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针对铁路站场移动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对既有铁路无线通信和应用系统进行分析,提出基于TD-LTE的铁路客站移动信息化接入平台和应用系统方案,重点阐述系统结构、功能及特点。在上海站搭建TD-LTE宽带无线接入平台,并开发部署客运和电务移动信息化子系统。通过现场试用,验证了其在铁路客站移动信息化应用方面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使用效果良好。系统能够满足宽带无线数据承载、移动终端接入管理、客运和电务专业现场使用需求,为铁路客站作业提供了先进的信息化应用手段。  相似文献   

2.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保障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安全与效率,为了提高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效率,需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介绍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仿真平台。该平台可以在多种信号系统制式下针对不同的车型及轨道线路进行牵引计算、闭塞设计和线路运行能力分析,并具有对仿真结果进行人工调整的功能。运用所设计的仿真平台,在双红灯固定闭塞制式下对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仿真平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国内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地域分散,不利于及时进行车辆故障诊断定位处理的现状,设计了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型养路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远程诊断通用平台系统。通过对网络通信协议分析,遵循系统设计的"开—闭"原则,以及便于后期对大型养路机械新车型的远程诊断功能扩展,把平台的网络通信部分设计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通过长时间实际运行的测试验证,本网络通信机制能够很好地满足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空气动力学软件Fluent、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和控制类软件Simulink等基础仿真工具完成轨道交通移动装备数字仿真平台的开发:从基础层、应用软件层、业务层和用户层4个层面对系统的框架进行设计,实现数字仿真平台的整体管控,具备仿真计算、图形处理和数据存储管理等功能;通过对理论计算模型研究提出多学科联合仿真计算方法。所建新型数字仿真平台不仅具备较好的通用性、适配性和扩展性,对提高我国轨道交通移动装备设计的水平、加快新型载运工具研发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作业由于线路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为其开发的作业管理系统的客户端软件必须满足其现场施工管理中网络使用偶尔连接、数据处理复杂的业务特点.为此,选择了下一代客户端软件智能客户端来进行系统客户端软件的开发.介绍智能客户端的应用特点,并对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作业管理系统中智能客户端偶尔连接特性的设计与实现作了详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6.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智能精调技术集自动测量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智能精调执行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等技术于一体,通过在精调机上设计安装驱动电机,解决了精调机器人在轨排上的自动行走;通过在精调机底部设计安装电动液压推杆及在其两端设计安装棱镜杆和精密棱镜,解决了精调机器人的定位、轨排测定和轨距变化率获取;通过在精调机上设计安装机械臂,机械臂上安装伺服电机和万向转接器,以及在精调机上安装工控系统软件,实现了轨排支撑架调节螺杆的自动锁定,可自动调整轨排的轨向和高程;通过内外嵌套式轨排支撑架,实现了精调机器人对轨排轨向和竖向的同时调整;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解决了全站仪、精调机器人及后台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实时传输。该精调机器人的作业效率为每天300 m(为传统方法 2倍以上),且测量精度不受人为影响。  相似文献   

