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解决基坑在随机车辆荷载影响下三维整体变形监测困难问题。以天津一汽大众冲压车间某大型基坑为依托,采用BIM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出点云逆向生成BIM模型再与后期点云模型进行平台融合和误差分析的方法。掌握了基坑三维整体变形的情况,指导现场安全施工,对于BIM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集成化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较为迅速,但是在公路工程领域其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首先通过分析BIM数据交换标准的类型,针对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改进及优化了BIM的技术路线。其次通过结合我国某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对比了Civil3D与Powercivil软件在前期设计阶段中的过程及应用,为BIM技术在我国公路设计中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路线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隧道施工条件以及地质环境十分复杂,需要采集的信息量大,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种情况之下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高效的获取到隧道信息。将阐述重点放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体阐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隧道检测当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实际的检测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管线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线是主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管线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是构建“数字城市”的重要内容。采用断面与体面三角剖分拟合方法构建弯曲管线、三连通管线的三维模型,给出建模的方法和步骤,以OpenGL作为三维图形应用程序接口,实现管线三维建模及可视化。  相似文献   

5.
对基于BIM实景建模方法在公路养护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介绍了通过基于BIM的三维实景建模技术对公路重点养护路段模型进行快速三维实景搭建的方法.三维实景建模选用的软件是ContextCapture软件,整个建模过程包括对实际路段以及周边场景实景建模实验,建模过程中对涉及到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整个实验通过对目标实体的快速...  相似文献   

6.
公路工程测量是公路设计的先导,公路建设的发展使其对测量精度与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利用高精度逆向三维建模和重构技术获得同步的三维坐标数据与数码照片等,以此建立三维数据模型,客观而真实的再现事物的形态等,是一种有效的空间数据测量技术,通过测试表明其测量过程与精度都可以满足公路工程的测量需求,是一种继GPS后的新一代工程测绘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建设。盾构隧道结构安全监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测的主要工作之一。传统盾构隧道监测主要采用全站仪、水准仪、收敛仪等测量设备。传统监测手段存在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成果类型单一等缺点。针对传统监测不足,文章引入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的新型盾构隧道监测技术,通过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获取隧道结构信息,从而实现隧道结构健康状态的快速、全面监测。工程实例表明,该技术具有监测速度快,成果类型丰富等优点,较传统方法更加符合轨道交通监测行业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互通式立体交叉布设受限制因素较多,合理的互通型式,可以提高路网服务水平,达到与环境协调统一,还可以有效降低投资规模,减少土地资源侵占。借助工程实例,分析了山区互通式立体交叉布设中3个重要影响因素:交通量及交通组成、地形地貌、土地集约利用与环境保护,通过分析说明在工程建设中互通式立体交叉型式选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牵引变电所中设备体积大、结构复杂、特征曲面较多而导致BIM模型数量级大、三角面数量和点数量多等问题,改进二次误差测度算法.基于牵引变电所设备特征,在误差矩阵计算中加入邻接三角形平均面积、多邻域曲率和顶点重要度,按照折叠误差确定新三角形网格顶点,构建轻量化模型.结果表明,轻量化BIM模型可完整保持边界和细节特征,并提高计算精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机械CAD中,几何实体的基本表现方法就是将几何实体以信息方式储存于计算机中,对于实体对象而言,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在讨论了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后,详细阐述了在数据库支持下,三维几何模型描述的重要方面(即储存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城市交通出行强度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本文从土地利用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出发,分析包括土地利用混合指数,职住混合率熵指数,公共交通站点 500 m覆盖率,路网可达性等17个指标与出行强度的相关关系;基于相关系数和拟合优度分析,提取7个与出行强度强相关指标,基于所识别指标构建北京市中心城区出行强度多元回归模型.模型结果表明,职住混合率熵指数对出行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对出行强度的影响比道路网密度和可达性更为明显.此外,给出单一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指标对出行强度拟合结果的离群特征分析方法,用于评估不同区域基础设施供给与交通出行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城市交通出行强度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本文从土地利用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出发,分析包括土地利用混合指数,职住混合率熵指数,公共交通站点 500 m覆盖率,路网可达性等17个指标与出行强度的相关关系;基于相关系数和拟合优度分析,提取7个与出行强度强相关指标,基于所识别指标构建北京市中心城区出行强度多元回归模型.模型结果表明,职住混合率熵指数对出行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对出行强度的影响比道路网密度和可达性更为明显.此外,给出单一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指标对出行强度拟合结果的离群特征分析方法,用于评估不同区域基础设施供给与交通出行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出租车驾驶员工作情况与不良驾驶行为对事故的影响情况,对中国西安、西宁、长春及汕头4个城市21家出租车公司中2091名车租车司机进行问卷调查.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工作满意度、鲁莽驾驶及违章驾驶三个变量与事故倾向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表明:SEM可以有效的分析和解释出租车交通事故倾向与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中鲁莽驾驶和违章驾驶与出租车事故倾向显著正相关,而工作满意度与出租车事故倾向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项logit模型求解无水港的选址问题。首先,识别影响无水港选址的关键性因素;其次,利用logit概率可得到某一城市被选做为无水港的可能性大小。同时,候选城市可根据二项logit权重为自己评估,扬长辟短,使得自身优于临近城市被选做为无水港的概率增大。  相似文献   

