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4年举办国际海运年会以来,这是我第四次出席。年会秉承“关注中国发展、聚焦全球热点、推进行业互动、追求合作共赢”的宗旨,已发展成为全球航运、港口、造船以及金融、贸易等相关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对历次年会的“中国因素”、“把握变化”、“赢在市场”等主题印象深刻。今年的年会在被喻为“浪漫之都”的大连举行,但是,今年年会的话题也许并不浪漫,甚至于有些许沉重。 相似文献
2.
由中远总公司、《中国远洋航务》杂志、英国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和美国商务日报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国际海运(中国)年会将于今年11月6~7日在大连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度势·运筹“。此前,自2004~2007年,分别以“中国因素”、”中国因素一机遇与挑战”、”把握变化”、“赢在市场”为主题的前四届年会,在国际海运及相关业界引起了极大反响。 相似文献
3.
4.
5.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11,(11):26-31
为增强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11会议互动效果,彰显广大听众代表的真知灼见,作为主办方之一,我刊在本期(年会特刊)风向栏目推出“热议@2011国际海运(中国)年会”。现刊出部分代表问答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7.
我国海运的开放程度不比发达国家差 记者:中欧双方是基于什么样的条件下签订海运协定的? 许贵斌:中国和欧盟大多数成员国都是主要的海运国家,拥有较大的船队,在世界航运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例,中国和欧洲的船队相加,总数占世界总船队的40%. 相似文献
8.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4,(8):8-13
7月15日~16日,“首届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04”World Shipping(China)Summit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本次年会是在中国召开的一次高层次的海运盛会。本次会议聚集了来自中外海运界、造船业界、港口业界及其他产业界的嘉宾500余人。交通部徐祖远副部长百忙之中拨冗出席会议。国资委、发改委、商务部等政府部门领导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4,(6):20-20
5月25日,“首届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04”新闻发布会在北京远洋大厦召开。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王富田副总裁,总裁办公室张际庆主任、研究发展中心杨世成副主任和《中国远洋航务公告》杂志社张彤副总编作为主办单位代表向新闻界介绍了年会情况。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国际商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交通报》、《中国船舶报》、《香港船务公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来,巴拿马运河为世界航运和国际贸易作出重要贡献。作为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桥梁,巴拿马运河为往来于亚洲与美国东部地区间的海运船舶缩短5500nmile的航程。目前,逾100条航线通过运河,每年约14000艘船舶载运着占全球年贸易额5%的货物通过运河。包括中远在内的广大运河客户得到了安全、高效和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14.
15.
木淼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8,(5):34-36
国际海运(中国)年会至今已开了四届,世界各国海运界人士也已渐渐习惯,将每年11月第一周的周四、周五空出来,以期参加海运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年会。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近千名国际海事组织、航运、造船、港口、贸易、金融以及政府机构的高层领导、行业精英、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论道海运。视野广博、极具前瞻性的议题每每拨动海运业的心弦,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与热议。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两届年会上,我分别阐述了“中国因素”在航运业中的表现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在去年的年会上我曾提出,“中国因素”将在国际海运市场长期发挥作用,而国际航运业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现与“中国因素”的共同成长。一年后,当我们再次回顾市场和行业的发展时,我想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中国因素”仍然以其对市场的重要影响吸引着全球海运业的目光。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在危机刺激下经历了“伤筋动骨”的结构调整后,进入了大调整、大变革时期。世界海运格局亦正在发生变化,种种变革初露端倪。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仍未挣脱运力过剩困境的国际航运业将如何应对?如何确保增长?如何加快转型?如何驾驭风险?如何从容领跑?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9日,以把握变化为主题的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10在广州市隆重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广州市副市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