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CBTC 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新标准,相对既往信 号系统具有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短的显著优势,这与信号系统对轨道区段的划分方式密切相关。CBTC 系统通过将 物理区段细分为多个较短的逻辑区段,使得同一个大物理区段可以容纳多列车追踪运行,但同时也引入了新的问 题,需处理两种区段状态;而区段占用状态有两个信息来源,在特定情况下会出现两者信息不一致的情况,造成 信号故障关闭或进路不能正常解锁,影响运营效率。为了更可靠地获得区段占用状态,从计轴故障占用、列车定 位误差、系统延时方面对两种区段状态信息不一致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场景中对区段状态的处理方法及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区段融合”基础上增加“列车跨压信号机信息”或“即时占用,延时出清”判断策略,不 仅确保了信号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提高了列车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重点阐述了CBTC系统中的ZC判断计轴区段故障占用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将待判计轴区段由非通信列车占用状态转换为计轴故障占用状态,使得后方列车可以正常通过故障占用的计轴区段,提高了CBTC系统中列车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3.
根据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和ATS(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非通信列车运营场景,明确ATS子系统对非通信列车追踪的系统需求。介绍了室内测试验证的内容、流程和期望结果。通过ATS子系统的室内测试平台以及现场系统集成测试,模拟线路轨道区段空闲、占用或受扰等不同情况下非通信列车的追踪功能,在ATS子系统上观察非通信列车按照预设的各种典型场景运行时的区段占用情况和列车追踪结果。结合现场运营测试,对比系统需求,使CBTC系统非通信列车追踪功能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4.
将联锁的三点检查逻辑应用到区间中,按轨道“占用出清顺序逻辑检查”的方法,对发生分路不良的轨道区段作出判断,并通过控制后续区段轨道电路编码的方法,实现对追踪列车的防护.这种方法完全通过逻辑处理实现,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会导致信号显示和轨道电路码序升级、联锁关系失效,危及行车安全。STP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利用檄机联锁系统所提供的技术条件,通过轨道电路占用逻辑检查,综合判断发生分路不良的区段,建立数据表,在车列追踪及控制中对表中的区段进行多重判别并特殊处理,降低区段分路不良造成的调车作业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6.
无线闭塞中心(RBC)是CTCS-3级列控系统的地面核心设备,根据联锁、相邻RBC、临时限速服务器、调度集中系统提供的信息以及与车载设备交互的信息生成列车行车授权,并向车载设备发送行车许可,完成列车间隔控制和列车防护,保障列车安全追踪运行。自主化RBC在原基础上增加对道岔状态、信号机状态和轨道电路状态的处理,对进路状态及进路中的道岔位置、信号状态及轨道区段状态进行校核,校核不一致时,进行安全处理;增加站内轨道电路的CEM检查,当列车位于进路上时,列车前方的站内轨道区段占用,则向列车发送CEM信息,进一步加强了列车站内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现有多数地铁工程项目中,计轴故障占用(ARB)后如果非通信车再次通过,将无法维持ARB状态,导致后续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列车无法通过该计轴区段,对CBTC系统运营造成较大影响。为了解决此问题,基于北京地铁16号线工程的需求和技术调研,提出使用人工驾驶的受限模式(RM)列车清扫故障区段,证明故障区段无障碍物或非通信列车后,将其转换为ARB状态的方案,使CBTC列车可以正常通过该区段。该方案能够降低ARB后非通信车再次通过对运营产生的影响,将应用于北京地铁16号线二期工程。  相似文献   

8.
卫星导航在铁路运输系统众多基于位置的应用服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开始提供区域服务,为卫星导航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在采用卫星导航实现列车定位的过程中,列车轨道占用状态的估计识别是列车位置描述的重要内容和定位正确性必要前提,本文结合高速列车追踪接近预警系统这一应用背景,根据系统功能及性能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地图辅助北斗/惯导组合的列车轨道占用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地图辅助信息对北斗/惯导融合所需系统模型进行约束,并采用交互多模型估计策略将列车组合定位过程与轨道占用状态估计进行结合,有效实现了轨道占用识别的实时性和自主性。论文采用实际现场测试数据对所提出的轨道占用估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并通过与GPS模式的比较探讨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铁路系统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实际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城市轨道交通非通信列车临时限速联锁功能为例,分析了自仪泰雷兹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计算机联锁子系统的新功能开发安全测试流程。经过实验室和现场测试,证明了该新功能安全测试流程的自动化率高,节省了人工和时间投入。  相似文献   

10.
