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优化低输量下阿独原油管道运行方式,托托站进行了收发球系统适应性改造,阿独原油管道进行了添加减阻剂试验。托托站越站工况下,FLOWCHEM减阻剂减阻增输效果显著,平均减阻率为32%~36%,平均增输率为24%~29%,最大输量达到2 218 m~3/h。分析了目标年输量下阿独管道间歇加剂、托托站越站及无人值守运行的技术可行性,并给出了管道优化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荆门石化年加工能力的提高,洪荆原油管道的输送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此,在管道中添加了HG减阻剂,以降低管内摩阻压降.通过对沿程水力摩阻损失计算,确定了增输的“瓶颈”管段,选择在洪湖首站出站管道加剂,针对不同加剂浓度,对比输量变化,计算出增输率和实际减阻率.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原有现场工况条件下,加注减阻剂能显著提高管道的输量,并确定了最佳加剂浓度为30 mg/L.  相似文献   

3.
乌鄯原油支干线乌鲁木齐输油首站低排量下给油泵特殊工况并联运行极易出现甩泵故障,给输油生产带来困扰和设备危害。通过对几年来甩泵分析,找出原因,制定对策(提高来油温度、缩小过滤器差压报警值、流量计并行、降低外输排量等),减少了并联运行次数,避免了并联甩泵现象的再次发生,为密闭输油生产中合理配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洛线混输中原与进口原油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中洛线混输中原与进口油的合理输送方案 ,在中原油 :进口油 =3∶1、添加BEM - 5P降凝剂 5 0× 10 - 5的工况下 ,对加剂混合原油的流动性进行了跟踪测试 ,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过泵剪切对加剂混合原油流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8年冬季,鄯兰原油管道计划输量大幅度下调,仅为设计输量的1/4。为避免对泵机组造成损害、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提出采用间歇输送方式。根据不同输送方式(连续输送和间歇输送)确定可行的开泵方案,并计算泵机组电能消耗。从开泵数目、泵机组运行时间以及泵效这几方面对不同输送方案的耗电量进行了分析。比选结果表明:采用运行流量1 000 m3/h,单次输送110 h、停输48 h的间歇输送方案所消耗的电能最少,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前,鄯-兰管线采用加降凝剂改性输送和加热输送相结合的工艺顺序输送塔里木油、哈油、吐哈油及北疆与塔里木混油。三塘湖支线是在鄯-兰管线建成后新建的注入管线,三塘湖原油凝点较高,且降凝剂感受性不理想、稳定性未知。当采用全注入时,需要研究三塘湖原油进入鄯-兰管线后,加热或加剂输送能否安全输送至炼厂;当采用部分注入时,需要研究三塘湖原油与其他原油掺混后物性变化情况,重点研究不加剂三塘湖原油掺入加剂油后物性变化情况。研究方案分为4个时间段,侧重点各有不同,结合鄯-兰管线实际运行情况和注入后对管线的影响两个方面按由急到缓的顺序排定了测试顺序,将为工期相对紧张的相应配套工程开展设计工作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添加进口减阻剂对漠大原油管道的增输效果,对漠大原油管道进行了进口减阻剂添加试验。在漠河首站添加减阻剂,分析了进口减阻剂的减阻增输效果,并与所应用的国产减阻剂进行了比较。通过试验发现:进口减阻剂对漠大原油管道的减阻效果明显,在同等情况下优与国产减阻剂。  相似文献   

8.
顺序输送大庆原油、俄罗斯原油经济运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庆铁老线顺序输送的现状,以优化运行为基础,结合生产实际情况,降低输油运行成本,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优化泵机组,得出俄罗斯原油与大庆原油顺序输送最经济运行输量。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在原油管道上 ,中国石油将建设从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管道 ,预计设计年输量将达到 2× 10 7t,设计压力将达到 6MPa ,采用 7 9、8 9、10 5、10 7壁厚的X6 0钢管 ;从东西伯利亚经二连浩特到北京有可能建设 1条管道 ,中国境内预计有 718km的管道 ,设计年输量为 2× 10 7~ 3× 10 7t ;中国石化将建设天津—燕山石化、沧州—天津、临邑—濮阳的原油管道 ,以及宁波—上海、南京的进口原油管道 ,还将进行东临复线 1 8× 10 7t/a增输改造工程、鲁宁线 2× 10 7t/a技术改造工程和中洛线增输改造工程。天然气管道建设将是未来中国管道建…  相似文献   

