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道炎  谢建斌  黎忠  孙孝海 《隧道建设》2020,40(Z2):151-160
为研究岩溶区隐覆溶洞对盾构地铁隧道区间稳定性的影响,依托位于高原岩溶发育区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联大街站—吴家营站区间盾构地铁隧道工程,应用物探钻孔法和电磁波CT法勘探盾构地铁隧道区间的溶洞分布; 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别研究盾构隧道不同埋深时隧道下侧溶洞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隧道周边溶洞半径、溶洞填充状态、溶洞位置、溶洞隧道间距对盾构隧道开挖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岩溶发育区盾构法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结构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 1)综合应用钻孔法和电磁波CT法,可较好地判断岩溶强发育区内的溶洞分布; 2)当隧道周边溶洞尺寸和位置不变时,盾构隧道围岩塑性区和变形量随溶洞埋深的增大而增大; 3)当隧道周边溶洞半径增大时,溶洞与隧道围岩间的应力集中区域变得分散,盾构隧道围岩变形量减小; 4)隧道周边溶洞内填充物及数量对盾构隧道围岩的变形量基本没有影响; 5)隧道周边溶洞位置对盾构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程度分别为盾构隧道围岩左、右侧的溶洞大于盾构隧道围岩下侧的溶洞,盾构隧道围岩下侧的溶洞大于盾构隧道围岩上侧的溶洞; 6)隧道周边溶洞仅在距隧道一定范围内才对盾构隧道施工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多溶洞高水位地区扩大基础施工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东沿海一带,有许多地区地质构造中岩石溶洞多,且水位较高。介绍多溶洞高水位地质构造扩大基础施工的一个实例。从施工工艺、经济效益、工程进度等方面对两种施工方法即单纯抽水降水法、灌注水玻璃降水法进行了比较。在类似地质构造区段,灌注水玻璃降水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察尔汗盐湖地区盐湖溶洞生成的机理,并据此采用测温法以测定盐湖溶洞的分布情况,在实测中证实测温法的可行性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刘同江  唐钢  王军  孙亚飞 《隧道建设》2019,39(6):972-982
黔张常铁路高山隧道高位斜穿巨型溶洞,巨型溶洞体量大,整体稳定性较差,洞壁危岩分布较多,危岩向洞内位移,落石危险时有发生。为解决巨型溶洞处理带来的困难,降低安全风险,针对巨型溶洞提出线路绕避、回填处理和桥跨处理3类11个处理方案,在综合考虑施工、运营安全及经济性的基础上,选择回填处理方案,并最终确定“回填洞砟+上部注浆加固”的处理方案。施工中形成溶洞分阶段回填、洞壁洞顶锚网喷安全防护、回填体注浆加固、隧道明洞结构保护性施工和回填体工后沉降预处理等一系列关键施工技术。超厚回填体在线沉降监控和施工过程控制结果表明,溶洞处理施工顺利、处治方案技术可靠、成本经济,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道玲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64-167,I0017
为研究贵州某机场在岩溶地质特征下的溶洞地基处治,通过对岩溶环境开展调研,依据工程勘察报告及机场岩溶发育特征,结合工程实际设计施工及检测成果,研究溶洞地基处理适应性处治技术。主要用强夯法处理岩溶洼地、漏斗、塌陷、落水洞,以及充填类型的洞体等溶洞地基;用清爆强夯法处理隐伏溶洞;用地面搅拌高压灌注C15号混凝土处理未充填或半充填类型的洞体。实验结果表明:强夯处理的溶洞的固体体积率大于78%的设计要求,波速测试无明显空洞;清爆强夯处治溶洞固体体积率均大于83%;C15低标号混凝土处理的溶洞混凝土取芯率不小于80%,并无明显掉钻,重型动力触探N63.5均大于5击,波速测试无明显空洞。  相似文献   

6.
以湖北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太平隧道施工中遇到的超大型溶洞为例,根据溶洞形态和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多种方法对溶洞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溶洞现状整体基本稳定;综合考虑溶洞稳定性评价结果、施工的安全性等,对太平隧道超大型溶洞处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保留顶板,洞内分别采用暗挖、明洞、立柱和梁板以及揭开顶板共4个方案,从技术支撑点、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保留溶洞顶板,洞内采用明洞方案。  相似文献   

