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信息技术在交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交通诱导信息的发布可大大提高路网的运营能力,为缓解交通供需矛盾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交通诱导信息作为城市交通流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改变驾驶员的出行时间、出行方式和出行路径,使道路上的交通流重新分配。本文以SP调查数据为支撑,从出行行为角度分析交通诱导信息方式对驾驶员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利用非集计模型建立驾驶员选择行为模型,预测分析拥堵状态下,驾驶员对不同交通诱导方式的选择行为,进而有序地引导驾驶员出行选择,以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公路网的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应用为例,给出了基于信息资源整合的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着重对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关系公众出行的相关交通信息查询、实时交通路况发布、交通阻断上报与发布、动态路径诱导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向公路出行者提供良好的出行服务是路网调度系统工作的主要功能之一,公路出行信息服务方式多种多样,以咨询电话为例,首先提出了省域公路网调度系统信息发布设计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咨询电话信息发布方案设计,从信息发布内容设计、用户界面接口设计、菜单流程设计和系统容量确定等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VMS诱导信息系统的特点是系统的性能高度依赖驾驶员对信息的反应,诱导信息类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将行程时间作为诱导信息,如当前行程时间、预测行程时间。有学者基于两条等长路径尝试将速度信息作为诱导信息,并对最近驶出车辆的行程时间信息和平均速度信息的诱导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速度诱导信息效果更好。考虑实际路网中.替换路径长度通常不等,文中以元胞自动机为工具,对发布平均行程时间诱导信息和平均速度诱导信息的效果进行模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乘客信息发布系统依托信息采集、网络通信、信息预处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显示等技术,实时向乘客发布各种交通信息.文中对乘客信息发布系统的构成、发布内容和关键技术进了初步设计,通过各种信息发布方式为出行前和出行中的乘客提供所需的发车时刻表、换乘路线、出行最佳路径等信息,达到规划出行、最优路线选择、避免交通拥挤、节约出行...  相似文献   

6.
出行时间不确定性对出行者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计划延误成本增加.向出行者提供交通信息可减少出行时间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减少计划延误成本.为了估计其负面效应和出行时间信息的价值,研究了一个出行时间不确定性下的出发时间选择模型.假定在不同的出发时间下,出行时间分布的形式不同.模型中出行者可得到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 T IS)提供的基于平均出行状况的交通信息或基于当日出行状况的交通信息,同时他对得到的信息有自己的感知值,基于此感知预测出行时间并选择出发时间.用算例反映了出行时间不确定性、不同信息状况和信息预测的质量对出行者广义出行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信息的收益不应该只表现为传统的出行时间节省,它还能减少约30% ~40% 的计划延误成本.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城市交通诱导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交通诱导系统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及其设计形式,以实现人们更加快捷、方便,有效地获取出行信息。  相似文献   

8.
交通信息作用下的活动-出行决策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交通信息对出行者出发时刻、出行路径、出行方式选择和日活动安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评价了以活动理论为基础的各种研究方法和模型系统的优缺点;分析总结了近十几年间交通信息作用下的出行行为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探索了改进信息作用下活动-出行行为预测方法的途径.结果表明:信息在诱导人们出行行为方面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规划管理部门应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交通信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可变信息标志(VMS)的网络级城市快速路交通诱导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是一个由“重要决策点图形式VMS”、“次要节点图文混合式VMS”、以及“地面一般道路VMS”三类VMS组成的VMS系统。文章在归纳VMS系统设计流程基础上,重点介绍了VMS的路网布局和功能设计、显示格式和显示技术的确定、VMS设立位置(前置距离)的确定、图形式VMS的面板设计和交通信息发布策略等关键技术,最后给出系统的应用实例,说明该新型交通诱导系统的应用效果。可供交通管理部门规划、设计城市快速路网交通诱导系统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识别网络化运营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的出行特征,设计了可采集Wi-Fi信息的分布式交通行为识别系统,并建立出行特征识别算法.布设在各站点的检测设备可采集乘客所携带移动设备独一无二的M AC地址信息,并上传至信息中心.信息中心通过对比同一设备在各站点获取的时间戳和对应站点编号,可识别乘客的出行路径和行程时间,结合轨道交通车辆的走行时间信息可获取换乘站的换乘时间,并应用上述时间信息验证所识别出行路径信息的有效性.在西安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同由客票信息获取的出行行为相比,该系统能采集所有网络形态下的乘客出行路径及行程时间,测试数据的平均采样率可达32.86%,误差为3.8%.该系统的分析结果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客票清分、站点设计等环节.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交通诱导控制的作用机制,交通全信息的发布所建立的情境领导对交通诱导的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阐述交通全信息情境领导和交通诱导控制的概念,为了达到最佳的交通诱导控制效果,对重点交通全信息的发布形式进行探讨。考虑到信息的效用度和出行者个体属性的因素,特别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交通全信息对诱导行为的影响,为交通诱导提供建议。结果表明:不同语法信息形式会对的选择带来不同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相位差是区域信号协调控制的重要参数,其动态优化直接影响通行能力和路网延误。论文考虑交通流诱导与交通信号控制的协同运作,通过研究车队在停车线车头受阻和车尾受阻的不同等待状态,建立了相位差与诱导参数路段行程时间的相关关系,基于诱导控制协同的动态性考虑,提出基于预测型诱导用行程时间的信号控制相位差优化技术,阐述其优化算法流程。论文利用长春市长春大街含3个交叉口的路线进行算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预测型行程时间优化相位差之后干线总行程时间最高节约12.9%左右,延误减少高达51.3%,达到诱导控制信息共享、协同运作提高路网运行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构建汽车制造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考察整车制造企业2018-2019年度公开披露信息,量化评估汽车企业绿色发展水平及信息披露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汽车企业的绿色发展信息披露机制处于起步阶段,披露缺乏科学规范的理论指导.