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动态     
《中国海事》2012,(11):69-69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要职责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通知。据悉,3个航海保障中心主要承担辖区范围内海事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水上安全通信等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职责。  相似文献   

2.
推进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是落实"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的重大举措,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紧紧围绕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不断推动南海海区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南海航海保障中心"飞龙"无人机飞行队现拥有7名持证驾驶员和20余架大中型无人机.  相似文献   

3.
动态     
《中国海事》2013,(1):74-74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在津挂牌运转 继东海、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运转后,2012年12月20日,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也在天津正式挂牌运转,这标志着我国航海保障体制改革全部完成,也标志着我国航海保障机构将以全新布局和阵容开始履行服务海事监管、服务航运经济、服务国防军事、维护海洋领土主权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成立后,辖区范围覆盖江苏、上海、浙江、福建三省一市的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于2012年12月7日在上海正式挂牌运行,标志着东海航海保障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海洋强国战略提升航海保障能级据了解,1980年4月,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海上干线公用航标由海军划归原交通部管理。30多年来,我国航海保障能力不断加强。沿海航标从"让航标灯  相似文献   

5.
更正     
《中国海事》2020,(5):78-78
本刊2020年第4期《中国航海保障事业管理发展变迁简史(下)》一文第78页第5段应为:2012年,交通运输部按照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方案原则,将直属海事系统所辖航标、测绘、通信等各航海保障管理机构成建制划出,分别在天津、上海、广州设立北海、东海、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分别委托天津、上海、广东海事局管理。特此更正并向读者致歉。欢迎广大读者来电来函指正!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事》2013,(6):I0029-I0031
上海、天津、广东海事局,北海、东海、南海航海保障中心: 2013年航海保障工作总体思路:贯彻落实党“十八大”提出的海洋强国战略,以“四型海事”为行业发展方略,按照部党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总体要求,尽职履责,真抓实干,  相似文献   

7.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成立后,辖区范围覆盖江苏、上海、浙江、福建三省一市的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于2012年12月7日在上海正式挂牌运行,标志着东海航海保障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海洋强国战略提升航海保障能级 据了解,1980年4月,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海上干线公用航标由海军划归原交通部管理.  相似文献   

8.
3月3日,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三沙航标处在海口正式揭牌成立。三沙航标处是由原西沙航标处、南沙航标处两个单位通过内部资源优化整合,经中编办批复同意设立,主要负责西沙、中沙、南沙海域的航标建设养护等航海保障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工作,下设永兴、永乐、永暑、渚碧、美济5个航标管理站,管辖范围覆盖西沙全域和南沙的重点岛礁。  相似文献   

9.
正1月23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在上海海图中心组织召开《中国沿海航行指南》编制项目终评会,原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李世新、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总监翁羿、人民交通出版社副社长谭鸿、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航海保障处副处长李文华、北海、东海、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南编写成员及合作单位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专家代表等  相似文献   

10.
谢薇  彭国华 《珠江水运》2013,(Z1):114-115
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海域,近1600名的精锐之师,7个航标处,6个通信中心及1个测绘中心……2012年11月26日,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正式挂牌,这意味着南海航海保障的使命有了新的担当脊梁。党的十八大吹响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号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将以党的十八大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17,(12):23-26
为提高我国航海保障能力,保障海上通道运输安全,梳理宫古海峡航海保障现状,综合考虑航海保障能力发展需求,提出宫古海峡航海保障的具体建议与对策,研究结论对提高宫古海峡水域的航海保障能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有利于加强我国海洋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2.
悦读生活     
《珠江水运》2010,(3):92-93
《航天测量船航海保障技术》 本书涵盖了航海保障必备的理论基础,凝聚了"远望"号:测量船队30年来航海保障的经验,是一本系统阐述我国远洋航天测控领域航海保障的专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全书共分7章,介绍了"远望"号航天测量船队和航海基础知识、三大洋水文气象、航海仪器、船舶定位与导航的方法、船舶值班与避碰的要求和规定、船舶操纵的基础理论和具体方法;重点介绍了航线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海上测控航海保障的特点、测量基本方法、测量工况设计、航海保障任务以及航海保障方案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3月2日下午,南海航保中心党组书记肖明同志带领中心党工部,西沙南沙航标处领导班子等到三沙市委进行走访交流,三沙市常务副市长冯文海、三沙市人大副主任李锋对肖书记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冯文海指出,自三沙建市以来,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大力支持、提供了优质的航海保障服  相似文献   

14.
<正>4月30日上午10时20分,随着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洪四雄一声令下,南海海区DSC(数字选择性呼叫)统一值守试运行正式启动。这也意味着,自该日起,南海海区的海岸电台将实现遇险信息搜集和传递工作的集中统一,水上安全值守得到有效整合,此举是历史上首次实现南海海区六个海岸电台统一值守,也是全国海事系统深化航海保障体制改革结出的第一颗硕果。仪式由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副主任王平主持。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15日,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主办、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承办的直属海事系统首届海事航保科技讲坛在上海成功举办。部海事局二级巡视员王泽龙莅临指导,部海事局航海保障管理处以及北海、东海、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有关领导出席会议。来自武汉大学、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及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的特邀专家和3个航保中心职工代表共70余人到会交流观摩。与会代表就15项研究成果进行现场汇报,展示了近年来航保科技创新成果,为促进海事航保科技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提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明确要求,结合航海保障领域航标、测绘、通信业务安全生产工作特点,通过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C)开展安全风险评价分级,构建航海保障双重预防机制,推动航海保障安全生产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提升航海保障本质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7.
坚守的承诺.春运保安全 “每逢佳节倍思亲”,新春佳节是人们最想与家人团聚、走访亲友的时刻,但是春运期间往往是海上运输较为繁忙、船员思念家人、工作量较大的时候。每到春运前夕,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通信中,心(下简称广州通信中心)均加强值守管理,妥善安排节目值班、应急保障和安全保卫工作,保障安全值守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8.
《航海》2017,(6)
正2017年11月8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举行《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捐赠办法》颁布十周年纪念活动,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航海博物馆首任馆长徐祖远,中国航海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张东苏,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航运处处长姚文华,上海市法制办公室原副主任江子浩,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洪四雄,黑龙江省航务管理局副局长薛立平,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副局长张戎,交通运输部东海  相似文献   

19.
电子航海(e-Navigation)与中国沿海航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坚 《中国海事》2008,(9):54-57
电子航海作为未来航海发展的一种趋势和对传统航海的完善,必将对世界航运、海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必将提升我国沿海航海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中,航海保障发挥着重要支持保障作用。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当前部分传统航保技术及管理在导助航和安全服务方面与新时代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航海保障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持保障力量,必须牢牢把握交通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的新定位,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发展机遇,落实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着力突破航海保障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瓶颈,找准新业态、新需求,努力推动航海保障实现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新时代航海保障服务新发展格局。通过分析我国航海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及瓶颈,对今后航海保障工作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工作举措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