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应在工程实践中不断予以改进,由此提高防水质量,使之得到持续地完善。结合湛江湾跨海盾构隧道接缝防水材料工艺设计优化,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对盾构隧道结构自防水、接缝防水及防水材料的技术现状和工艺优化进行阐述。以期通过不断优化改进,使防水技术在盾构隧道施工应用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上海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中盾构穿越黄浦江时遇到块石。通过对块石结构和成份的分析,确定其为钙质结核体。探讨了块石形成成因和分布规律,在掌握块石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盾构掘进工艺和施工参数等技术措施,使盾构顺利通过了块石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3.
盾构推进引起地面变形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盾构隧道地面变形是由盾构推进对周围土体扰动引起的。根据盾构所处的相对位置,将地面变形分为以五个部分:盾构达前的地面变形、盾构到达时的地面变形、我通过时的地面变形、盾构通过后瞬时地形变形和地面后期固结变形,本文分析了地面变形的影响因素和盾构推进对周围土体的影响范围,提出了地面变形的计算方法,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地铁盾构隧道注浆基本理论,以及有关规范要求;根据黏性土和砂性土不同的注浆机理,提出采取不同的注浆工艺及措施;对注浆效果无损检测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对发生沉降的某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在运营期间实施注浆的过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油对于液压系统的作用就像血液之于人体,其重要性毋庸多言。随着液压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技术日趋进步,液压油的重要地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许多机构都在最新一代液压油的研发上持续增加投入且业已取得成效——液压油的全新时代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6.
盾构隧道近接下穿运营高速铁路施工会引起地基下沉、轨道不均匀沉降等病害,严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对铁路造成破坏。为研究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动态掘进过程对地表城际铁路沉降影响,文章以武汉两湖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斜下穿城际铁路项目为依托,通过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模拟了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近接下穿城际铁路施工中盾构接近-下穿-驶离铁路的整个动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掘进对铁路路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下穿点前后各25 m范围,距下穿点25 m之外盾构掘进对铁路路基的影响很小;(2)盾构掘进过程中,下穿铁路前由盾构掘进引起的铁路路基沉降约占掘进全过程引起铁路路基总沉降的36%,下穿后约占64%,下穿后铁路路基沉降速率迅速增加,且大于下穿前;(3)以盾构掘进下穿过铁路15 m处为分界点,在此之前在盾构掘进方向左侧的路基沉降大于右侧的路基沉降,在此之后则相反,最终盾构掘进方向右侧的铁路路基沉降大于左侧。  相似文献   

7.
盾构始发和到达安全掘进控制技术是困扰盾构隧道施工的主要难题之一。盾构进出洞施工中,面临掌子面失稳、土体坍塌、涌水涌砂、地表沉陷、盾构"抬头及磕头"等诸多施工风险。本文从基坑及隧道的破坏模式,塑性区分布范围出发,通过有限差分法针对易受扰动的浅埋砂层地层盾构始发段进行了研究,为加固区范围大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在不采取加固措施时,基坑开挖后隧道始发段的竖向位移、拱底的隆起和最大纵向挤出变形量均过大,显示基坑将发生坍塌等破坏。当盾构始发段主要加固措施为旋喷桩,加固后的土体的物理参数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本文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旋喷桩的合理加固区域。  相似文献   

8.
在通过江、河等大埋深隧道工程中,盾构始发施工通常面临着涌水、涌沙等风险。文章针对工程特点,介绍了一种采用临时钢筋混凝土箱体辅助始发的工法,即盾构机先下井,修筑混凝土箱体并用回填土将盾构机密闭,使盾构从密闭箱体中始发,待盾构通过洞门后再补充注浆封堵洞门间隙。实践证明,该工法有效地降低了盾构始发涌水、涌沙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程机械的作业性能。作为液压系统传递动力和信号的工作介质(液压油)的质量,对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使用效果和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应正确使用液压油,防治液压油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现场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R413线区间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对盾构下穿南新环铁路干线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管片结构的内力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盾构掘进过程中,盾构到达和盾尾推出这一阶段对测点沉降速率影响最大,而到后期沉降速率较小;实测的地层压力均小于初始地层应力设计值,这是由于经注浆加固后的地层有效地分担了一部分荷载所致。文中提出的盾构下穿铁路时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杭州地铁1号线红普路站—九堡站区间段右线隧道盾构掘进为工程背景,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周围土体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试验性监测研究,其监测内容包含地表沉降、分层沉降、水平位移和孔隙水压力。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地表沉降主要集中在盾构通过前接近监测断面和盾尾离开监测断面这一期间;在盾构通过时,隧道盾构外侧土体存在明显沉降,而在盾构通过前、后,土体均有不同程度的隆起,并且横向水平位移较大,受挤压效果明显;盾构切口到达和盾尾离开时,孔隙水压力都会出现突然增大随后迅速减小的变化规律,反映了土体挤压、恢复和松弛等扰动状态。  相似文献   