PMI(计算机联锁)是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中实现联锁计算的子系统。分析了由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固有的逻辑耦合以及自仪泰雷兹面向客户功能需求的系统开发模式造成的PMI联锁逻辑的复杂性;概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所承担的巨大公共安全责任和实时高强度运营负荷,对PMI联锁逻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的要求;介绍了面向安全的PMI联锁逻辑测试实施规范;介绍了基于规范的PMI联锁逻辑测试实施工具的开发,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1.
CBTC系统中的联锁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随着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技术的完善,联锁在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中的作用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就CBTC系统中的联锁技术,从轨道区段状态、进路建立、信号开放、进路解锁、信号显示、保护进路、运行方向及其他辅助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CBTC系统中的列车位置检测方式,分析了当前联锁子系统对逻辑区段状态的处理方法,及其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于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模式和后备模式下,在列车折返区域当某一台计轴主机发生故障时,对折返运营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该方案设计由两台计轴主机分别对折返区域的道岔区段相关的计轴磁头进行脉冲信号采集,经处理器分别计算处理后将道岔区段的占用/空闲和受扰状态冗余输出至计算机联锁系统,从而在不影响CBTC模式和后备模式下进行列车的折返作业。该方案只需要在既有计轴系统中,增加冗余采集的计轴磁头和冗余输出的道岔区段状态所相对应的板卡、电缆和继电器,对现有系统改动较小,但可大大提高信号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首次在铁路应用的区域计算机联锁范围内的通信设计做了简要介绍,并针对区域计算机联锁的特点,阐述了行车指挥系统、铁路数字专用通信系统、列车无线调度电话(以下简称无线列调)在区域范围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一种兼容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3种闭塞制式的高安全通用联锁系统。该联锁系统采用3取2安全计算机平台,处理列车自动防护(ATP)发送的关于信号机的强制命令信息和虚拟区段的ATP空闲状态,完成物理区段与虚拟区段的状态信息映射,实现对进路3种控制级别的自动切换,实现多列车进路的排列与解锁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ATS系统列车跟踪方法的设计和实现.该方法结合ATP系统的列车位置报告和联锁系统的区段占用信息,使ATS系统可以支持CBTC列车和非CBTC列车混跑模式下的列车跟踪,并能更精确、更可靠地对CBTC列车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重载铁路移动闭塞系统的特点和技术要求,基于朔黄铁路既有线路中使用的DS6-K5B型计算机联锁系统,通过对既有联锁系统功能进行升级和改造,以满足移动闭塞系统的控制要求。联锁系统升级和改造功能包括多列车进路的办理和解锁,信号机点灭灯控制,物理区段与逻辑区段状态的融合;根据移动闭塞需求,增加联锁与RBC设备的接口,修改联锁与CTC、CSM设备的接口。改造后的联锁系统兼容既有运输模式,同时实现重载移动闭塞及固定闭塞混运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中,保护区段的设置在保障列车安全停车、提高运营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分析保护区段CBTC功能实现及解锁方式的基础上,基于项目实际经验,设计了保护区段解锁的触发区段,以及增加站台区域点式列车自动防护模式下车载设备与联锁设备间无线通信接口的优化方案,以实现保护区段解锁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中联锁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一些联锁逻辑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模式下呈现出的某些变化,如进路建立、解锁等。以说明传统的联锁逻辑是不适合直接用在城市轨道交通,基于精确的列车位置,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简单介绍了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的信号机布置及信号机显子原则,详细描述了信号机的控制情况。分析了CBTC移动闭塞系统的轨旁信号机常态点灯的方案设计,以及受控列车和非受控列车不同的点灯方式。CBTC模式下,联锁系统参与道岔防护信号机和ATC边界信号机的逻辑判断,但是否开放由区域控制器负责,而区间信号机均由区域控制器负责。着重分析了信号机防护点的设置情况,并对信号机开放的其他条件和信号机故障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