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车用蓄电池的不常见现象与产生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蓄电池谁不知道,不就是那四四方方的一块吗?它有什么好说的,别看他普通,但它里面的学问却不少,下面就说它一说。  相似文献   

4.
免维护蓄电池是第三代蓄电池产品,即在汽车合理使用过程中可免去诸如检查电解液的液面高度、添加蒸馏水、定期充电等定期维护工作。在使用免维护蓄电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新蓄电池的充电,按要求应进行几次充、放电循环,使极板在储存中生成的硫化层全部变成活性物质,以达到额定容量。已充好电的蓄电池单格电压可达2.4伏或更高,之后则开始以其额定容量1/10的值的电流放电,到单格电压降至1.7伏为止。放电时,通常采用灯泡或电阻丝。其缺点是:器材的消耗量较大,放电用不着的灯泡常被烧坏;当放电以恒定额定电流进行时(一般需放十几个小时),这部分的能量白白地消耗掉。为不使这部分电能浪费,用这部分放电电流为电量不足的蓄电池充电。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汽车蓄电池在充足电无负载的情况下,电量自行消失的现象称为蓄电池的"自行放电"。蓄电池的自行放电一般分为2种;一种是正常的自放电,一般情况下一昼夜的容量损失不会超过0.7%,如果此数值超过2%,则为另一种放电现象,称为故障性自放电。1汽车蓄电池正常自放电的原因1)蓄电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变质导致电池自放电的产生。蓄电池极板上的材料为二氧化铅  相似文献   

11.
在各类机动车中所需要的能源电力均由车载的蓄电池提供,良好的供电状态是充分保证车辆正常起动及行驶的基本保障,所以说蓄电池的保养及检测是相当重要的,同时又与蓄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按照键合图的规则,分别建立了蓄电池等效电路的键合图模型和冷却系统的键合图模型,然后将电系统和热系统耦合在一起,实现了蓄电池系统的键合图模型,最后建立了蓄电池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并实现了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量不良品的统计分析,确认新车蓄电池主要故障为亏电硫化。分析了形成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法及新车蓄电池的维护保养。  相似文献   

14.
疏泽民 《汽车电器》2002,(5):35-35,37
1 蓄电池自放电的原因 蓄电池在完全充足电后停止使用或存放期间,电荷量的无功自行消耗称为自行放电.一般情况下,维护良好、充足电的蓄电池,每存放一天,电荷量损失不超过额定电荷量的0.5%.若蓄电池品质欠佳或维护保养不当,在停用期间,其端电压、电荷量下降较快,即自行放电.有时头天收车时电荷量尚足,但第2天起动时起动机运转无力,甚至发动机熄火.时间稍长些,再起动时就表现出蓄电池存电不足.造成蓄电池自行放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整车控制器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是整车的控制中心.为了更加深入研究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文章介绍了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基本组成结构,并对整车控制器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整车控制器应用的开发流程.该整车控制器及其控制策略的设计和研发方法,对整车系统的开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汽车蓄电池支架的设计既要考虑其强度及冲压工艺性,又要节省发动机舱空间.其总成多采用“Z字型”和“几字型”结构,以及“整体焊接”与“整体安装”的安装形式.针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增大倒角部分半径和沉台拔模角度以及降低沉台深度(≤7 mm)的解决措施.利用CAE有限元分析对加装电动真空泵支架的蓄电池支架进行模态和刚度特性分析,经模型优化使电动真空泵支架局部模态频率由30.47 Hz增加到39.2 Hz,大于参考值(35 Hz),满足了模态要求.对其他零件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获得“股神”巴菲特注资18亿港元一周后,比亚迪又于日前以近2亿元代价将半导体企业宁波中纬收入囊中。此举显示其意欲整合电动汽车上游产业链,加速电动车商业化步伐。因此,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的发展前景再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是21世纪汽车的发展方向。介绍了世界各国研究的电动汽车的蓄电池技术。  相似文献   

19.
VARTA(瓦尔塔)蓄电池源自1888年的德国汉诺威市,作为一个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专业品牌,长久以来都是世界各大著名汽车制造商的首选。除了以高端的质量与领先的技术,为客户提供适合各类型车辆使用的多种规格的顶级  相似文献   

20.
根据欧洲车系整车企业产品开发流程,结合笔者在上海汽车对英系车开发的一些经验,对车用电池仿真和供电系统设计应用及基本原理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