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白鹿山隧道出口段的滑坡病害为例,阐述了滑坡现象的成因,并进行了滑坡体性质的分析.通过滑坡体整治方案的比选,阐明了以退为进治理隧道洞口段滑坡病害施工方案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案,对今后隧道洞口山体滑坡的整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白鹿山隧道出口段的滑坡病害为例,阐述了滑坡现象的成因,并进行了滑坡体性质的分析.通过滑坡体整治方案的比选,阐明了以退为进治理隧道洞口段滑坡病害施工方案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案,对今后隧道洞口山体滑坡的整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紫金山隧道进口处滑坡及山体开裂成因的分析,结合山体裂缝的监控量测结果,考虑处治效果及施工安全,主要采用反压回填的方法控制山体裂缝的发展;左线以延长明洞的方法增加反压面积;右线浅埋段采用"盖挖法"进行施工,以消除洞口滑坡体对隧道施工及运营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公路史上第一条穿越古采空区的隧道———祁临高速公路韩信岭隧道滑坡整治及滑坡体内成功进洞采取的措施,为洞口滑坡条件下隧道施工提供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5.
针对温岭隧道K57+520出口滑坡段的滑坡施工治理,分别在滑坡施工处理方案的选择、抗滑桩的施工、桩板墙的施工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隧道洞口的滑坡施工处理技术,可以为相关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膨胀岩隧道洞口段施工中变形问题较为多见,整治有一定难度。阐述玉蒙铁路新寨隧道进口段施工过程中隧道洞口的变形情况、变形处理方案、支护措施及效果监测。研究能够为浅埋膨胀岩隧道洞口段的变形处理提供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奥法施工的核心思想是把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的支护体系来考虑,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不可缺少的环节.以奉(节)巫(溪)高速公路孙家崖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该隧道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穿越滑坡体等工程特点,通过现场监测隧道内围岩变形和围岩应力,结合左右线施工方法分析得出,该隧道左右线围岩的变形规律;围岩压力的分布规律;围岩变形与压力的关系;隧道与滑坡体之间的相对稳定关系.研究过程为该隧道的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保证,同时研究成果也可为设计和分析研究其它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大年岭双连拱隧道洞口段施工情况,分析了滑坡成因,叙述了洞口病害整治中所采取的滑坡刷坡卸载、预应力锚索框架、洞顶回填注浆、超前大管棚支护、三导洞及上下台阶开挖支护等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隧道的洞口、明洞与浅埋段施工监理
  洞口施工监理
  隧道洞口各项工程应通盘考虑,妥善安排,尽快完成,为隧道洞身施工创造条件。隧道引道范围内的桥梁墩台、涵管、下挡墙等工程的施工应与弃渣需要相协调,尽早完成,洞口支挡工程应结合土石方开挖一并完成。当洞口可能出现地层滑坡、崩塌、偏压时,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开挖进洞时,宜用钢支撑紧贴洞口开挖面进行支护,围岩差时可用管棚支护,支撑作业应紧跟开挖作业,稳妥前进。  相似文献   

10.
《广东交通》2007,(6):54
11月20日8时40分,宜万铁路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木龙河段高阳寨隧道进口处发生岩崩形成滑坡,滑坡体方量约3000立方米,造成在隧道进口处铁架上施工的4名民工1人死亡、1人受伤、2人被埋。滑坡巨石将28米下的318国道掩埋约50米长的路段。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一定条件下(洞口存在松散堆积体;洞口浅埋岩石风化十分严重;洞口承受偏压)小七孔隧道进口处的施工工艺,重点讨论了施工中的地表加固、小导管施工、洞口管棚、堆积体和严重风化岩段的开挖及支护等技术。  相似文献   

12.
依托某公路隧道的进口段,建立了考虑加固区和管棚的三维数值模型,对超前管棚预支护体系下洞口段围岩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管棚施作角度优化方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洞口段管棚预支护体系能显著改善洞口段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提高软弱地层的整体性,有效地抑制围岩的不利变形。管棚打设角度对管棚预支护体系作用效果的发挥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浅埋公路隧道洞口段的稳定性比较差,很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所以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来提升隧道洞口围岩的自稳能力。以浅埋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一些常用的施工技术,以不断提升浅埋段公路隧道洞口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隧道洞口一般地质复杂,易发生大变形、塌方等事件,基于补偿机制,提出了非明显滑坡的复杂地质情况下,隧道洞口开挖掉的土体作用力,可采用抗滑桩的形式预先补偿给山体,避免隧道施工对复杂山体的影响,减少灾害发生和大规模处置费用。研究及应用表明隧道洞口预加固桩对于降低工程造价,避免施工风险作用明显,是动态设计理念在工程中的新体现。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9):162-163
稳定性较差是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的主要特点,要提高洞口围岩的稳定性,则必须通过相应的处理措施来实现。通常情况下,稳固隧道洞口浅埋段采用的施工技术的主要有土方刷坡和预注浆等。对隧道洞口预埋段常见的预注浆、洞口土方刷坡和锚网喷施工技术、预支护施工进行分析,并对隧道洞口段开挖的技术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结合贵州盘县至兴义高速公路工程民主隧道下穿嘎拉河滑坡处治工程,针对隧道受滑坡体滑动影响及施工对滑坡体滑动的诱导,提出相应的地表处置措施和洞内处置措施,确保隧道施工时滑坡体稳定、隧道施工安全。该处治方案在类似隧道工程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黔恩高速公路瓦窑沟隧道出口边仰坡及右侧路基边坡进行喷锚支护时,发现喷浆面出现裂缝,并出现明显地质滑坡。针对现场情况,进行滑坡原因分析,制定了封闭裂缝、反压土体回填、增加抗滑桩及挡土板、增加系统排水设施等措施保持洞口段路基边坡的稳定;隧道施工中采取调整爆破参数、加强监控量测等措施,保证隧道安全施工。本工程滑坡的综合治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青坪隧道左线在进洞60 m之后山体发生大滑坡,洞内初期支护严重变形。经过综合考虑,施工中采用了抗滑桩处治技术,稳定了滑坡体。青坪隧道滑坡处治的成功对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3):163-164
以贵州省盘兴至兴义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民主隧道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进口端左线洞口超前小导管的施工工艺,并在施工中对各个工序进行了控制及检测,为隧道工程超前小导管的施工提供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多变,线路展线困难,洞口浅埋偏压、冲沟、降水等不利因素制约着高速公路隧道进洞施工。隧道进洞施工安全和洞口稳定是隧道安全施工的有利保障。结合株岭隧道右线进口工程现场地质条件,研究制定了明挖暗进和盖挖施工相结合的施工方案,确保了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