汽车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各系别车企整体披露水平差异明显,企业更倾...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control of an automotive vehicl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fully automated guidance. The automotive vehicle is a complex system characterised by highly nonlinear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coupled dynamics. Consequently, automated guidance must be simultaneously performed with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control. This work presents an automated steering strategy based on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 nonlinear longitudinal control strategy considering powertrain dynamics is also proposed to cope with the longitudinal speed tracking problem. Finally, a simultaneous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control strategy helps to improve the combined control performance. This whole control strategy is tested through simulations show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esent approach.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协同的信息分析与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与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协同进行信息分析与信息组织研究。对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协同的信息需求特点和信息特性进行分析,根据交通信息特性构建数据结构,根据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两系统信息的特性和关联关系,提出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协同的信息组织流程,重点研究信息组织中的关键技术——多源交通信息处理。为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协同的具体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服务于道路安全管理的信息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道路安全管理出发,介绍了多种信息技术。针对不同的信息采集对象,从气象、交通和紧急事件3个方面介绍了相应的信息采集技术;针对不同的信息发布需求,介绍了目前各种先进的信息发布技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和比较,探讨了信息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Variable message signs that provide various types of route guidance information have been widely deployed in large cities. To release proper information only using easily collected data, a simple traffic-condition-based (TCB) route guidance strategy was recently proposed. The strategy works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free-flow and congested traffic conditions and is capable of approximating user optimal equilibrium stably. Due to little consideration of the complexity of urban road networks, the TCB strategy is still away from field applications in urban areas. To further push the strategy toward field tests, this article improves the TCB strateg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supplementing the strategy with a self-regulation ability by considering existing traffic conditions; decomposing link capacit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verlapping routes by comparing link capacity on alternative routes; coping with stochastic traffic; and the impact of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by utilizing aggregated data. A scenario for an urban road network in Beijing, China, is simulated to test the improved strategy,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clearly indic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improvements. The improvements extend the TCB strategy on moderately complicated urban road networks, and still have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diversion rules, easily obtained input data, and stable and effective divers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8.
从子系统功能整合的角度研究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协同问题,指出两系统协同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协同,策略协同和协同实施。描述了系统协同的数据结构,提出信息协同组织流程,对交通控制系统与诱导系统的策略协同进行研究,给出两系统的策略协同模型,以multi-agent技术为依托,建立了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协同实施的体系框架,并通过仿真分析说明算法的有效性。为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协同的最终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汽车内部信息导向行驶系统中地磁与惯性汽车导航系统的构成、原理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上海市四川北路商业区停车诱导系统规划设计为例,结合四川北路商业区的交通特征和停车问题,以及国内外停车诱导系统的规划设计经验,提出停车诱导系统规划设计的总体理念和原则。然后,就停车诱导系统规划设计时遇到停车诱导系统架构、停车信息发布屏的版面设计、停车泊位采集装置的选用和信息传输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停车诱导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