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针对我国西北城镇绿色交通评价缺少系统理论支持的现状,提出了物元分析评价模型。首先,阐述了我国西北城镇绿色交通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西北城镇绿色交通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其次,确立了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物元分析的原理,构建了我国西北城镇绿色交通系统物元分析模型;最后,对我国西北城镇绿色交通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等级划分,并以兰州市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绿色交通实施效果等级为有序级,兰州市绿色交通系统的环境影响、资源节约等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
喻冰  潘帅  袁舜  田志强  袁霞 《公路》2022,67(2):187-194
随着交通和旅游融合发展,景观道路美学价值评价逐渐成为影响道路建设的重要指标.研究景观道路美学价值,使用目标分解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选择,建立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子指标层的递阶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AHP法和多级模糊数学法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景观道路美学价值模糊层次评价模型;最后,以甘肃省陇南市康县望关...  相似文献   

3.
交通信息化发展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出发,对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根据交通信息化发展评价的内容和特点,从交通信息化组织建设、交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效益指数、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化基础设施5个方面建立了交通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标,采用模糊识别方法和诺兰阶段模型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很好地反映交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诺兰阶段模型能准确地衡量信息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ITS技术的进步.借助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来缓解交通拥挤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已成必然。然而,ATMS运行的成败,最终还要取决于操作人员与系统中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的交互作用。章首次提出人的因素与ATMS融合设计的思想,并以上海市延安路高架道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CCTV系统和交通信息系统为例,阐述了在ATMS的软件设计中应用人因工程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何帆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7):282-283,23
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低碳交通的重要策略之一。慢行交通使用者对于慢行交通系统具有安全性、舒适性、通达性的要求,提出了基于以上三个评价指标的慢行交通系统基础设施的评价方法及模型,推荐采用用户打分和专家评价的方式,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分层加权的方式得到慢行交通系统用户满意度。并对道路基础设施的设计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和验证是制约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1个重要因素。针对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验证的需求,应用大数据理论和方法,提出了1个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交通在线实验环境,论述了其主要需求和特点,给出了其功能框架和物理框架,并采用当前主流的 Hadoop开源框架,基于 HDFS数据存储和MapReduce数据并行处理机制建立了该实验环境的软件实施框架。利用该实验环境可定制并创建面向用户的城市智能交通业务分析虚拟实验室,实现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的快速开发和验证,有助于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和建设。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协同效果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交通控制与诱导协同的内容和特点,从交通通行能力改善,交通安全改善,提高交通网络负荷均衡性,降低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等4个方面建立了协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以及基于单纯矩阵法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给出了综合评价模型;利用Paramics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数据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此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科学有效,交通控制与诱导协同后,对交通系统综合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实现基础设施的数字化,需要融合多种数据源,比如BIM模型、GIS信息、图纸、测控信息、施工过程信息、资产管理信息等等。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既有相关研究多注重于平台的宏观组成和数据分析,尚未成型针对于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架构的研究。为了解决交通基础设施架构不明确的问题,在智能制造领域提出"数字孪生"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的基本概念及其应该包含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出了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的基本架构体系—"容器+服务"体系。该体系具有数据存储量大、存储效率高、零配置、部署快捷简便、结构简洁和运行环境稳定等特点。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给出了"容器"的选择和实现方式,对"服务"中的关键内容"语义定义"进行了规范化梳理,总结出一个构件的数字孪生应该包含的信息,然后分别将"容器"和"服务"实例化。在此基础架构上,开发了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平台,结合BIM模型、GIS数据、老路以及被交路的航拍数据等多源数据信息,为施工管理的高效、准确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即实现了多源数据的有效融合。研究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多源数据融合的平台架构层次清晰、计算效率高且运行稳定,为数字公路、智慧公路等提供了一种基础设施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交通信息物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发展提供参考,针对传统交通系统因缺乏广泛的互联互通互操作而尚未实现充分的协调与优化问题,考虑信息物理系统(CPS)是通过集成计算、通信及控制技术将信息基元与物理元素融为一体,并基于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反馈,以实现对物理系统的精确认知和有效控制的特点,将CPS概念引入交通系统,对交通信息物理系统(T-CPS)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ITS与CPS的现状,并结合交通系统的特点,构建了T-CPS基本架构,诠释了T-CPS各层次的功能及特点,并对T-CPS和ITS进行比较,讨论了T-CPS的若干关键技术,同时给出T-CPS的实施思路与应用展望.研究结果表明:T-CPS的研究正符合交通物理对象及环境与交通信息空间深度融合的需要,将为下一代ITS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对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集成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面向需求的信息集成模式.这种模式下,需要对智能交通系统现有资源和信息集成需求进行分析,以便制定合理的智能交通信息集成策略.选择信息集成矩阵分析方法来制定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集成策略, 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这种方法充分考虑了系统与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完全能够满足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集成策略制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可预见的网上攻击和安全问题会越来越多。文章介绍了信息网络所面临的安全威胁的几个方面,提出了构建一个安全的信息网络的策略、方法,可相对减少网络安全威胁,提高网络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郝飞  孙全胜  周晓杰 《隧道建设》2012,32(2):175-179,187
在软土隧道的施工工程中,隧道的收敛变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很多,为了能够合理地模拟隧道施工后的收敛变形,指导隧道的安全施工,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以时间和里程2个方面为出发点,对软土隧道的收敛变形进行预测。以哈尔滨市保健路打通工程为实例,证明了利用BP网络的预测结果能够很好地指导软土隧道的施工,精度更准确,对实际工程有更好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刻画了空车配货信息服务网络运行机制,构造了一个网络规模经济模型,并就模型与现实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公路网规模逐步延伸庞大,公众跨区域出行和物资流动迅猛发展、交通突发事件呈现递增现象,建设公路网管理、应急处置和信息服务系统为必然趋势。分析了公路网日常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出行信息服务及基础数据支撑的系统功能需求,以省域公路网为研究对象,基于逻辑框架方法,设计了融合日常监控、突发事件预警监测、资源调配与指挥、多方信息联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集成平台系统方案,并给出了突发交通应急事件处置流程。研究表明,所构建系统能够掌握实时全面交通信息,实现全路网的协调管理,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城市交通规划中基础数据匮乏、数据共享性差的问题,研究多城市、多平台交通信息网络结构的管理机制与总体框架。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解析区域性城市交通系统同区域内各城市社会经济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研究多城市、多平台交通信息共享机制与管理模式,提出了信息共享的3种模式:主动信息共享、政府行为型模式和商业模式;面向区域性交通规划与管理信息服务,构建了由网络状中心构成的多城市、多平台交通信息网络的总体框架,研究了平台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结合目前高速公路信息宽带网络的建设,对中心(可兼总中心)、分中心、收费站三级管理体制的宽带网络结构及其实现方案,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货运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大型系统,文章探讨了区域货运网络的建设和区域货运网络信息服务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章针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介绍了提高网络安全性的主要策略和措施,结合一个网络建设的实例,具体介绍了在政府信息网络安全设计中的技术方案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交通信息多变性、分散性等特点,提出把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通信协议及软件流程,并对系统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强,准确性更高,可满足交通信息实时采集、处理和远程监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数字视频信息管理系统在高速公路监控联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数字视频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设计方案说明,以及数字视频信息管理系统在浙江省高速公路监控联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