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6603型潜艇的建造 1953年6月4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供应海军装备及军舰制造方面对中国给予技术援助的协定》(简称“六四协定”)。1954年7月,第一机械工业部确定江南厂建造常规潜艇,代号6603(以下简称“03”),前3艘艇体由苏联提供半成品,在中国组装。江南厂在接收任务后,立即全面布置,并派出25人赴苏联实习“03”艇的建造。  相似文献   

2.
剖析了生产模式的内在要素及其对潜艇生产进步的影响,并以多维变量的形式论述了总体建造,总段建造和模块化建造等潜艇生产模式,引用潜艇模块化设计的概念延伸至生产领域,以此建立了完整的潜艇模块化生产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潜艇生产模式的步骤。  相似文献   

3.
随着1935年帝国海军开始重建,纳粹德国便加紧研制和建造新型潜艇,诞生了令世人恐惧的U型潜艇。1940年秋,潜艇部队司令卡尔·邓尼茨开始实施“群狼战术”后,U型潜艇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阶段,当时其型号之多、数量之大、技术之先进,均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战后各国常规潜艇的发展提供了经典范本。  相似文献   

4.
李振冲  韩庆等 《航海》1997,(4):18-19
U212型潜艇是德国在U209型潜艇问世后,并在世界军火市场畅销时即开始论证、设计和生产的新一代常规动力型潜艇。针对当前反潜兵力、兵器的发展及今后潜艇所担负的任务而设计,U212型潜艇的设计论证指标是:“先敌发现并判明目标”,“在敌未意识到攻击的距离上发起攻击”。为满足上述要求,采取了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海军建设上,向来有潜艇与航母之争,至今仍无定论。不过从我国海军所面对的海洋地理态势和可能的作战对手特点看,重点发展潜艇战力,无疑是一项较适宜的选择,航空母舰则是好看但却昂贵的东西。在我国海军潜艇中,核潜艇风头最劲,但因数量有限,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是常规动力潜艇。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已先后研制生产过五种常规动力潜艇,建造总数超过一百三十艘。在我国海军武库中,论吨位、论数量,至今没有任何其他类型舰艇的建造和装备规模超过常规潜艇。可以说,常规潜艇部队一直是我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90年代之后,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宋”级常规潜艇开始装备部队,向俄罗斯采购的“基洛”级常规潜艇也进入现役。随着新一代潜艇的陆续服役,我国常规潜艇的战力必将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拟对我国常规潜艇发展历程加以回顾。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国外潜艇研制技术的发展,概要地介绍了潜艇实施总段模块化建造的基本条件,及有关制造技术在发展舰船生产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瑞典设计、澳大利亚潜艇公司建造的3000t“科林斯”级潜艇开创了澳大利亚造船史的先河,成为该国海军造船工业及能力的一座里程牌,它一举改变了长期以来在舰艇技术上依赖英美两国的历史。“科林斯”级潜艇尽管在设计上很先进,但在其首制舰服役后。陆续发现了一些设计缺陷和技术问题。目前,澳大利亚正通过国际合作,对潜艇作战系统进行升级。此前。该级潜艇实施了扩展项目,产生了有效的成果。并进一步提出了中等寿命的作战系统计划来替代计划中的涉海1439项目,以建立一项长期计划来促进潜艇作战系统及其他系统的升级换代。国防科学技术组织还采用虚拟技术对潜艇改进项目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冯玉成 《航海》2006,(1):26-27
1956年1月10日,毛泽东主席来到上海江南造船厂,视察了建造中的我国引进图纸、配件、自己装配制造的一艘03型鱼雷潜艇031艇(1966年,该艇被海军授予荣誉舷号56-110,以纪念毛主席视察建造中的潜艇)。不久,接艇部队组建,我是成员之一,任舰务军士长。艇长是李国安同志。能成为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潜艇的舰员,从青岛潜艇基地来到上海江南造船厂接艇,我们都觉得非常光荣。  相似文献   

9.
陈安刚 《航海》2006,(1):40-42
日本是一个传统的潜艇技术国家,也可说是当今世界的潜艇大国之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日本就曾建造过60艘潜艇,其中包括具有“潜水航母”之称的伊-400级潜艇。该级潜艇长120米,水下排水量达6560吨,可运载3架折叠式轰炸机。二战期间,伊-400级潜艇使用“晴岚”艇载机袭击过美国本土。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可靠性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潜艇建造的生产特点,建立了潜艇建造生产过程质量评价的指标参数体系,分析了潜艇建造生产过程中质量评价指标的表达形式以及控制功能,提供了典型指标的算例结果,并说明了指标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法国舰艇建造局(DCN)是法国海军船舶的“摇篮”,也是国际驰名的舰艇设计商,其研制的“桂树神”级,“阿戈斯塔”级和“鲉鱼”级常规潜艇畅销欧、亚、非及南美洲多个国家的海军。为推动中小国家海军实现发展潜艇部队的愿望及满足部分国家海军濒海、特种作战等需求,进入21世纪后,法国舰艇建筑局已经先后推出了面向国际市场的SMX-21型双体潜艇,SMX-22型三体组合潜艇和SMX-23型低成本濒海战潜艇。SMX-21/22/23系列新型常规潜艇突破了传统的潜艇设计理念,处处体现着独树一帜的设计特征。尽管新颖别致,然而它们能否获得外国海军的青睐,是否代表了常规潜艇发展的一种趋势,都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2.
1959年2月4日,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正式签订了《关于中国海军制造舰艇方面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援助的协定》,简称《二四协定》。苏联将其在1957年设计,正在建造、尚未服役的最新629型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转让给中国制造(仿制代号6631型,以下简称“31”)。全部设计图纸资料和主要材料、设备均由苏方提供,苏方派出技术专家来华指导建造工作。1959年5月至1961年12月,“31”艇的技7阿口施工溺十资料共13批分别发来中国:1959年7月,苏方专家组来华。  相似文献   

