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宝  刘芳 《中国铁路》2012,(9):66-69
结合北京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和沈阳地铁2号线崇山路站的施工及设计情况,对暗挖车站的风道转入车站正洞施工采用的CRD工法和PBA工法+洞桩(柱)法技术进行分析。阐述天坛东门站平行车站方向施作加强环框和垂直车站方向施作加强钢筋混凝土环梁措施,以及采用洞桩法+PBA工法的崇山路站主体施工工序。通过分析得出PBA工法施工可减小因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量的叠加,形成由侧壁支撑结构和拱部初期支护组成的整体支护体系,以保证开挖主体结构时的安全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在国内应用少、无法大范围推广的问题,以无锡S1线南门站为例,对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建筑一体化、构件和节点受力、抗震性能、防水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一体化研究可实现结构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多系统整合,促进装配式地下车站的质量提升;车站板、墙、梁及柱等构件采用叠合结构形式能满足施工和使用阶段受力要求;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叠合结构型式能满足中震、大震的抗震性能要求;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外包防水及节点细部防水研究能满足地下车站防水设计和使用要求。该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关键技术,可为装配式技术在地下车站建设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轨道交通4号线西藏南路车站为一超深地铁车站,车站防水以钢筋混凝土复旦墙结构自防水为主。从客观、施工、设计等方面分析了渗漏原因,并从设计、施工、监理的不同角度对车站防水工程进行了说明。对车站结构的防水效果和实际渗漏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除常规的防水措施之外,介绍了结构堵漏方法和采取的监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乐善村2号隧道为双线铁路隧道,全长274m,是铁道部隧道抗震研究试验工点,具有断面大、蛙深浅、地层软、烈度高四个不利条件,设计采用了新结构、新技术、新、新工艺其中薄壁柔性抗震衬砌、钢纤维钢筋混凝土衬砌材料、设置环向抗震缝、斜切伸出工洞口曲墙式车站明洞、中壁法(CRD)施工技术均为国内铁路隧道首次应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南京地铁1号线新街口站的防水施工关键技术,介绍采用盖挖逆作法修建大型地铁车站如何提高防水施工质量,建议以结构自防水为主,柔性外防水层为辅,将防水的措施集中到结构防水混凝土方面,同时重点部位多道防线、因地制宜,达到改善防水效果、满足防水要求为目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解决富水软土地区地铁车站采用单墙衬砌(地下连续墙直接作为结构的侧墙)结构的防水问题。研究方法:针对上海地铁2号线西延伸工程淞虹路车站设计采用连续墙直接作为主体结构侧墙的实际情况,结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和地铁设计规范,研究地铁车站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连续墙(侧墙)接头、诱导缝、施工缝防水技术以及侧墙抗裂砂浆防水涂层(刚性四层抹面防水层)防水技术。研究结论:富水软土地区单墙衬砌地铁车站较双墙结构防水技术难度大,设计和施工要求高;连续墙(侧墙)接头是防水设计和施工的关键部位;采用十字型钢板的刚性止水接头可以满足结构防水需要;当连续墙接头与主体结构诱导缝对齐时,采用包覆丁基橡胶腻子的十字型钢板,既起到防水作用,又满足诱导缝结构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北京地铁14号线将台车站结构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1种基于大直径盾构隧道扩挖地铁车站的塔柱式结构方案,并建立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研究塔柱式结构关键节点的受力和变形.结果 表明:盾构隧道和车站2边主体结构的施工,对管片纵缝的张开和错台影响显著,但对管片环间错台影响不明显;横通道施工对管片纵缝的张开和错台影响较小,开口环...  相似文献   

8.