7.
列车追踪间隔与高速铁路列车运营密切相关,通过列车追踪间隔仿真系统能够检验列车牵引特性、线路条件等因素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对研究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优化及列车技术作业方案设计提供有效的帮助。文章介绍了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仿真计算系统的设计,使用列车间隔时间标准化计算方法,结合列车牵引计算、车站以及线路等数据,通过原型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列车运行曲线与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与仿真。具体介绍了系统结构,功能设计及数据结构,以一个实际数据为例对系统的功能以及技术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实验输出数据基本符合我国实际情况,该系统能够作为列车追踪间隔相关研究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浅坑式移车平台钢结构的结构特点,并用有限元法进行了应力分析,结果证明该钢结构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联锁车站软件是计算机联锁通用软件针对具体工程的特殊应用。采用自动仿真测试平台进行联锁车站软件测试,虽然较传统人工测试存在优越性,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应用风险。为此,采用功能FMECA方法识别自动仿真测试平台的高风险失效模式,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一种应用自动仿真测试平台的联锁车站软件测试方案;最后对该方案采用过程FMECA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满足既有测试需求的基础上,对仿真测试平台的相关风险均实现了有效控制,从而保证了联锁车站软件测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常州有轨电车的项目背景,根据主机厂采购技术规范,设计开发适用于常州有轨电车的前端模块装置,详细介绍了设计方案;对前端模块关键受力件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各项型式试验验证了该前端模块满足车辆的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检算铁路客运专线闭塞分区长度与列控系统的符合性,设计基于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的高速列车牵引计算平台。采用HTML,CSS,JavaScript,Vue.js,Node.js和Koa等Web技术进行开发,使用MySQL作为后端数据库,构建B/S架构应用平台,包括基础数据处理、列车运行仿真、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闭塞分区检算和统计分析5个功能模块。其中,列车运行仿真模块为牵引计算平台的核心,由线路信息、列车动力学模型、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算法和速度控制组成;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算法具备列车超速防护功能,根据移动授权和列车速度距离信息生成允许速度和制动指令,实现列车运行仿真的闭环处理。选取京沪高速铁路列控工程数据和CRH3A型动车组参数进行列车牵引计算,得到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验证闭塞分区设计长度满足列控车载设备制动距离要求。结果表明:该平台可用于闭塞分区长度符合性检算,从而验证闭塞分区设计与列控系统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12.
兰渝铁路是设计时速为200 km的客货共线双线铁路,为跨越巉柳高速公路,设计采用了1孔96 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针对客货共线铁路对桥梁的要求,简要介绍96 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分别采用平面和空间计算模型,对该桥进行静力计算分析、拱脚节点局部应力分析、自振特性分析和空间稳定性分析,计算分析表明该桥设计合理,各项设计计算值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快速交付可靠的地铁ATS软件产品的要求,开发了基于场景模拟的地铁ATS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介绍系统构成、主要功能设计、测试环境部署与配置、测试用例设计及测试流程.测试系统由被测对象服务器、模拟集成服务器和测试管理服务器构成,将ATS系统内部环境的模拟与ATS系统外部环境的模拟分离,可降低ATS软件仿真测试系统的复...  相似文献   

14.
制动系统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是一个充分考虑安全并具有丰富控制和诊断策略的系统。对于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的电气开发,传统的开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必须以系统级的设计理念为基础,为此构建了基于V模型的电气仿真设计平台。应用该平台可以解决在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从系统设计到控制、算法、数据的可视化,再到控制系统的实现与在线监测与维护管理等系统开发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软件编程构建一套完整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仿真平台.介绍仿真平台的设计方法,联锁程序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计算机联锁的各种功能,具有一定的完整性.根据不同的站场图、不同的操作平台可以方便地更改人机界面及操作方式,为适应不同厂家提供的联锁设备提供很好的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16.
包头站站台雨棚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头站站台雨棚采用分叉式钢管混凝土柱与双向正交钢梁组成的钢框架结构体系,钢管混凝土分叉柱为雨棚梁提供了更多的支撑点,有效地减小了雨棚梁的计算跨度,使得结构更加合理。介绍该工程的结构布置、结构分析及重要节点设计。对分叉式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分叉柱的支撑角在35O~50O变化时,分叉式钢管混凝土柱与雨棚梁形成的结构体系可达到最优的受力状态,使得结构最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开发的《高速动车组仿真系统》软件为例,介绍动车组仿真软件的功能模块及软件框架设计方法。用模块化方法将动车组仿真软件的功能进行划分,以便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丰富的配置参数,以及基本的数据记录和分析功能。然后,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动车组仿真软件的主要结构,实现灵活的软件架构,并通过对象的继承性为以后的仿真系统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扩展性。基于仿真计算的数据,统计出的动车组车站间运行数据,与实际运行情况相比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该仿真系统可以为我国高速动车组的实验和运营分析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宁站站房倾斜框架柱和拱形钢桁架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和立面造型的要求,西宁站站房主体结构采用向站房两侧倾斜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倾斜柱的倾角为18°,屋面采用79m大跨拱形钢桁架支撑于倾斜柱柱顶。由于独特的结构形态,倾斜框架柱受竖向荷载的二阶效应明显,导致结构各个施工阶段的内力状态不同,为了更准确、合理地确定结构的最不利受力状态,设计中采用了施工阶段模拟分析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了有效控制倾斜框架柱的截面裂缝和侧向变形,设计中采用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倾斜柱,并根据其受力特点对预应力束的束型和矢高进行了合理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