15.
以非集计模型为基础,通过模型中的效用函数推导出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依据乌鲁木齐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进行效用函数的标定分析,找出影响出行时间价值的因素,同时也得出不同家庭收入、出行目的、出行时间的群体进行方式选择时出行时间价值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系统研究城市公交车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借鉴SERVPERF服务质量分析方法,从乘客感知角度设计了公交车服务质量的5维度影响因素(有形性、保证性、可靠性、响应性和关怀性)测量模型.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可靠性维度与公交车乘客感知总体服务质量的相关性最高,而响应性最低;同时,有形性、保证性与可靠性呈高度正相关.结果表明,城市公交要继续加强服务的可靠性管理、不断提高司乘人员的服务意识;同时需要强化公交车车体形象管理并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对提高城市公交的乘客感知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交通与能源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研究认为运 输业能源消耗与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有关,然而忽视了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对能源消耗 的影响.为了解综合运输系统能耗与运输量、能耗强度、运输系统结构三者的定性与定量 关系,找出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快速增长的真正推动因素,本文以综合运输系统为研究对 象,建立基于完全分解的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影响分析模型,将能耗的影响因素分解成系 统结构、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三大因子,并对1995–2011 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例计算.研 究发现,运输量的大量增加是运输业能耗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但值得关注的是,运输结 构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日益突出.所以,我国进一步构建综合运输系统时,应当做好各种运 输方式在能耗方面的优势比较及合理的整体发展规划,使得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应该 大力发展能源消耗率低且对环境影响小的铁路和水路运输.  相似文献   

18.
通勤交通方式选择是诸多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法研究通勤交通方式的影响因素。首先,提取了影响通勤交通方式的主成分,并建立了小汽车、公交、慢行交通(步行+非机动车)出行比例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拟合关系式。通过拟合值与调查值的比较分析,发现拟合等式的平均误差都在5%以内。然后,根据苏州工业园区现状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对现状通勤交通方式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影响机理的分析,研判了未来通勤交通方式出行比例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应采取的必要措施。本文研究对于理解通勤交通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并为未来发展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交通事故预测对于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传统交通事故预测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并结合哈尔滨市133条主次干道的交通及交通事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及检验,最终确定了含有41条有效模糊控制规则的模糊逻辑预测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应用模糊逻辑预测模型预测得到的事故数与实际事故数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因此,采用模糊逻辑理论进行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此外,依据模糊逻辑事故预测模型提出了安全改进因子的概念,可据此查明高风险道路上的突出事故影响因素,从而为改善交通安全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汽车追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人们试图从理论与技术上解决高速公路汽车追尾问题.其中,建立追尾的数学模型是研究追尾现象的基础.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和制动规律.得出行车安全距离模型,同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说明和分析.采用MATLAB软件对高速公路车辆的安全距离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安全距离随车速和附着系数的变化规律,寻求既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又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合理的安全距离值,为降低高速公路事故率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