13.
1925年当苏联政府作出建造国产潜艇的决定时,在国内造船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包括政府部分官员)认为,由于历史原因,在国内已失去了很多最富有经验的船舶设计、制造专家,因此在设计、建造潜艇过程中必定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他们建议购买国外潜艇,进行仿制。然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愿意为布尔什维克国家提供先进的现代潜艇吗?正当有关专家坐立不安、不知所措的时候、海军部门提醒了他们:科波尔湾海底正“沉睡”着一艘英国1918年建造的“L-55”号潜艇,  相似文献   

14.
旅游观光潜艇作为现代潜艇的一个分支,与现代潜艇既有共同的技术基础,同时又有侧重,有专门的使用技术要求和设计规范。由于它以乘坐游客为主,故对该类潜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的潜艇研究、设计、试验、建造技术先进、工艺成热、力量雄厚,从常规潜艇起步,到研制成功核潜艇和其他类型的潜艇,积累了几十年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军转民”朝实用化、普及  相似文献   

15.
潜艇的集成控制系统和自动化系统对当今海军舰艇的建造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通过减少人员配置节约成本的方法,而且还是一种提供能力更强、更灵活、更有效作战平台的手段。澳大利亚海军的“科林斯”级潜艇是现今在役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潜艇之一,该艇的控制系统是一种对所有平台系统进行操纵控制、管理和监视的集成系统。以“科林斯”级潜艇的经验为基础,描述目标潜艇自动化和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展望了这些系统的下一代对未来潜艇的影响。对使用市购品技术、全艇网络及与指挥控制系统的进一步集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法国DCN领导的潜艇工业以及其合作伙伴西班牙Izar公司正在为巴基斯坦、智利和法国海军建造的项目是一个里程碑。未来与马来西亚、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出口合同正在酝酿中。DCN与其主要系统和电子合作伙伴泰利斯公司的长期合作也已准备好。巴基斯坦定购了3艘“阿戈斯塔”90B潜艇,智利订购了2艘“鲉鱼”潜艇,这是DCN在潜艇出口市场上最近的订单——但这还不足以动摇德国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DCN计划在今后通过开发先进工艺和为法国核潜艇开发先进技术项目,并提高整体水平和车间工作效率,在两年内达到能与对手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17.
2013年的日本,似乎把太多精力花在军备及与邻国的军事摩擦上。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逐渐挣脱“武器出口三原则”限制的日本正谋求向盟友澳大利亚输出潜艇建造技术,这一举动竟然引起台湾当局的“非分之想”。由于美方答应售台的8艘潜艇迟迟没有下文,以至于台湾方面在非正式场合向日本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探询引进日本潜艇技术的可能性。其实,台湾向日本寻求潜艇帮助并非头一回,早在1955年就有日本旧军队将领向台湾推荐二战期间研制的特种潜艇,之后台日之间有过多轮接触,虽然没有成功,但其中留下的故事仍让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8.
林妙法 《中国修船》2006,19(5):31-31
一艘国产退役的中型潜艇,将于2007年初在上海青少年校外营地——“东方绿舟”的国防教育园区展出。这艘常规动力鱼雷潜艇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第一代潜艇,是海军赠送给上海青少年供参观和进行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贵重礼物。海军4805厂与。东方绿舟’特意在7月12日即中国。航海日。签订拆装工程合同。上海警备区、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鉴于盟军运输舰艇在大洋上被德军潜艇累累击沉,美国海军决定用潜艇从水下运送兵力和物资,于1944年将一艘老式作战艇改装成水下运输潜艇,取名为“海狮”号,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运输潜艇。 由于水下运输潜艇活动隐蔽,有攻其不备、出奇制胜之效,且水下运输不受气象和水文等条件的影响,在登陆作战中能够增加登陆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水下运输潜艇出现之后,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958年,美国正式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水下运输潜艇“灰鲸”号。“灰鲸”号在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上拥有潜艇的国家已有40多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世界上拥有潜艇的国家还只有几个,而在40多年的时间里,潜艇已被认为一个国家的标准海军装备。中小国家拥有潜艇,是自二战之后美国、英国和苏联将其常规潜艇或借或出售给那些国家而开始的,但是,近年来这些中小国家也在建造新潜艇以代替那些过时的潜艇,而战后建造的那些潜也得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了。这种形势,对以德国为首的那些建造潜艇的国家来说无疑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