7.
隧道施工时探查、预报断层、岩溶、地下水的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十余年的不断努力,特别是2003年以后,由于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探查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断层、破碎带、溶洞、暗河、地下水等方面有较大进展,结合探查实例,介绍以陆地声纳法为代表的弹性波系列方法、瞬变电磁法和探地雷达组合的成套方法技术,在断层的空间定位、探查地下水、探查溶洞、暗河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测预报中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桥梁桩基注浆堵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溶洞的技术处理一直是桥梁施工常见的问题,永连公路麻江中桥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注浆封堵溶洞,达到堵水目的,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桥梁桩基施工中,会遇到多层孤石或溶洞及串珠状溶洞等复杂的地质情况,结合工程实例和工程地质状况,详细阐述了岩溶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并就施工中容易发生事件与对不同厚度的溶洞处理技术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穿越特大型溶洞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成  高亚军 《隧道建设》2013,33(4):300-304
为解决隧道穿越特大溶洞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保证隧道工程的实体质量,以白须公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溶洞岩体地质状况实施勘测,对岩体的岩层走向和节理分布情况实地调查,根据溶洞的实际状况和收集的数据确定溶洞的处理方案。提出溶洞底部采用桩基处理,在基础上构建承台及支撑墙,溶洞底与隧道结合处采用横向联系梁连接,对溶洞靠隧道一侧的侧壁及顶部围岩采用清理和喷锚加固等处理措施,有效解决了隧道穿越特大溶洞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1.
蔡俊镱 《桥梁建设》2021,(2):105-111
淡江大桥主桥跨越淡水河口,主桥采用单塔不对称半飘浮体系斜拉桥,全长920 m,跨径布置为(2×75+450+175+75+70)m,主跨450 m,桥面净宽44.7 m,桥下通航净高20 m,倒Y形桥塔高200 m.在桥塔及两端伸缩缝处的桥墩设置减隔震阻尼器,主梁采用钢箱梁(长660 m)及钢-混结合梁(长260 m)...  相似文献   

12.
李微哲 《中南公路工程》2013,(2):120-124,136
以宁海新桥特大桥主桥为例,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反应谱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针对其下部结构刚度较大的特点,提出了纵横向限位装置联合抗震支座的抗震设计方案。计算结果表明,E1地震作用下,桥梁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E2地震作用下抗震支座非滑动方向发生屈服,通过侧向滑移摩擦消能后,桥墩水平地震力大大减小,而限位装置承担余下的水平地震力,同时防止落梁。纵横向限位装置联合抗震支座的抗震设计,适合本桥,也适合下部结构刚度较大的混凝土梁桥。  相似文献   

13.
润扬大桥钢桥面铺装层力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桥面铺装是桥梁行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桥梁耐久性,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度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大跨径钢桥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该项技术也是大跨径钢桥建设的世界性难题。本文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93程序对润扬大桥钢桥面铺装层进行力学分析,研究了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应力,应变和变形分布的变化规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润扬大桥及类似大桥钢桥面铺装的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在同一座大跨径斜拉桥上实现2种不同的交通功能,依托某高速公路项目,采用宽幅桥面平层布置方案,对主梁形式、主塔形式、斜拉索形式、约束体系、斜拉索锚固方案等进行了深入的设计.结果表明:1)在横断面设计中通过调整桥面横坡保持两侧主梁高度一致,可有效改善主梁受力;2)在下塔柱和承台之间增设塔墩,可有效改善高低塔受力;3)...  相似文献   

15.
王雷 《华东公路》2010,(5):72-74
大跨度桥梁桥型方案比选,应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对桥梁的经济性、美观性和创新性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与比较,力争找到一个既能突出当地经济特色、人文思想及价值观念,又能表达现当代桥梁的技术水平及蕴涵未来桥梁的发展趋势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芜申线航道泓口大桥主桥为(52+102+52)m自锚式悬索桥.该桥加劲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边箱梁形式,在支架上现浇施工;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实心截面柱式结构,桥塔高27.902m,下部采用整体式哑铃形承台;主缆采用Φ4.8 mm镀锌高强钢丝,吊索采用φ7 mm镀锌高强平行钢丝,鞍座为整体铸造结构.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 2010和悬索桥非线性分析软件BNLAS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泓口大桥结构的应力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苏杨 《交通科技》2012,(1):13-16
介绍了株洲建宁大桥的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建设条件,重点论述了大桥的总体布置和主梁、斜拉索、主塔、下部结构的设计以及基础、主塔、主梁的施工方案。分析了该桥的主要技术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混凝土是由乳胶、钢纤维和混凝土复合而成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它具有比钢筋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更为优良的抗拉、抗折、抗疲劳强度及冲击韧性。以梯面大桥桥面铺装为工程实例 ,介绍了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及其试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韩江北桥主桥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大型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建立了韩江北桥主桥整体的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根据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计算了各桥跨拱肋单元的截面特性,采用刚度、质量等效原则对复杂桥面板进行了简化模拟。依据桥梁设计规范要求对该桥梁成桥阶段的静力性能进行了详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桥梁某跨上布置有汽车荷载时,其余各桥跨是否布置有汽车荷载,对该桥跨竖拱拱肋及桥面系横梁内力、变形结果影响较小。因此,在桥梁设计计算中,可大大减少作用效应组合的数量,在进行桥梁整体性能计算做作用效应最不利组合时,为简化设计计算,可仅考虑汽车荷载沿全桥各桥跨布置这一种典型情况参与组合即可计算得到足够精确的计算结果。本文计算结果已为韩江北桥主桥设计提供依据,并对同类桥梁结构设计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白马河特大桥位于闽东沿海地区,主跨为80 145 145 80m双线连续刚构,其耐久性受海水腐蚀环境影响。通过对海工结构物遭受腐蚀调查及原因分析,从设计角度对影响白马河特大桥耐久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