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豆力  雍文亮  居刚  李海波 《北京汽车》2013,(2):29-32,40
车辆悬架系统的阻尼决定车辆悬架的特性,对车辆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设计车辆的最佳减振器,利用悬架系统的最佳阻尼比,分析前后悬架系统减振器最佳阻尼系数,建立减振器最佳速度特性数学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模块建立了重型牵引车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整车平顺性仿真分析和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匹配结果表明,对该悬架系统,减振器所做的匹配设计是正确有效的,改善了悬架系统的运动特性和整车平顺性。  相似文献   

2.
轮边电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一种重要驱动形式。安装横向稳定杆可在不改变垂向刚度的前提下提高车辆侧向刚度,从而在保证行驶平顺性的同时改善行驶稳定性。由于单斜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与传统悬架形式存在区别,因此需要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推导公式和建模仿真。以电动汽车整车平台为研究对象,根据车辆实际结构和空间布置的需求,确定稳定杆的结构参数,以此提出不同刚度的横向稳定杆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对各个方案进行建模仿真,从时域角度和频域角度分析整车系统对方向盘转角的阶跃响应特性。研究方法对于其它形式(如麦弗逊悬架、双横臂悬架等)的轮边电驱动系统横向稳定杆的设计匹配亦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模拟随机输入路面谱激励室内台架试验的方法,对装有新型橡胶弹簧悬架系统的某型号铰接式自卸车进行台架试验研究,以评价橡胶弹簧悬架系统的减振性能和整车行驶平顺性。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橡胶弹簧悬架系统某些参数匹配不合理导致该车行驶平顺性很不理想,通过优化悬架及座椅的刚度和阻尼参数,可提高整车行驶平顺性,并给出了座椅弹簧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某乘用车前期平顺性目标设定与分解,详细地介绍了其平顺性调校的方法和过程,运用主观评价手段对车辆的平顺性进行了调校,并对调校前后的参数指标建立了动力学虚拟样机。利用仿真方法展开定性验证,结果表明车辆平顺性在调校后满足前期平顺性目标,为底盘调校及悬架设计提供了较好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某一轻型商用车进行道路振动试验,发现该车辆在空载工况下的后悬架平均隔振率仅为65%,衰减振动能力一般。而且,当车辆过坑、过坎时,后轮存在明显的跳动现象,严重影响了乘坐舒适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章综合运用了匹配设计、仿真与试验的方法,对钢板弹簧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不牺牲整车姿态、操稳性能与可靠性能的前提下,板簧结构优化方案明显提升了悬架的隔振性能与整车的平顺性能。  相似文献   

6.
1前言 舒适性与安全性足客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悬架对整车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在悬架的设计中考虑整车的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对于提高整车设计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9m客车前后板簧恳架的设计过程,说明客车设计过程中对板簧刚度、减震器参数以及整车侧倾角刚度的计算校核. 2悬架的布置形式 前后悬架均采用少片钢板弹簧,前悬架3片,后悬架4片,前后悬架均匹配减震器,前悬架加装稳定杆.  相似文献   

7.
操稳性和平顺性是评价汽车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分析研究表明,操稳性主要源于悬架对车身扰动的响应,响应越小,操稳性越好;平顺性主要源于悬架对路面激励的响应,响应越充分,平顺性越好。传统的单弹簧悬架对扰动和激励只能进行单一响应,无法同时提高车辆的操稳性和平顺性;新型双弹簧悬架对扰动采用不响应的设计,对激励进行充分响应的同时还可以保持底盘的平衡,其操稳性和平顺性远超过传统单弹簧悬架。本文结合双弹簧悬架的耦合振动进行分析,在提高车辆操稳性的同时,找到提高平顺性的参数范围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汽车复杂工况行驶对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的综合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顶层设计的转向与悬架底盘子系统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在底盘系统的顶层框架设计与协同机制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综合性能控制分配模型,设计了启发式协商算法;接着以某车多体动力学模型为例进行了脉冲路面上角阶跃转向输入复合工况的SIMPACK/Matlab联合仿真,最后进行整车道路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顶层设计的协同控制策略是可行、有效的,综合改善了车辆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车辆的平顺性和道路友好性是反应车辆悬架性能的2个重要指标。为改善重载汽车在道路行驶中的友好性,基于7自由度重载汽车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运动方程,设计了半主动悬架最优控制器,考虑路面不平度的随机激励,以车辆平顺性和道路友好性为控制目标,提出了车辆悬架的最优半主动控制策略,并且给出了详尽的推导过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在C级路面时,车身和驾驶室垂向加速度有效均方根值分别减少了3.42%和46.4%,轮胎对路面的破坏减少了2.10%;半主动控制悬架有效地保证了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同时可减小车辆对路面的冲击作用,改善了车辆的悬架性能。  相似文献   

