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汽摩配》2005,(8):81-82
中国摩托车工业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从早年的暴利时代到到当今的微利时代,中国摩托车工业逐步成熟了起来。在当今摩托车行业内,越来越多的企业认为产品力、品牌力、服务、营销力等方面是企业开拓市场、赢得竞争的主要力量,将利润的重要性放在了后面,对当前的市场而言,这种看法可能完全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罗先猛 《摩托车》2010,(11):36-37
今天的中国摩托车市场,已经悄然步入国Ⅲ时代。摩托车行业国Ⅲ排放标准的实施,是行业技术升级的加速器,既有利于我国摩托车产业整体的健康良性发展,又为建设、嘉陵、轻骑等这些有先进技术支撑,走品牌发展路线的国产一线企业做强做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今天的中国摩托车市场,已经悄然步入国Ⅲ时代。摩托车行业国Ⅲ排放标准的实施,是行业技术升级的加速器,既有利于我国摩托车产业整体的良性健康发展,又为建设、嘉陵、轻骑等这些有着先进技术支撑,走品牌发展路线的国有一线企业做强做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整合进行时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从1993年起,中国代替了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摩托车产销国,显赫地位一直保持到现在.经过15年的风雨,行业逐渐成型,从快速发展步入到逐渐成熟,2007年,国产摩托车突破2500万辆,中国摩托车工业"大"到让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5.
2005年11月18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摩托车分会组织的“法治、和谐、节约——摩托车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长沙市枫林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摩托车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立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摩托车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奚学晋,广摩集团、大长江集团、新大洲,本田公司等摩托车生产企业的代表,长沙地区摩托车经销商代表,《摩托车》、《中国机械》、《摩托车世界》、《摩托车市场》的记者,以及地方媒体记者和网站代表。会议还邀请了部分社会学家、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及市民代表。曾就城市“双禁”问题上书国务院总理的长沙师大学生陈树、戴彬等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信息》2010,(3):22-22
人物简介: 王大威,大长江集团董事长.中国汽车协会摩托车分会会长。王大威矢志独钟摩托车业,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十大特殊贡献人物”。早年,王大威在一家军工企业工作,从事摩托车研发及管理,多有建树;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广东省江门市创立大长江摩托车实业有限公司,现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摩托车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7.
向城市进军     
在全国大范围城市禁限摩政策当道的今天,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众多摩托车企业纷纷转变策略,重新考量市场战略,然而,禁限摩政策也非铁板一块,也有缝隙,在这些缝隙当中,也有意识无意识地为城市摩托车市场提供了扩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进入90年代以来,摩托车企业经过调整、引进技术、合资合作、国产摩托车生产能力已达到年产700万辆的水平。需求方法,大中城市倾向高档、豪华的50-70mL车型,农村倾向经济实用的90-125mL的功率大、车速高、载重大的车。由于产量高速增长,产品销售将由畅转平、转滞。1996年市场不容乐观,连续高涨四年的摩托车业将有所回荡,其特征表现为以价格竞争为焦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工业》2001,(1):72-72
我国摩托车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速发展,摩托车保有量由1990年的341.3万辆上升到2000年的3771.8万辆,增长了10.1倍。现在全国摩托车的品种已经达到十几种排量,数千种车型,年产量超过100万辆的企业有三四家。  相似文献   

10.
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大冶公司”)的前身主要从事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后开始生产摩托车整车,经过近四五年的发展,大冶公司已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江门市的支柱企业,并在摩托车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06年,大冶公司的摩托车产量更是创记录地达到37万辆,其中内销29万辆,出口8万辆。过去,笔者对大冶公司的了解非常有限,仅仅停留在“豪江是大冶公司的一个摩托车品牌”上,直到今年2月初,首届中国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的召开才对大冶公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大冶公司的薛兴国总经理作为获奖企业的代表接受了人民网的采访,不过由于笔者此前并没有去过大冶公司,所以当时对薛总所说的“五星级的办公条件,企业有自己的网吧、电影院、食堂、图书馆、健身房等条件”硬件设施多多少少有些疑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摩托车市场远的不说.从1987年以来.已出现过两次大繁荣,同时也出现了两次不景气。两次大繁荣给摩托车工业带来了大发展;两次不景气也成为制约摩托车工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中国摩托车出口受困,这让许多本就处于国内市场困局的摩托车企业倍感生存压力。一直以来,海外市场是国内摩托车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旦海外市场受阻,无异于断了企业的命门。在经历了2011年的海外市场大热之后,或许我们该停下来仔细思考一下“人生”了。  相似文献   

