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该文利用Superpave旋转压实成形机和马歇尔自动击实仪对具有相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成形,通过对比两种试件的体积特性来初步分析两种成形方法的差异。研究发现,125次旋转压实成形的试件与75次马歇尔击实成形试件的体积特性差异受细料品质影响很大,研究认为,马歇尔击实和旋转压实成形有着本质的区别,针对马歇尔击实次数建立等效的旋转压实次数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2.
以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和SUP-13混合料为基础,4%空隙率为设计体积指标,确定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击实温度,并对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动稳定度和低温弯曲性能进行检验,利用Superpave旋转压实曲线分析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于21℃的情况下,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差异较小,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可用于沥青路面温拌施工。  相似文献   

3.
马歇尔和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法都是主要基于体积参数,但是这两种方法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均很大程度上受试验室压实方法的影响,该文主要评价压实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方法包括马歇尔和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法(两种试件尺寸)、法国旋转剪切压实机(PCG)压实法以及LCPC法国碾压机碾压法。对压实方法、试件尺寸和旋转压实次数对空隙率和最佳沥青用量、力学性能、永久变形和疲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在中、重交通下,对于公称最大粒径≤12.5 mm的沥青混合料,推荐采用直径100 mm的SGC试件;如果旋转压实次数小于该文采用的100次,则建议采用直径150 mm的SGC试件。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苏州高速公路重载交通的现状,参照国内外对于标准轴载的规定和交通量等级的划分,对重载和超载进行了界定;以此为基础对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包括材料的选择,采用马氏方法和SHRP方法的技术标准;不同马氏击实次数的影响;旋转压实次数对混合料的影响,旋转压力对沥青最佳用量的影响,旋转压实和马氏击实比较。研究成果可供有关单位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鉴于国内外对开级配沥青磨耗层混合料(OGFC)施工工艺的差异,从室内成型试件所需的击实功着手,采用马歇尔击实和旋转成型方法,对最大粒径13 mm的OGFC材料设计时的马歇尔击实次数展开研究.与马氏成型方法相比,旋转65次得到的试件空隙率与马氏击实50次的试件空隙率相近,旋转100次的试件空隙率与马氏击实65次的试件空隙率相近.对比美国FHWA要求的旋转压实次数,建议OGFC材料设计时,标准的马氏击实次数应提高至65次,以适应我国的较重轴载,确保OGFC真正达到骨架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高飞 《华东公路》2005,(2):57-60
通过对安徽省高速公路超级路面(Superpave)的试验研究和实际施工铺筑,总结了Superpave路面的关键技术和试验路的经验,这对符合安徽省下一步Superpave建设和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设计提供新思路,对提高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品质,延长现代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具有指导和现实意义;同时结合Superpave混合料方法的核心———旋转压实(SGC),分析了旋转压实原理和影响旋转压实的非材料因素。  相似文献   

7.
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歇尔击实试验和旋转压实试验,研究不同压实方式对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以AC-13F为例,分析了成型方式和压实次数对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影响,并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旋转压实法成型的试件密度大于击实法;在压实次数为50次时,试件体积参数对成型方法和沥青混合料类型均不敏感等,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对比参数.  相似文献   

8.
采用美国Superpave中SGC旋转压实方法和传统的马歇尔击实方法对AC、SM A、OGFC等3种不同级配进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结果表明:用SGC确定的3种不同级配最佳沥青用量都显著低于马歇尔方法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但降低幅度各不相同。其主要是由于采用SGC旋转压实100次成型混合料试件时,其压实功远大于马歇尔方法的双面击实50次或75次。因此建议用SGC方法进行不同级配的混合料设计时应适当减少旋转压实次数,以适应我国实际的施工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不同成型方法对马歇尔试验的影响,根据配合比设计,分别采用马歇尔击实与旋转压实(SGC)成型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结果表明,在马歇尔击实试验中,提高击实次数对提高混合料浸水稳定度有一定的作用;随着SGC次数的增加,混合料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变化不大;SGC方法的稳定度与残余稳定度比击实方法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0.
压实是影响SAC25沥青混合料结构形成和使用性能的关键环节,为了更好地指导设计和施工,采用3种压实试验方法——标准马歇尔击实、大型马歇尔击实法和SGC旋转压实研究SAC2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和压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型马歇尔击实法和SGC旋转压实法成型的SAC25沥青混合料密度与现场钻芯试件的密度接近,是成型SAC25沥青混合料的合适方法,其成型密度平均是标准马歇尔密度的1.02~1.03倍;旋转压实试验的密度曲线能够较好地反映SAC2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与车辙试验结果的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对福建省公路部门生产的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矿料烘干筒,从结构形式、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对成品料质量的影响方面与传统的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福建产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是适应中国国情、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设备.  相似文献   

12.
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华鑫  胡长顺  张争奇 《公路》2003,(6):143-147
纤维沥青混合料由于其优良的技术性能与价格优势和施工技术简单的特点,目前已得到广泛重视,但其性能优势要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体现,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其中关键技术之一。结合纤维沥青混合料自身的特点,以方便易操作为原则,提出了纤维的选择原则及以马歇尔试验为基础的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结合TLA改性沥青在石家庄一黄骅黄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情况,运用GTM法对TL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研究。实践表明,该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强的抗车撤能力,渗水系数非常小,抵抗水损害能力较好,路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uperpave旋转压实仪SGC提供的密实曲线反映了混合料的内在机构特征。借助混合料压实特性的4个参数即压实能量指数CEI,密实能量指数TDI,Ni至Ndes间的斜率k1,Ndes至Nmax间的斜率k2评价沥青混合料在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压实和密实趋势,分析材料组成(级配,沥青用量)对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uperpave的级配难以压实,但在最佳油石比下其施工阶段的压实性能得到改善,而在使用阶段的抗车辙能力仍很大。  相似文献   

15.
0引言 近年来,泡沫沥青作为稳定剂和再生剂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层稳定和冷再生技术,而且由于泡沫沥青施工和易性良好、性能可靠,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甚至已经应用到目前备受关注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布敦岩沥青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布敦岩沥青抗滑表层路面的施工经验,论述了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要点,可作为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疲劳性能试验全面研究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发现:纤维和沥青的粘附性很好,掺纤维后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但应注意控制混合料的空隙率;纤维使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增强,动稳定度明显提高;建议在车辙试验采用动稳定度为指标时,剔除部分虚假试验结果,正确评价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同时,验证了纤维对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和疲劳寿命都有提高作用,而且聚合物纤维对混合料各方面性能改善作用都较明显,木质素纤维对混合料水稳性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前进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时,多数单位均按照现行技术规范[1]的要求,对所拟定的几家集料供应场所提供的集料样品进行物理力学指标的测定,从而择优确定集料。研究发现,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集料,其在沥青混合料中所表现出的性能,并不完全与其物理力学指标成正比关系,因此在进行集料的选取时,不能仅参考集料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确定。最终集料的选取与否还是应当取决于其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20.
章力 《上海公路》2011,(3):46-49
水泥乳化沥青材料是一种介于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之间的新型材料.以上海市蒸俞公路水泥乳化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工程为例,介绍了水泥乳化沥青技术的设计及施工工艺。室内试验及试验路功能检测表明,该新技术是一种修复破损路面效果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