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电接触理论的轨道电路分路电阻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轨道电路中,分路电阻主要由在轨道上走行车辆的轮对自身材料的电阻和轮轨接触电阻构成。分路不良可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而分路电阻过高是导致分路不良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电接触理论对轮轨接触表面进行分析,提出一种轨道电路分路电阻的计算方法,并对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轮对的材料电阻通常比轮轨接触电阻小得多,因此实际分路电阻可近似为轮轨接触电阻。轮轨接触电阻主要受轮轨间存在的污染膜层的影响,加强对污染膜层特性的研究,对消除分路不良现象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保障ZPW-2000轨道电路安全平稳运行,需要整套电路中的各个部件可靠稳定。铁路信号继电器作为轨道电路中的重要基础器材,其可靠接通和安全断开关系到轨道电路的安全运行,尤其继电器接点的接触可靠性对轨道电路的可靠运行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接触可靠性一般用接触电阻来考量,接触电阻又可细分为固有电阻、膜电阻和收缩电阻。  相似文献   

3.
铁道机车车辆与其周边界面关系的几个问题 ,包括轮轨关系、弓网关系、空气动力学 (气动力学 )、轨道电路和噪声等。在轮轨关系中分析了车轮与钢轨间的粘着特性和润滑以及如何减少车轮轮缘与钢轨内侧轨角的磨耗。在弓网关系中分析了如何保持接触网和受电弓的良好接触状态即如何使接触网和受电弓的接触力变化小以及引起接触力变化的原因和减少这种变化的措施。在气动力学的影响中分析了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 ,车辆振动增大的原因和减少振动的措施。在轨道电路中分析了如何减少轮轨接触电阻。在噪声中分析了转动噪声和结构体噪声的发生原因和数值分析模型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铁道机车车辆与其周边界面关系的几个问题,包括轮轨关系、弓网关系、空气动力学(气动力学)、轨道电路和噪声等。在轮轨关系中分析了车轮与钢轨间的粘着特性和润滑以及如何减少车轮轮缘与钢轨内侧轨角的磨耗。在弓网关系中分析了如何保持接触网和受电弓的良好接触状态即如何使接触网和受电弓的接触力变化小以及引起接触力变化的原因和减少这种变化的措施。在气动力学的影响中分析了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车辆振动增大的原因和减少振动的措施。在轨道电路中分析了如何减少轮轨接触电阻。在噪声中分析了转动噪声和结构体噪声的发生原因和数值分析模型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50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州地铁1、2号线车辆段采用了50Hz相敏轨道电路,在其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压不死的现象(包括瞬间压不死),其主要原因是列车运行次数少、酸雨引起钢轨生锈、列车轴重较轻造成的轮轨接触电阻大于分路电阻等.运营行车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认为可以从设备角度,通过技术改造缓解该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针对已往轨道电路参数测量方法均需要停止轨道电路工作的弊端,以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为例,提出了一种方便、简捷的道碴电阻测量方法,即查表测试法,编制了道碴电阻测试表。为了方便查表法的应用,设计了道碴电阻测试查询软件。  相似文献   

7.
轮轨接触几何状态检测装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光电测试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研制轮轨接触几何状态可视化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的硬件系统包括高速摄像机、光源系统、测速单元等;软件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检测装置的工作流程分为图像采集和数据处理2步。图像采集主要完成检测区域的标定图像、钢轨轨头廓型图像和轮轨接触图像的采集。数据处理主要完成标定参数的提取,矫正、拼接图像,识别接触曲线,获取检测结果。关键技术是:通过畸变矫正函数将拍摄的有畸变的图像还原为无畸变的图像;通过标定参数中标记点的信息,将矫正后的内外两侧图像拼接,得到轮轨接触的完整图像。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装置能够准确检测轮轨接触状态,并给出接触参数和相关报表,达到了实用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晨龙 《中国铁路》2007,(1):77-77
轨道电路短路法是列车在线检测方法之一,目前大部分铁路部门采用这种方式,钢轨与车轮的非导电性受被膜或者夹杂物的影响很大,为此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研究了一种方法,利用设置在车上的电源通过电路改善轨道短路性能。该方法是以破坏轮轨间绝缘性被膜为目的,使用车载电源向轮对供电,改善车轮与钢轨接触位置的通电性能,从而增大该接触位置的轨道电路电流。首先用高电压确保在绝缘层内部有微小的通电电路,然后通过流入电流增加通电途径。由于轮轨之间的接触位置与接触压力伴随列车运行随时变化,所以上述作用必须连续、稳定地发挥。该装置由电源、碳刷、绝缘材料构成,使用电压5~20V,有直流、交流50Hz和800Hz三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选取兰渝线ZPW-2000A/K型轨道电路道床漏泄严重情况和“红光带”状况的轨道电路区段,通过搭建轨道电路仿真计算模型与实地采样对比测试验证分析在25μF和50μF两种补偿电容配置下的轨道电路常规性能,评估两种配置下ZPW-2000A/K型轨道电路对低电阻道床的适应能力,研究增强ZPW-2000A/K型轨道电路在低电阻道床漏泄环境下运行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切断点绝缘节处产生电弧放电的过程中,轮对经过绝缘节时形成的接触电阻对整个牵引回路具有很大的影响。接触电阻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变化是形成电流突变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分析计算接触电阻的大小及变化,对研究切断点绝缘节处钢轨及绝缘节的烧损至关重要。提出将电接触理论运用到绝缘节处轮轨接触阻抗的计算过程中,建立绝缘节处接触电阻动态变化的轮轨动态接触数学模型,并通过相应案例分析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用于轨道电路室外设备的测试装置种类繁多、部分测试装置年份较长,经常出现故障,极大地影响了生产效率。基于实际生产、测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轨道电路室外设备的集成优化测试装置,可以将多种产品的测试功能,简化集成在一个装置中,通过简单、可视化的操作,完成对轨道电路11种室外设备的测试工作。本装置测试结果经第三方机构计量认证后,与原测试数据对比,证实了该装置数据测量的准确性。本优化装置不仅使测试变得方便快捷,更节省了测试时间与测试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轮轨作用力是判定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基本要素,车辆的安全性与运行品质可以通过轮轨作用力的大小来反映。论述轮轨作用力测试方法的传统理论和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轮轨力测试方法的分类,地面测试有剪力法和轨底弯矩差法等方法,车载测试有直接测试和间接测试方法。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出现一些新的轮轨力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同时提出更加准确高效的新方法。未来轮轨作用力的地面测试方法会向着连续测试的方向发展,而车载测试方法则会随着传感器等技术的进步向更精确、更智能的方向发展,轮轨力测试装置向适应性更强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京石客运专线轨道电路按轨道电路调整参考表调整后,北京西至中继1区间轨道电路轨入电压低于调整表下限,阴雨时轨入电压大幅下降,导致轨道电路红光带。针对此问题,结合监测维护终端数据、轨入电压测试、道床电阻计算、道床分析等方法对京石客运专线区间轨入电压较低,出现红光带现象给予分析。结果表明,京石客运专线轨道电路红光带是由于钢轨橡胶垫板绝缘性能差,进而导致道床电阻低于标准值造成。  相似文献   

