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以天津某包装纸业有限公司为例,分析包装废水的水质特点及其现有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采用"气浮+MBBR+臭氧"工艺替代现有污水处理设备,进水CODCr=1 700~2 000 mg/L,处理后出水CODCr≤500 mg/L,处理效率可达80%;进水BOD5=900~1 200 mg/L,处理后出水BOD5≤300 mg/L,处理效率可达87%。处理后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12/356—2018)中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针对汽车主机厂涂装车间产生的磷化废水,采用化学沉降法去除废水中的镍离子。分别进行了pH值、凝聚剂、絮凝剂投加量以及沉降时间(系统停留时间)对镍离子去除效果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H>10.5,沉降时间>4 min,在足够的凝聚剂和适宜的絮凝剂投加量的条件下,废水中镍离子去除率在99.0%以上。将最佳工艺条件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废水处理后,出水的镍离子浓度可控制在0.05 mg/L以下,远低于1 mg/L,满足了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镍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以大流量处理微污染水为目的,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炻器管内壁负载纳米TiO2膜,以150 W低压汞灯为主要光源置于管内组成光催化反应膜管,由多根膜管组成的光催化水处理设备的总膜面积为6.13 m2,总反应容积为105.38 L,低压汞灯总功率为2 100 W.当处理量为0.5 t/h时,某印染废水、制药废水和南京秦淮河水的CODCr值分别由初始的104 mg/L,63mg/L,24 mg/L降低为37 mg/L,19 mg/L,12 mg/L,去除率分别为64.4%,70%,50%.降低处理量可提高CODCr去除率,但能耗增加.南京秦淮河水样含细菌总数4.1×106个/L,大肠菌群数1.7×104个/L,经光催化设备处理后,灭菌率为100%,日光照射10 h无细菌复活.采用1 mol/L的H2SO4溶液浸泡24 h,污染的TiO2膜光催化降解能力可以恢复到初始的95%.  相似文献   

4.
宁河县芦台桥北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1.2万m3/d,采用改良A2/O+纤维转盘滤池工艺。进水以生活污水为主,CODcr350 mg/L,BOD5150 mg/L,SS200mg/L,NH3-N30mg/L,TN40mg/L,TP4mg/L。设计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该文介绍了污水处理厂设计概况、设计思路和主要工艺的对比方案。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旅游公路服务设施污水排放特点以及单一人工湿地工艺用于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接触氧化+人工湿地"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并以采用该工艺建设的旅游公路驿站污水处理系统为例,分析了其运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处理系统接触氧化单元HRT为10h、潜流人工湿地水力负荷0.4m~3/(m~2·d),在进水COD、氨氮、总磷分别在300mg/L、50mg/L、6mg/L左右波动时,出水指标分别稳定在40mg/L、4mg/L、0.5mg/L以下,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霞  李魁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1):89-92,99,29
国内某化学工业园污水厂主要处理氯碱厂高含氯、含盐污水和化肥厂氨氮污水。二沉池出水经过生物强化技术深度处理后,出水COD平均值为46.8 mg/L,NH_3-N为1.43 mg/L,出水可稳定控制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内。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控性,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与常规生物治理技术相结合,可使得该技术在废水处理中显示出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工程实例论述“沉淀 气浮 UASB-好氧 吸附”工艺在中密度纤维板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其COD去除率在99.8%以上,操作费用2.80元/m3(废水)。处理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978-1996)二级标准,可进行回用,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沿线设施污水的水质及水量特点,提出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间歇运行的处理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日进水3次,处理水量7 L、间歇曝气时间累计6 h时,出水化学需氧量(COD)为72.04 mg/L,氨氮为6.54 mg/L,TN为16.30 mg/L;日进水6次、处理水量7 L、间歇曝气时间累计12 h,出水COD为78.02 mg/L,氨氮为6.36mg/L,TN为16.02 mg/L,出水水质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的要求,可大大减少污水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上海某已建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在新标准下出水不能稳定达标的问题,通过小试和中试研究探索合理的提标改造技术路线.小试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达到1.6 g/L时可直接将COD处理至100 mg/L以下,而臭氧投加量达到0.4g/L时,难降解COD组分即已低于100 mg/L;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出水经过混凝沉淀,进入高级氧化和生化结合的SHAS系统.在臭氧投加量为0.8 g/L的情况下,出水平均COD浓度为97.0 mg/L;垃圾渗滤液处理厂进水经过SBR+混凝沉淀+后置反硝化+SHAS流程处理之后,出水COD、NH4+-N和TN平均浓度可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排放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以SHAS高级氧化为核心的提标改造技术可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为垃圾渗滤液的达标处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天目山隧道施工废水特征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目山隧道进口段毗邻"新安江—富春江—千岛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避免隧道施工废水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和饮水安全,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废水中悬浮物(SS)和酸碱度(p H)超标,且含有重金属。部分水样中汞(Hg)和镍(Ni)超标(其中Hg的超标频次较高),其他重金属未超标,废水中出现重金属与地质有关。采用"初沉+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处理废水,初沉主要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混凝、沉淀主要去除细颗粒物和重金属。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废水各指标均满足排放要求,处理成本为0.51元/m3,经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济南某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规模为4万m3/d,二级处理采用改良Bardenpho工艺,同时通过设置多点进水、碳源多点投加,前端设置预缺氧池,增设二级缺氧/好氧可变段等措施,为污水厂提供多种工艺运行模式。运行结果表明:改良Bardenoho工艺对CODCr、NH3-N、TN、TP等污染物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4.98%、98.35%、93.95%、79.68%,出水CODCr、NH3-N、TN、TP分别为11.7、0.68、3.03、0.77 mg/L,除TP尚需通过深度处理强化去除外,其余指标均优于设计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2.