10.
邱泉 《汽车电器》2022,(12):29-32
针对空气悬架系统中车高与阻尼难以协同的问题,基于整车的悬架力和智能体理论,设计一种空气悬架车高与阻尼的协同控制方法,以实现整车悬架力的有效分配。基于Simulink仿真,来验证所提出的空气悬架车高与阻尼协同控制方法,证明其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高机动性车辆越野平顺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独立悬架的8×8重型车辆,建立了多轴车辆的平顺性模型,提出了车辆通过随机路面和半圆障碍时动力学响应的分析和评价方法.探讨了越野平顺性与机动性的关系,并结合某具体车型研究了车辆结构参数对整车越野平顺性及机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研究商用汽车悬架侧倾角刚度的理论计算与设计匹配方法。详细介绍确定商用车各类型悬架侧倾中心的方法,分析侧倾力矩的构成与侧倾角刚度的计算方法;讨论侧倾角刚度与平顺性、操稳性的关系,并重点分析前后悬架侧倾刚度分配对转向不足的影响,提出商用车前后轴侧倾角刚度分配比例的建议。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商用汽车悬架的优化设计,提升车辆行驶性能。  相似文献   

13.
过硬的横向稳定杆会限制车辆的越野能力,因此某些车型为了保障越野能力而选用较软的横向稳定杆,便导致了越野车侧倾刚度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套可取代横向稳定杆的车身稳定系统,用于在不影响车辆越野性能的同时增加车辆的侧倾刚度。通过建立整车及液压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数值运算仿真,以求得能和整车匹配的车身稳定系统的关键参数。然后根据该车的底盘结构对系统进行结构设计,并开发出了原型样机进行装车试验。通过对原装越野车和改装越野车进行悬架性能试验、蛇行试验和平顺性试验,并对结果作对比分析,验证了车身稳定系统可以大幅度提高车辆动态侧倾刚度,改善其操纵稳定性且并不影响平顺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某重型工地自卸车的平顺性问题,通过与竞品平顺性主客观对标试验找出影响平顺性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与试验对标,搭建高精度的Adams整车多体动力学平顺性分析模型,对主要影响平顺性问题的底盘悬架和驾驶室悬置进行优化并提出优化方案,优化方案经过实车验证,整车平顺性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5.
悬架是车辆底盘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对车辆平顺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传统的被动悬架无法根据车辆运行工况调整自身阻尼,减振效果有限,半主动悬架能够根据不同的运行工况实时调整自身阻尼,能够有效提升车辆平顺性。文章通过TruckSim和MATLAB/Simulink建立基于天棚控制策略的某重型商用车半主动悬架仿真模型和传统被动悬架仿真模型,并对两种悬架的减振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被动悬架,基于天棚控制策略的半主动悬架能够有效提升车辆平顺性,其中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22.9%,悬架动挠度均方根值降低15.1%,轮胎动载荷均方根值降低9.8%。  相似文献   

16.
平台是指在开发新车型时使用形同或者近似的底盘系统,同一平台下可以衍生出多种风格迥异的车型来满足用户的要求,底盘系统中的悬架系统是汽车底盘开发的重中之重,悬架系统主要影响整车的操稳性能、平顺性及承载性能。通过ADMAS建模、ADMAS仿真完成在商用MPV上开发家用型MPV的整个匹配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城市居民个性化电动车辆的行驶机动性,并有效减小其驻车占地面积,研制了一种轴距可变的微型电动概念车。首先,基于整车设计目标,研究了轴距可变微型电动车整车构型;进而,为提高行驶机动性和系统集成度,提出一体化线控独立转向-悬架导向机构、基于梯形丝杠和连杆机构组合的底盘变轴距机构,并通过结构设计和运动学分析,确认其预期效果;最后,利用Car Sim软件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底盘折叠和展开状态下的制动性能、行驶平顺性和双移线性状,以评估整车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运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某款轻型客车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模型,设计试制了一款磁流变阻尼器,作为该客车的减振器并通过试验建立其数学模型.以整车操纵稳定性及行驶平顺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PID神经网络的协调控制策略,实现了汽车半主动悬架与转向系统之间的良好匹配和协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在有效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的同时兼顾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19.
汽车操纵稳定性被人们称为“高速车辆的生命线”,随着社会的发展,路面条件逐渐改善,汽车设计最高车速逐渐提高,操纵稳定性日益受到重视,称为汽车主要性能之一。悬架系统为操纵稳定性基础,为更加充分了解悬架系统基础性能,运动学特性和平顺性特性(KC)试验必不可少,运动学特性和平顺性特性试验测试能力的建立可以提升底盘开发能力,运动学特性和平顺性特性客观数据结合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仿真结果对比验证,可以提前发现底盘悬架缺陷及风险点,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文章主要介绍KC试验过程、试验工况、试验曲线及曲线代表的含义,为后续操稳调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与方法,以车辆悬架系偏频特性及其相关参数为分析变量,依据平顺性要求对前后悬架的匹配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建立适用于车辆行驶中与平顺性相关的基本分析模型,模型中以垂向振动频率和俯仰振动频率为评价指标。分析中将车身视为缸体,针对空载、满载等工况、分析不同条件时匹配的条件以及匹配参数的大致范围。依据所建模型与相关分析,对某款国产车辆的前后悬架系的偏频进行分析优化匹配。优化结果和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了所用方法与结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