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介绍了导轨式胶轮电车单元式铰接车体的编组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分析了铰接装置的工作原理、安装结构,并对铰接装置在单元式铰接车体中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利用拉格朗日系统方程求解。通过建立固定铰的计算模型,采用ANSYS软件校核固定铰的静强度。最后针对铰接结构的受力进行了静强度试验。验证得知铰接结构的强度满足车体的强度需求。  相似文献   

2.
根据5节编组的100%低地板轻轨车辆车体连接铰的型式和受力特点,建立了车体静力平衡方程组,得到了车体连接铰的静载荷.采用EN12663规范,校核了固定铰下铰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3.
根据5节编组的100%低地板轻轨车辆连接铰型式和受力特点,建立了车体的静力平衡方程组,推导出了连接铰受力的解析表达式.采用EN 12663规范,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校核了固定铰上铰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4.
根据5节编组的100%低地板轻轨车辆连接铰型式和受力特点,建立了车体的静力平衡方程组,推导出了连接铰受力的解析表达式。采用EN12663规范,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校核了固定铰上铰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100%低地板轻轨列车5模块车体及其铰接系统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组成车体的各部件结构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铰接机构的选型布置。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车体进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该车体强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3节编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编组型式,并对车辆铰接系统和车体结构组成及材质进行阐述,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各工况下车体结构强度进行计算,最后通过车体强度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3节编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车体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低地板车试验台及其铰接点工作原理,根据铰接装置多方向受力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多方向强度试验台,可实现3个方向任意组合加载,且搭建和加载十分简便。使用ABAQUS和Fe-safe软件仿真分析,验证了试验台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并确定了作动器加载力和铰接中心支反力关系,再通过实际搭建试验平台,完成了固定铰多方向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试验,试验过程中通过粘贴应变片方式,对试验件及试验台关键工装进行应力采集。通过对比试验采集应力与仿真结果,证明了多方向强度试验台设计的合理性,验证了试验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首次在国内采用的70%低地板城市轻轨车悬浮铰接式车体连接装置的结构和作用,并对其主要受力体——下铰接中的关键零件进行应力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9.
浮动车体有轨电车采用模块化铰接车体结构,车体各模块之间采用铰接装置连接,因而其限界计算不能直接引用使用刚性车体的地铁车辆的计算方法。根据5模块悬浮车体有轨电车的结构特点和运动自由度,参考CJJ 96—2003标准,探讨了5模块浮动车体有轨电车的车辆动态包络线的计算方法。根据车体各模块之间以及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运动关系,分析了车体各模块的横向偏斜系数、垂向偏斜系数和柔性系数的取值方法,并增加了车体相对转向架转动而产生的横移量。提出的限界计算方法可扩展到3模块和7模块的浮动车体有轨电车以及单车体型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10.
车体是车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车体在承受纵向及横向受力的同时,也承载着车辆的各种设备。通过对100%低地板车辆车体结构、接口关系及强度分析等方面的阐述,对新一代100%低地板车辆车体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描述各个部件的关系和构成及强度、疲劳分析,对100%低地板车辆车体的设计,从内而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土耳其伊兹密尔轻轨车辆铝合金车体结构形式、主要特点和技术参数进行了介绍,通过有限元法对车体结构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并进行了静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该铰接式轻轨车辆的车体结构完全满足标准和技术规格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车辆特点、主要结构参数、关键结构设计和车体刚度、静强度计算分析几方面对出口埃塞俄比亚的弓网检测车结构设计进行了阐述,着重介绍了供电系统及车体强度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多模块铰接式胶轮承载的导轨式胶轮电车系统架构和主要技术参数。阐述了单元式铰接车体的组成和运动学关系。利用MSC ADAMS软件分析了车辆在小半径平曲线、小半径竖曲线及小半径S型曲线线路条件下的通过性能。校验了走行部与车体之间、车体自身之间是否有干涉发生,并计算了车体相对最大转角,确认铰接机构运行关系满足车辆运行需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三模块低地板车辆的结构特点及要求,以某项目三模块低地板车辆为例,对车体结构强度进行仿真计算,介绍强度评定原则,并根据仿真结果提出车体结构优化方案。通过对优化后车体结构进行静强度、疲劳强度、模态和屈曲进行计算分析可知,该三模块低地板车体结构设计满足强度与刚度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铁道车辆的生存空间,可将辅助框架连接成车内环形结构附在车体内侧,以提高车体的强度.通过静强度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认为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在磁浮车辆设计的过程中,其结构设计是安全运营的基本保障。在CAE(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相关的分析与计算,无疑是进行磁浮车辆车体结构优化设计的一种快速有效的办法。对闭口型材车体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并根据真实受力情况设计了强度计算的工况,然后在Ansys软件中对其进行静强度计算,依据计算结果改进了出现过大应力的部位结构,最后验证了优化后的车体结构能够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自主设计的APM车辆铝合金车体结构形式、主要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车体结构进行静强度、模态和疲劳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该铝合金鼓形车体结构强度、刚度和疲劳性能完全满足相关标准和技术规格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国内某新建城际铁路连续梁拱桥铰座为例,对铰座部件进行了建立在接触理论上的受力分析,并建立Ansys有限元实体受力模型,进一步分析铰座竖转受力特征。结论表明:在最不利工况下铰座强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有限元分析证实受力计算结果,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接触理论开展同类型工程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以CRH3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力学承载特性分析,依据EN 12663标准和 《200km/h及以上速度级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暂行规定》,对车体强度和刚度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并结合静强度试验结果对车体承载特性进行了验证,为系统掌握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设计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现有计算方法对于长编组浮车型有轨电车的重量计算较为繁琐,为研究重量分配计算新方法,以7模块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为研究对象,基于浮车型有轨电车相邻车辆间的铰接结构形式,以超静定理论为基础,将有轨电车车体及其安装设备简化为刚体,采用虚位移原理推导刚体系的静力学平衡方程,通过变形协调原理分析不同车体的受力状态,计算车辆轴重和轮重。编写计算机程序将方法参数化,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计算方法合理有效,可应用于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设计过程的重量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