12.
在地铁隧道施工中,泡沫系统是影响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安全、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杭州地铁一号线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针对盾构自带泡沫系统自身不易控制、维修不便、系统复杂且不独立等缺陷,提出了优化改造措施,意在使泡沫系统完全国产化和独立化;通过改造前后泡沫系统操作性、精度控制、系统故障率及经济效益四方面的比较,证明了优化改造后泡沫系统的优异性能;同时,基于优化改造后的泡沫系统,针对杭州粉砂性土的地层条件下进行的盾构推进时泡沫系统施工参数的现场试验,分析了不同泡沫量对刀盘扭矩、推进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参数适用于粉砂性土层中的盾构掘进。  相似文献   

13.
在地下深层建设输水管道,给工程设计和施工带来严峻挑战和困难是不言而喻的。结合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试验段项目的实施,从设计和施工角度对工程盾构隧洞衬砌结构、防排水设计以及盾构隧洞施工、内衬钢管安装、自密实混凝土浇筑等工艺进行阐述,以期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全面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庄庆华 《现代隧道技术》2012,49(2):82-85,98
盾构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机集机、点、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输送土碴、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1]。文章结合NFM盾构机的结构特点和地铁2222标掘进过程的盾构维保经验,重点介绍NFM盾构机的电气系统组成和处理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盾构隧道下穿铁路工程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舒 《现代隧道技术》2012,49(1):138-142,147
结合杭州地铁一号线下穿铁路艮山门辅助编组站盾构隧道工程,对其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并对盾构下穿施工参数提出了建议;针对可能出现的轨道过大变形,提出了对盾构穿越区采用分块加固的措施,并对加固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由于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做出了大量研究,本文对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文献调研,总结了中国废弃塑料及回收塑料基本情况、回收塑料的分类及相关性质、塑料回收的有关工艺、回收塑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文献调研得出结论:通过一定的处理和工艺,回收塑料可以广泛应用于路基路面工程,应在我国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铁六号线东山口站为国内首例在周边环境复杂条件下实施"先隧后站、盾构隧道扩挖"修建地铁车站的工程。文章介绍了该站左线站台隧道在盾构隧道的基础上扩挖形成地铁车站的主要修建技术及施工特点和难点。实践证明,采用盾构与明(暗)挖法相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技术,是城市繁华地区修建地铁车站有效解决区间盾构隧道与车站施工相互干扰难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世博园区专用交通联络线工程的施工方案不仅影响到线路的平纵及车站的型式、布置等诸多方面,还直接影响到世博会期间及今后运营的服务水平。本文从线路选线、车站建筑、运营管理及施工建设等方面对该区间隧道采用单圆或双圆盾构施工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选,并提出推荐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了解国内外油气回收的相关规范及建设油气回收设备的相关要求,熟悉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等传统油气回收工艺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相关组合工艺,并对其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同时,针对国内外相关港口油气回收设备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现有港口油气回收设备的应用存在相关政策法规缺失、安全风险及船舶配套不完善等难题。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解决城市地下工程盾构施工风险事件高发、预警响应不及时等问题,基于风险分级管控理念,结合盾构掘进参数智能化预报警机制研究,研发了城市地下工程盾构施工风险分级管控系统平台,平台主要包括盾构掘进设备参数及监控数据全维度采集、综合信息集成、GIS图层展示、盾构掘进参数智能监控、监控量测数据智能采集、风险预测及预警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能够实现对盾构掘进数据超限智能预警、风险智能监控、施工风险动态管理以及成型隧道结构工后风险状态管控等功能。该平台的研发与应用,为有效解决当前盾构施工监管难度大、风险响应滞后等问题,以及对各类城市轨道交通及大型市政类工程盾构施工风险信息化智慧化管控平台建设提供参考样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