14.
区间继电式逻辑检查电路已在国内普速铁路广泛应用,其有效解决区间因轮轨间接触电阻不满足轨道电路分路要求而造成的区间列车失去分路问题,提高自动闭塞区段运输的安全性,但当发生瞬间停电或计划停电时,恢复供电后可能导致逻辑检查电路错误解除防护。针对上述问题在基本保持原电路的前提下,增加停电后再恢复供电时,逻辑检查电路保持安全防护状态的功能,进一步提高自动闭塞区段特殊情况下的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切断点绝缘节处产生电弧放电原因的过程中,轮对经过绝缘节时形成的接触电阻对整个牵引回路具有很大的影响。接触电阻大小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变化是形成电流突变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分析计算接触电阻的大小及其变化对研究切断点绝缘节处钢轨及绝缘节的烧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国内外在研究绝缘节处产生电弧放电的过程中,多采用实际测量的方式。而我国高铁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加大了成本和工作量。提出将电接触理论运用到绝缘节处轮轨接触阻抗的计算过程中,建立相应的Mayr电弧模型,并通过相应案例分析来验证。分析显示:轮轨间的污染膜层对接触电阻大小的影响巨大,研究对绝缘节处电弧形成原因的理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轨道电路标准分路线是专门用于轨道电路,并具有计量性质的器具,一般由导电接触装置和标准电阻线2部分组成。长期以来,轨道电路标准分路线的检测管理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检测部门不明确、检测手段不完备和检测标准不清楚。随着全路对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整治工作的高度重视,轨道电路标准分路线作为最基础的标准器具,在现场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孙琼 《铁道机车车辆》2002,(Z1):166-172
轮轨滚动接触分为稳态接触和非稳态接触.非稳态接触使得轮轨接触参数发生变化,即发生接触振动.轮轨接触参数的变化必将影响轮轨粘着性能.本文对轮轨接触振动进行建模、求解,并将轮轨接触参数的变化应用于修正的轮轨粘着理论中,探讨轮轨接触振动对轮轨粘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朔黄线UM71无绝缘、多信息轨道电路道床漏泄及红光带状况进行实地采样比对测试,对雨雪天气轨道电路道床电阻进行仿真计算,对测试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研究生产具有绝缘性能的金属轨距档板、在轨距档板处加装L型复合材料绝缘板,提高钢轨与轨枕的绝缘性能,对漏泄严重区段进行限入电压普调,增强轨道电路在雨雪天气的运行能力等整治方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广深线I、II线信号设备升级,为避免站内既有道床电阻值过低出现“红光带”故障,开展站内ZPW-2000A一体化轨道电路低道床适应性研究。通过对广深线I、II线进行信号设备升级后的站内ZPW-2000A一体化轨道电路现场运行数据进行测试和仿真计算分析,仿真结果与实测值电压和电流变化趋势相同,仿真值与实测值相一致。通过区段最低道床电阻计算,当道床电阻为0.6Ω·km时,极限长度为300 m。经仿真计算与实测说明,站内轨道道床适应ZPW-2000A一体化轨道电路的应用条件,ZPW-2000A一体化轨道电路在现场应用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钢轨廓形打磨对小半径曲线轮轨关系和作用力的影响,对成渝铁路钢轨打磨前后的轮轨接触关系开展分析,对车辆轮轨作用力进行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钢轨廓形打磨后,货运列车和客运列车通过小半径曲线时的轮轨垂向力均值降低幅度分别达到13.8%和8.4%,轮轨横向力均值降低幅度分别达到19.7%和33.5%,脱轨系数均值降低幅度最大分别达到16.0%和7.4%,轮重减载率均值降低幅度最大分别达到23.1%和27.3%;钢轨打磨后的轨面状态得到有效改善,轮轨接触分布更为合理。钢轨廓形打磨可有效提升列车曲线通过性能,对于轮轨关系和钢轨受力状态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