是船舶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规范均对其提出了要求,但仅提了安全要求,对于吊装及翻身的设计并未给出明确指导。文章明确了吊装翻身设计流程,规定了吊装翻身方式、吊耳布置、钢丝绳联绳形式、吊装翻身稳定性、吊耳强度计算的设计方法,同时量化吊装审核项,从而做到吊装翻身设计有规则可依。  相似文献   

5.
董帝尧 《江苏船舶》2020,37(1):38-40
针对客滚船薄板分段制作过程中易变形,以及分段整体尺寸、甲板面平整度和壁板垂直度较难控问题,以2800客邮轮型客滚船居住舱室薄板分段为例,研究生产设计、材料订货及转运、施工工艺要点。实船建造表明:该工艺满足5~7 mm薄板立体分段的公差要求,提高了薄板分段质量,降低了建造成本。  相似文献   

6.
《江苏船舶》2017,(1):36-38
基于有限元TSV仿真软件建立15 000 DWT化学品船机舱241+242分段的弱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得到该分段在吊装翻身过程中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但是Fr26处的变形最大,变形量达到3 050 mm。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机舱分段吊装时的应力分布和结构变形后,所提出的分段吊装改进措施合理有效,并验证了提出的局部结构加强吊装方案的合理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以邮船分段建造3D可视化为仿真目的,以薄板平面分段流水线为仿真对象,基于Unity3D进行邮船薄板平面分段流水线的工位设计、环境实现和仿真实现,完成邮船薄板平面分段流水线的设备虚拟化、工艺可视化和作业自动化,可为邮船薄板生产线的实际作业提供仿真环境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船体分段船台合拢设计可以收到安全、高效率的效果.分段吊装参数的计算采用本文介绍的计算器计算法,比采用图谱法、查表法,以及计算机程序计算法,来得简单、迅速、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9.
周然 《造船技术》2023,(3):52-59
以某国内大型风电平台上层建筑分段吊装为例,对新设计的一体式上层建筑分段进行吊装方案编制并借助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方案校核。在吊装计算中,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如何高质量地完成计算分析,保证计算符合实际情况,得到真实的结构响应;二是对吊装布置和加强方案进行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为基地建造部门提出建议,保证吊装方案科学合理。给出一种新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并比较其与常规方法的加载方式。比较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验证新方法可真实有效地模拟吊装的受力情况。分析结果可为造船企业今后提升海洋平台建造分段吊装工艺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未来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实现船舶产品从低附加值转型升级向高附加值迈进,分析了国内船舶薄板分段流水作业智能化生产线建设现状,在其基础上论证了智能车间设计、智能工艺实施、生产过程和控制要素,提出了具有特色的薄板分段生产流水线建设方案,可以为国内船企下一步发展薄板分段规模化生产做好基础设施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董炜  赵虹  王威 《上海造船》2013,(1):59-61
摘要:以超大型矿砂船为例,根据货舱区域的结构特点,对平直分段采用肋板压入法新工艺,形成平面分段流水线制作工艺,使超大型矿砂船的货舱平面分段实现标准化、模块化作业。  相似文献   

12.
针对400000 DWT VLOC舷侧分段总组对接时因主板、结构对接产生错位、间隙超差,导致总段完工尺寸超标后难修正的问题,在进行分段总组时,采用在旁板及斜板半宽方向设置反变形量,统一定位基准、执行相应的施工工艺标准,从而实现降低总段搭载对接的错位量、开刀量,提高舷侧总段一次到位率及缩短船坞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   

13.
邹刚  周加杰  肖龙 《水运工程》2016,(2):171-175
通过重力式码头方块安装定位方式的比较,结合几内亚项目工程施工实际,提出测量架定位法与水上、水下基准线法相结合的铅垂线法测量定位方法,可提高方块安装效率、保证安装质量,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龙门吊的转向台车.应用ADAMS/Tire模块建立仿真模型对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原地转向过程中的阻力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得出转向阻力与转向速度之间的关系.对龙门吊转向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河南海堤防潮工程地处黄河三角洲,因地势平坦,缺乏石料来源,不宜采用抛石护岸及孔隙率较大的护面块体。选择混凝土平板与天龙板作为护面块体,采用水工物理模型试验进行比较研究,验证了防潮堤在不同工况的临界破碎波高作用下的护面块体稳定性。研究发现,天龙板重量较轻,消浪效果较好,整体性强,适合作为黄河南海堤防潮工程的护面块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联锁块铺面的平面应变、轴对称和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联锁块块间接缝参数对基层层底弯拉应力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不同等效损伤原则的联锁块层等效模量的概念;比较了接缝与联锁块块间连续时不同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联锁块层等效模量的差异;建立了等效模量与接缝参数的关系式;考虑了接缝与联锁块块间可脱开时联锁块层等效模量的变化,并给出了等效模量的推荐表。  相似文献   

17.
牟永生 《造船技术》2012,(3):35-36,51
造船分段无余量合拢挂装工艺,把待合拢分段挂装在已经完成的分段上,使挂件、支撑件承载60%至70%待合拢分段的重量,消除了90%以上因吊装产生的弹性变形,实现了造船分段无余量合拢.该工艺比传统工艺提高工效1倍以上,使造船在坞合拢时间缩短53天,使年出船艘数增加30%,并较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马乔一 《船舶工程》2017,39(7):55-60
针对超厚板对接焊缝检测的难点,制定了PAUT和TOFD联合检测的工艺方法,通过软件的模拟分析,对巨型集装箱船上的超厚板对接焊缝进行联合检测[1][2]设计,并在对应的验证试板上进行设计方案测试和调整,得出了最佳检测设计并应用于现场实际的焊缝检测。  相似文献   

19.
在对船舶作回转性能分析时,采用战术直径表征其他回转特征量,计算出不同舵角、航速、纵倾及排水体积下的回转圈战术直径。衡量各因素对战术直径的影响程度,总结战术直径随各因素变化的规律,得到不同排水量之间战术直径的简化算法,为试航回转试验的特征量从设计吃水转化为满载吃水提供了一种较简捷的近似换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