上海软土地层地下通道矩形顶管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六号线浦电路车站3号出入口及地下通道工程矩形顶管推进施工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介绍软土地层顶管法顶管出洞、正常顶进、顶管进洞等阶段施工技术,可为类似软土地层顶管法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暗挖法施工的车站及区间隧道,施工难度较大,防水质量控制难,有关施工缝、变形缝、结构交接交叉、PBA工法的车站顶纵梁两侧施工缝、暗挖车站与出入口接口施工缝、暗挖区间环纵向施工缝等位置易出现渗漏水现象,多为明流、滴漏或渗水。针对上述渗漏水问题,现以大连地铁一号线土建工程206标段为实例,综合其他单位地下工程施工经验,对如何解决地铁结构渗漏水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王玉国 《铁道建筑技术》2014,(6):148-151,156
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建筑市场脚手架的应用现状,并介绍了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的技术,其次通过天津市地铁6号线第12合同段天泰路站主体结构施工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地铁车站中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体系的受力计算以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郑州市红专路下穿中州大道隧道为工程背景,就大断面矩形混凝土顶管隧道的管节接头进行研究。为克服接头易出现渗漏水的弊端,管节采用F形承插式3道防水体系接头。接口钢套环与防水橡胶圈形成外侧防水体系,防水橡胶圈采用鹰嘴形橡胶圈和半圆形橡胶圈双层结构,并增设2道约束钢环;管节承口端管壁中上部开槽,嵌入多孔型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作为第2道防水体系;管节内侧接口处设置嵌缝槽,注入双组分聚硫密封胶形成内侧防水体系。为保证接头承插口防水效果和隧道纵向接头刚度,管节侧壁中部对称设置69钢管插销孔,三维数值分析以及施工监测结果均表明,纵向连接刚度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暗挖车站双层PBA工法的特点导致沿结构纵向有多道施工缝,在临时结构破除施工时,极易将局部防水板破损,必须返修处理,有时甚至无法修补。通过对地下水流渗漏通道研究,以截断渗水通道的原则,在施工缝附近、防水板与初期支护接触面一侧,安装一根沿施工缝通长的注浆导管,待结构施工完成后并达到设计强度,一次或多次注浆,将拱部防水板与初期支护之间的空隙填充密实,形成一层薄壳,达到治理或防治渗漏的目的。在北京地铁8号线安华桥车站实施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铁14号线某站为地铁车站上盖物业结构形式,文章采用时程分析法、粘弹性人工边界,建立结构-基础-地基整体计算模型,对地铁车站上盖物业这种地下+地上复合结构进行专项抗震计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组合工况在地铁结构设计中不起控制作用,地下结构的最大相对水平位移峰值发生在地下结构顶板上,应加强对其抗震设计,切实提高地铁车站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青岛地铁3号线保儿站主体结构顺利完工,车站部分采用了拱形无柱结构,16.4 m的跨度,78 m长的大拱结构竟不用一根柱子支撑,节省了施工占地,扩大了站内容积,成为国内地铁车站中首次采用大跨拱形结构的地铁车站。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地铁10号线劲松站为例介绍采用洞桩法开挖地铁车站的顶纵梁施工技术。顶纵梁是PBA工法施工浅埋暗挖地铁车站的关键结构,它与主体围护桩顶冠梁共同支撑车站上部结构,并将荷载传递给主体围护桩及钢管柱。顶纵梁施工中做好模板支架设计、防水层施作、施工缝处理、预埋件安装、混凝土灌注以及填充注浆每道工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铁10号线三元桥站施工工期紧,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跨过整个冬期,冬期施工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控制措施.钢筋混凝土质量将难以保证。施工现场通过认真研究分析,从混凝土原材料控制,混凝土拌和温度,混凝土运输,并采用大棚把基坑全部覆盖,在基坑内设保温设施等辅助措施,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施工质量,而且最终提前完成了整个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确保了10号线一期工程的节点工期。  相似文献   

17.
针对洞桩法暗挖地铁车站,进行关键节点防水施工技术论述。洞桩法暗挖地铁车站中导洞宽度宜为5~6 m,以适应防水层与结构施工工艺要求;顶纵梁与拱圈施工缝宜采用齿形施工缝;顶纵梁防水板铺设要与拱圈施工段划分相协调,同时防水板甩头应用多重措施予以保护;逆筑法侧墙施工缝做成45°斜坡便于墙体接缝处混凝土浇注密实;拱圈顶部混凝土采用安装排气管等措施进行浇注,达到强度后再用水泥浆回填注浆;明挖、暗挖结合部位防水层根据不同防水材料特性进行过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地铁防水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民治站防水施工技术,介绍了该车站防水设计原则,并具体阐述了该车站所采用的防水方式、施工工艺及控制点。从施工效果看防水效果较好,对类似地铁车站防水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芜湖市轨道交通是国内首次采用中运量跨座式单轨系统建设的轨道交通骨干线,建设实施的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共设有34座高架车站,其中28座设于路中。车站选型的合理性、平面布局的便捷性、建筑形态的美观性直接影响其运行效率和城市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交通建筑功能提升的需求、高架系统景观协调性的要求和对地域文化性表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路中高架站的轻量化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对车站使用功能、站台利用率、区间景观效果、结构受力分析、与道路适应性、设备用房布设条件等多方面分析与研究,芜湖市轨道交通高架站选择侧式站台作为车站标准站型。提出了根据车站所处不同区位的具体属性特征,进行站点周边规划与景观融合的一体化规划设计;以标准站型为研究对象开展平面布局优化与空间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针对工程穿越芜湖市老城区时,路中绿化带宽度仅为3 m,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型式难以满足实际设站条件的工程实际,研发了跨座式单轨新型结构体系成套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对芜湖市轨道交通工程路中高架车站的选型、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空间利用、结构体系、抗震设计及节点设计进行了全面介绍,对一系列关键技术及创新进行了系统总结,独...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天津地铁1号线工程既有站改建工程新建结构与既有结构相接及防水连接的设计,详细介绍接缝处明挖基坑止水帷幕特殊的处理方法,新旧结构接头施工缝的设置,接头处防水及外包防水层的设置与施工,防止新旧结构不均匀沉降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