13.
倪巍 《摩托车》2009,(10):21-21
80年代初期,国内的摩托车大部分摩托车都是二冲程,四冲程的摩托车很少见,250mL排量的摩托车更是匮乏至极。1985年,中方通过仔细考察决定进口当时先进的日本川崎250B型摩托车技术,就此开启了中国摩托车史上的一个经典时代。1986年,第一台HK250B正式下线,强劲的动力、经典的外观设计,使HK250大受消费者欢迎。第一批黄河川崎HK250刚进入市场就被抢购一空,乃至后面的几批机车仍旧供不应求,价格也随之攀升。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世界500强日本铃小株式会社与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摩托车行业龙头企业大长江集团正式签约,共同投资建立常州豪爵铃木摩托车有限公司,预计总投资额约为20.8亿元人民币,其中,日本铃木株式会社持股40%,大长江集团持股60%。此前,铃木株式会社和大长江集团已有15年技术合作和5年研发合资历史,此次是在此基础上的产业合资。  相似文献   

15.
我国30余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摩托车行业取得了巨大发展,摩托车产量远超全球总产量的一半。摩托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拉动了车轮行业的迅速发展。从1999年起,我国一直保持摩托车车轮生产大国的地位。2011年,仅中汽协会摩托车分会车轮行业组成员企业总产量就超过6700万件,其中轻合金车轮产量达到5700万件,车轮生产已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保证了我国生产的车轮质优、价廉、物美,  相似文献   

16.
面对“家电下乡”,摩托车企业热情高涨,但传来“摩托车下乡”因“汽车下乡”而延后的消息时,沮丧和失望传遍了整个行业,难道“摩托车下乡”就是中国摩托车企业的那根救命稻草吗?是的,除此之外,中国摩托车企业很难看得到前路上的光明。这让我们意识到:2009年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注定在希望与失望中沉浮,2009年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或许不得不因为伤了脚而在奔跑中停下来。  相似文献   

17.
撑展 《摩托车信息》2009,(10):70-7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摩托行业3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摩托车企业逐渐成长的过程,随着重庆3大民营摩托车企业的腾飞。广东大长江等的崛起,几大摩托车企业逐鹿天下的局面已然形成。不过,在重庆市场,尽管一线品牌占据了超过50%的总量,但其铁骑过后,仍有二线的散兵游勇分享这个“战场”近一半的胜果。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技术》2010,(10):45-45
中国摩托车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跻身于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之列。但是相比国外摩托车企业,中国摩托车企业在品牌和产品整体形象、产品附加值、自主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大而不强是中国摩托车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喜发 《摩托车》2004,(5):16-17
2004年,我的工龄已满30年。30年来,我与摩托车有着不解之缘。 在童年时代,电影、小说、家乡驻军的行动中。 “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在我的童心中打上了“神秘”的烙印。我十分羡慕“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曾有过一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已悄然过去,在这一动荡不安的年度里,摩托车行业经历了出口退税、原材料和能源涨价、产品市场激烈竞争、行业管理趋严等风浪,中国摩托车企业接受了又一次洗礼。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摩企的车轮也在与时俱进。在过去的一年里,对摩托车行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一批政策法规相继出台或酝酿出台:摩托车三大板块都在大力推进本地摩托车工业的发展;骨干企业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本企业的发展计划与规划,实施了产品调整、结构调整,开展了合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