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MBD技术作为装配工艺设计过程的数据和技术支撑,能实现产品的全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与检测。文章以轨道交通车辆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MBD的车辆模型、车辆装配模型的定义,并建立了面向生产工艺过程的MBD模型信息,包括机加工、装配、工装设计、焊接等等,最后搭建对模型文件的数据管理和数据传递平台。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轨道交通车辆变流系统牵引变流器和辅助变流器接地保护的工作原理,阐述了不同接地故障检测方式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总结了每种方案的适用场合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铁路装备制造行业质量管理现状,从轨道交通车辆制造过程有效性出发,采用以过程为导向的质量控制方法,基于ISO/TS 22163标准,对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车辆制造过程及首检过程中的目标输出、质量参数管控等多种因素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分析结果可为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及供应商管理提供原理性的检验与分析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门控器定期检修维护尚无相应的现场检测仪,现场手工测试效率低、准确性不高,并且要求对门控器设计原理很熟悉.在分析总结手工测试原理和业务逻辑的基础上,成功研制了基于ARM9 Linux的移动式轨道交通车辆门控器现场检测设备,使检测人员可以现场判定故障所在的具体元器件,对故障做出定量分析.介绍了移动测试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障碍物检测系统可有效降低地铁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障碍物碰撞的风险,避免列车运行过程中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某地铁车辆在动调过程中多次发生因障碍物检测系统误触发紧急制动的故障,文章从障碍物检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入手,通过对其机械结构和电气线路的排查与检测找到故障点,为此类故障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轨道交通车辆火灾防控技术设计能力,需要对现有轨道交通车辆火灾防控先进技术进行充分分析、概括和总结。针对国内外轨道交通车辆火灾防控系统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轨道交通车辆火灾防控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架构、主要子系统、与整车系统的接口等,提出了适用于不同轨道车辆火灾防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并探讨了与车上其他系统对接的可能性,以便更高效地进行整车一体化火灾防控。配置火灾防控系统将有效提升轨道交通车辆的火灾防控能力,保障轨道交通移动装备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述了轨道车辆液压制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总结了液压管路的装配工艺、质量控制、清洗保压方法,以量化的方式控制制动系统的装配质量,有利于提升制动系统装配的一致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筑安全检测是轨道交通安全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筑安全检测的目标和内容,设计安全检测系统,给出工作原理和技术方法,并对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原理、技术实现和设计特点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9.
转向架车载监测系统是针对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关键部件状态的一种监测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安装维护方法,实际装车使用的效果表明,该系统在不增加维修人员工作量的情况下,可对电机、齿轮箱、轴承等地铁车辆走行部的关键部位实施监控,保障车辆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阐述城际动车组在Teamcenter和UG NX环境下采用数字化技术开发的过程、方法,介绍了PDMS系统文件数据的管理方式,自顶向下地适合动车组车辆协同设计的装配设计方法,大装配技术和车辆分系统出图的方法等,同时还提出并介绍了全数字化车辆模型在动车组车辆重量管理、干涉检查和设备布置优化等方面的应用,为轨道交通车辆全三维协同设计提供了一种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列车纵向冲击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卓民  霍凯 《铁道学报》2004,26(6):30-32
针对列车纵向冲击问题,提出了信号采集与处理方案,设计了一套随车采集和分析系统。文中介绍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初步建立了纵向冲击与旅客乘坐舒适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实际演算,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架控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检修工艺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检修试验方法,并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架控制动系统综合检测装置。介绍了该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以及检测试验流程。该检测装置通用性能好、适应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架控制动系统的检修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智能手环的动车司机疲劳驾驶检测系统可对疲劳驾驶行为进行报警,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阐述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各模块功能,分析智能手环的工作原理和手部加速度信息的采集过程。在分析动车司精神状态与手部运动关系的基础上,给出手部运动系数的概念,并运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分析处理,提出一种动车司机疲劳驾驶检测模型。在动车组驾驶室搭建原型系统,阐述系统的实现过程,并在高速铁路试验段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司机疲劳驾驶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3.6%。  相似文献   

14.
机车传动齿轮超声波探伤自动检测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传动齿轮超声波探伤自动检测装置的结构、功能,并对超声波探伤原理和操作流程进行了阐述,该装置克服了其他检测方法的缺点,缺陷检测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城轨车辆高速断路器性能检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轨车辆直流高速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参数试验要求,设计出检测系统的硬件部分,编写计算机软件实现直流高速断路器各个性能参数的测定,并详细地阐述了检测方法.应用该检测系统对直流高速断路器各个性能参数进行测定,能够对断路器性能做出评价,确定断路器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支柱装配调整计算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新建、改造施工和运营维护作业中的一个重要的计算项目。本文 以接触网支柱装配计算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接触网支柱装配调整计算的数学模型。在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学变换 和数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适用于作业现场计算的简化算式。实践应用和对比计算证明,采用数学模型计算, 结果精确,适用于计算机编程计算;采用简化算式计算,方法简单,适用于在施工现场进行手工计算;这两种方 法均能满足支柱装配调整施工一次到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ZPW-2000A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及特点,简要探讨了ZPW-2000A一体化系统在室内施工调试过程中的故障分析、故障处理程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系统专用检测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涛  李明 《机车电传动》2007,(3):65-66,73
GFX型专用检测台是针对自动过分相系统的检测与维修而开发研制的检测仪器.主要分析了专用检测台的电路组成及其原理,介绍了检测台的面板和检测功能.经现场使用证实,GFX型专用检测台保证了自动过分相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对铁路10 kV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理论分析,总结了单相接地故障的查找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接地故障查找方法——基于特殊信号注入原理的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详细论述了其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并可利用电力远动系统的通道和平台,实现调度中心对自闭、贯通接地故障线路接地故障点的自动判断。  相似文献   

20.
机车走行部的故障目前仍以人工检测为主,既有的车辆故障图像识别系统TFDS不能适应机车要求,亟待研发机车专用的走行部故障图像识别系统。根据机车走行部故障特征,提出了机车走行部故障图像识别系统构成及其原理,探讨了高清晰度图像的获取、低照度条件下图像的获取以及图像识别方法,并深入分析了建立机车走行部故障特征库,以及机车走行部故障评判及报警分级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