选取炉渣、铁碳基、钙基膨润土、普通膨润土、生物陶粒、火山岩、沸石、砾石等8 种填料,通过对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等温吸附试验,优选两种填料进行组合,进一步考察分析填料组合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初始TN浓度约为20mg/L,总磷浓度约为5mg/L的条件下,单一炉渣填料对TP和TN的去除率最大,分别达到29.7%和22.6%;炉渣+铁碳基组合填料对总磷、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1.8%和23.2%,出现“1+1>2”效果;填料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差,后续搭建人工湿地系统进行动态试验时,需要培养驯化功能性微生物,通过生物作用实现氨氮的去除。  相似文献   

13.
该文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对合流溢流污水高效沉淀池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由于表面负荷较大,进水水流以较快速度从进水挡板下部通过,冲击池底部污泥层,同时穿过池底部撞向池下游池壁,再在斜板下方产生回流,从而影响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因此在设计高表面负荷沉淀池时进水的布水均匀尤其重要。在给定出水SS设计标准下(60 mg/L),进水SS为500 mg/L,经CFD模型优化后的沉淀池,能将表面负荷维持在20 m3/m2.h左右范围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芬顿氧化、絮凝沉淀及芬顿-絮凝联合处理工艺对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有机物、NH3-N和TN的去除效果,并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先芬顿氧化再絮凝沉淀的芬顿-絮凝联合处理工艺对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CODCr和TOC的去除率最高。FeSO4投加量为0.015mol.L-1、[H2O2] / [FeSO4]比为1.5、PAC投加量为4mL时,CODCr、TOC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2%和90.7%。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直剪试验和直接拉拔试验对三种粘层油(乳化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和普通热沥青)进行选择研究。结果表明:25℃下乳化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以及普通热沥青作为粘层油,其最佳用量分别是0.40,0.45,0.30 kg/m~2;粘层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最佳用量不同,高温下确定的最佳用量比常温下要小。结合唐津高速公路现场抗拔试验验证,最终确定唐津高速公路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粘层油材料,其最佳用量为0.45 kg/m~2。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无机陶瓷膜超滤工艺对东风商用车公司车身厂涂装生产线脱脂工序预脱脂槽中的脱脂清洗液进行了小试和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无机陶瓷膜对脱脂液进行处理回用,可以长时间控制脱脂液中油污浓度保持在250mg/L以下的水平,回用的透过液对工件脱脂效果与回用前没有明显差别。采用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对脱脂液进行处理回用是较好的一种清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南通市某工业园区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需求,以Fe OOH为主的铁基催化剂搭建了一套处理规模为20 m3/d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中试装置,优化了系统运行参数,考察了中试装置长期运行过程中的有机物处理效果、投资和运行成本,并与均相臭氧催化氧化中试装置和三相催化氧化中试装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在臭氧浓度200 mg/L、臭氧投加气量2 L/min、催化反应时间30 min时实现了57.6%±7.3%的COD去除率,优于均相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和三相催化氧化系统,且其占地面积小,去除单位COD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为16.7元/kg COD,仅为均相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和三相催化氧化系统的70%左右,综合处理效能更高,具备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