10.
河沾线管输原油黏度大,凝固点高,管输困难,为解决此问题,进行了河沾线应用BEM-5P流动性改进剂对原油具有较好的降凝,降黏效果,运行温度40℃以上时降黏幅度约20%;30℃和25℃的降黏幅度可达46.3A%和68.9%;全线降凝幅度为12-14℃。另外,BEM-5剂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对河沾线原油具有良好的改性效果。加剂后可降低管道的运行温度,增加运行的性,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取样剪切对管输原油流变性的影响,根据鲁宁线运行工况,计算了阀门节流剪切及过泵剪切时剪切率的大小.对于鲁宁线,在同一泵站,出站处阀门节流平均剪切率是过泵平均剪切率的3倍左右.  相似文献   

12.
煤矿采空塌陷对埋地管道长期安全运营造成严重威胁。介绍了煤矿采空区管道的受力特点,提出了管道安全监测的必要性。结合长距离输油气管道在煤矿采空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监测方法,并在鄯乌线芦草沟段进行了实际应用。通过监测得到管体在采空塌陷过程中应力的变化特征和变化量,为长输管道沿线采空区的安全维护提供了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为处于其他地质灾害区的管道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管道运输含蜡原油的过程中,若实际输量低于管道允许的最低安全输量,则会产生凝管的危险。为了保证低输量下输送含蜡原油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介绍了4种较常用的低输量输送方式,简述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列举了相关研究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为解决含蜡原油低输量下的安全经济运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低输量输油管道运行风险大,且无法通过调整输送工艺从根本上降低运行风险.降凝剂被认为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文中阐述了降凝剂对原油的作用机理和其在输油管道上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了在任丘-北京输油管线开展的降凝剂应用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降凝剂改善了油品凝点、黏度等物理性质,降低了低输量管线的运行风险,提高了管线运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文中简单介绍了最优化的基本理论以及适用的条件和领域,说明了最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步骤。并以某原油管道为实例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动态规划法进行求解,得出最经济的运行方案和最佳的泵站开泵组合,从而解决设计不合理或开泵不合理等造成的高能耗现象,能够降低长输管道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6.
西部原油干线管道(鄯善-兰州)是目前国内第一条以加降凝剂改性输送室内模拟实验和工艺计算为依据而进行设计的长输原油管道(以加热输送为前提).文中在借鉴室内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管道实际,分别考虑了试验输量(输入)、热油温度场的建立、停输、启停炉等各方面因素,制定了较为合理的工业性试验方案.主要包括进管原油的基本物性及其对降凝荆感受性的室内跟踪试验、常温输送现场物性测试、加热输送现场物性测试和降凝剂改性处理顺序输送工业性试验,为该试验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老旧原油管道低输量运行易进入不稳定工作区,存在较大的结蜡凝管和泄漏风险。文中通过分析某低输量不稳定运行管道的压力、温度和流量变化,采取具体应对措施,验证了提高输油温度、添加减阻剂、提高输油压力和启用反输等措施在消减老旧原油管道不稳定运行风险中的作用。最后总结了老旧管道低输量安全运行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具体措施,建议把清管和反输纳入老旧热油管道的生产管理范畴,为老旧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冬季运行中能量消耗,同时降低高温对管道防腐层的破坏,乌鄯线管道于2013年投用了油油换热器.由于投用油油换热器后工艺方式发生了变化,投用前进行了油品急冷试验,并对投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通过物性检测和参数分析,投用油油换热器是安全的,并且经济效益明显,实现了余热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验室内建立了管流实验装置,测定大庆原油流变特性以及进行停输再启动的实验研究。对原油流变特性的测定大多是在旋转黏度计中进行的,而原油在旋转黏度计中是拖动流,在管路中为压力流。管流实验装置测量的原油流变特性曲线更符合实际管道原油的流变特性。分析了停输前流量、启输流量、原油出站温度、环境温度对启输过程的影响。由试验结果以及模拟结果分析可知,对停输过程温度的计算偏低,再启动压力值偏大。对解决东北管网的低输量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螺杆泵外输含砂原油过程中维修频率过高的问题,开展齿轮泵输送原油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螺杆泵相比,正常工作频率下,齿轮泵平均泵效可提高约8%,耗电量也约为螺杆泵的37. 5%,日耗电量可节省约150 kW·h,并具有噪音小、振动低等优点;从节电和减少维修费用两个方面考虑,齿轮泵年可节省投资37. 9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