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吕梁地区高填方路基施工,论述了根据地基湿陷性的程度和地形状况及施工条件,提高湿陷性黄土地段路基整体稳定性采取的工程措施,为同类路基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遇水后,在自重和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其结构很快破坏,发生大量而剧烈的变形.强度也随之迅速降低,产生湿陷性。对于存在于天然地基上的路基,施工时应对其加以处理,消除或减少其湿陷性。汾柳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采用重锤夯实法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基基盘进行处理,实践证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湿陷性黄土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随着交通的发展,在该类地基上修建路基越来越多。如何处治好湿陷性黄土地基,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是交通建设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结合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段路基施工处治的成功实践,详细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基段路基施工处治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中,如果地基处理不当会发生较大的沉降,引起路基失稳,缩短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所以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就成为在这种地质条件下路基施工的关键。以土木至胶泥湾高速公路L10合同段为例,简单阐述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山西省山阴至平鲁(晋蒙界)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湿陷性黄土)填方路段,阐述强夯法对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密加固的效果。并从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具体流程、施工过程检测等几方面分析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要点,以保证强夯法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6.
阜新~朝阳高速公路修建在辽宁省湿陷性黄土地区,结合朝阳地区的湿陷性黄土特点及施工经验,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设计及施工方面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灰土挤密桩处理黄土湿陷性在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灰土挤密桩对处于湿陷性黄土地段的高速公路路基地基进行处理,具有处置深度大、施工简易和对周边既有建筑影响小的特点。对于高速公路中处于厚层湿陷性黄土地段的桥头过渡段路基和高挡墙路基等对地基有特殊要求的路基基底湿陷性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从灰土挤密桩处理黄土湿陷性的原理分析、设计计算、施工工艺以及工程实例4方面对灰土挤密桩处理黄土湿陷性在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中的应用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黄土是属于比较特殊的粘性土,这种粘性土具有比较多的孔隙,透水性比较差,这就决定了在选择公路填筑路基时,不选用黄土这一类的填筑材料。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却常常碰到湿陷性黄土,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公路工程路基。因此,掌握该条件下的公路路基施工要点也就十分必要。分析湿陷性黄土条件下的公路路基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使用强夯法对我国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加固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湿陷性黄土路基基底在受到水份侵蚀或外力作用时易产生变形的特点,选择湿陷性等级较低的路段,分别采用加冲击碾压和重锤夯实的施工方法进行深层处理,从施工技术方法、注意事项路段选择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表明:该技术在特殊路基基底施工处理方面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强夯技术在刘白高速公路的设计及施工中的应用表明,在黄土地区,强夯对湿陷性黄土的压实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振动压实是道路工程常用的压实方式,但室内试验依然采用击实法确定压实标准、静力压实法成型试件,导致室内试验的压实方式与现场压实状况不一致。对两种成型方法成型的试件的力学性能加以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赵伟  余桢  蒋琼 《交通标准化》2006,(8):203-206
通过对风化石进行标准击实,得出不同含石量所对应的最大干密度,并建立含石量与其对应的最大干密度的关系曲线.从而在压实度检测时根据含石量来确定最大干密度,可以解决风化石压实度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结合风积砂的压实特性,从振动压路机在风积砂路基中产生的压力,振动压路机的振动加速度,工作速度,风积砂碾压层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等方面,分析了风积砂路基的压实工艺和压实方法.研究结论对施工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曹雪 《山西交通科技》2011,(2):21-22,33
车辙试样是模拟实际路面按规范成型的沥青混合料试件,成型试件密度符合马歇尔试件标准击实试样密度的(100±1)%即可,不能过多碾压.以AC-16C为例,经过不同碾压遍数后测得车辙板的密度,和标准马歇尔密度比较,推荐成型两种混合料车辙板合理的碾压遍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成型温度下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曲线进行试验研究,探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与抗车辙性能,并通过室内成型试验,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性质进行分析,建议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温度可较热拌沥青混合料降低20℃左右。  相似文献   

17.
李锋  吕明 《交通标准化》2011,(17):109-111
路基稳定性是影响道路质量的重要因素,土方路基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压实工艺。目前施工单位主要采用标准击实试验来获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以此计算路基压实度作为压实工艺的评价标准。因此,控制标准击实试验的试验过程,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是确保路基压实度满足要求的重要手段。故从材料取样、试样制备、含水量测定及试验结果处理等几方面入手,探讨了标准击实试验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冲击压实能够显著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提高路基土的整体强度,有效防止由于路基土质量问题引起的路面早期破坏。通过冲击压实试验研究得知,冲击压实的界限值为冲压18次,冲击压实的有效影响深度为1.5m。  相似文献   

19.
根据阜新至朝阳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段黄土的各项指标,归纳总结朝阳地区的湿陷性黄土特点,并根据其特点提出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依托某工程对粉土物理特性和粉土路基压实工艺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粉土的压实标准,其对粉土路基压实控制与压实效果评价是一种良好的借鉴,对粉土路基施工与效果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