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针对DNV船级社的绿色船舶的附加船级标志"CLEAN-DESIGN",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145 m饱和潜水支持船为基础,介绍了该标志的设计实现,其中既包括SOx排放控制、NO_x排放控制、制冷剂控制、灭火物质控制等防止大气污染方面具体要求的满足,也包括溢油控制、压载水及生物污垢控制、舱底水排放控制、垃圾处理控制、污水处理控制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具体要求的满足,对燃油舱保护、拆船公约等要求进行说明,确保该船在设计上完全满足绿色船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海上安全,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威胁或损害,港口或水域所在国的主管机关有权根据其本国的法律和所加入的国际公约,对进入其港口或水域的外国籍船舶实施以船员和船舶技术状况为对象的专门调查,以确保船舶和人员安全,防止海洋污染,这就是我们所称的港口国监督(PORT STATE CONTROL简称PSC)。港口国监督(PSC)是实施国际海事标准的重要的外部力量,它是通过检验到港的船舶来落实国际海事标准的执行。海事界普遍认为港口国监督是促进船旗国政府履约,保证船舶符合有关国际公约要求的重要手段,还被称作“海上安全最后的防线”。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73/78防污公约》)附则Ⅰ第14条是关于船舶防污染设备的。该条规定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应安装经认可的机器处所舱底水处理设备,10 0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还应安装经认可的15×10~(-6)(10~(-6)=1 ppm)舱底水报警装置和自动关停装置,当舱底水分离器流出物的含油量高于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国际海事奖授予瑞典人Franson先生IMO理事会决定将2009年国际海事奖授予瑞典人Johan Franson先生,肯定他在海上安全、保安和防止船舶造成的海洋污染方面作出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5.
徐健 《中国水运》2007,7(3):42-44
船舶操作性排放油污形成过程中具有许多人为因素,与事故性排放油污比较,有很多可以控制的环节。文章力求查找出当前海事部门在防止船舶操作性排放油污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寻求改进措施,以便更好地履行海事防污染管理职责。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越来越重视防止海洋污染,尤其是针对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我国更是颁布了《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对船舶水污染物的排放指标给出了明确的数据。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港作拖船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并针对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列出解决拖船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拖船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2008年修改通报开始以船舶总吨作为是否适用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定的条件,其适用范围不涵盖400总吨以下货船,和在治理船舶排放生活污水的法律条例、船舶水污染排放控制标准中,适用船舶范围与规则要求一致。这样对400总吨以下货船而言,就默认了允许该类船舶生活污水直排入海的现状,这与"让海洋更清洁"的愿景相违背。文中将结合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和相关修改通报、现行法律法规和排放控制标准对国内航行海船中的400总吨以下货船生活污水防与治展开探讨并给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达到联合国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制定的防止原油流出事故协议的要求,最近,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公司吴造船厂建造了一艘新型油轮高石丸,它最先设有专用压载仓,是同类型船舶中的第一艘。高石丸载重量为101909吨,原油货仓设计在船体  相似文献   

9.
《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 3552-2018)和MARPOL73/78公约附则IV《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均对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做出了要求,基于国家标准和国际公约的双重条件下,文中对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配备、使用情况以及生活污水处理排放的达标性进行研究,指出船舶生活污水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控制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我国划定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为船舶排放控制区(ECZ),本文在介绍我国船舶排放控制区硫含量控制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执法工作实际,重点分析海事部门在开展燃油质量检查、监督排放控制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监管对策及建议,以期能为ECZ开展监管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健 《航海技术》2019,(6):63-66
<正>随着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逐渐增强,对船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要求也愈加严格,其中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是造成海洋污染的突出问题之一,为使船舶生活污水满足排放标准,各类处理装置应运而生。膜生化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技术将膜技术与生物活性污泥法相结合,具有占用空间小、抗污染物负荷冲击力强及自动化程度高等传统活性污泥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国内MBR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研究和应用仍处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已有部分应用案  相似文献   

12.
欢迎投稿     
《世界海运》2012,(11):3
<正>本刊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船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航运政策分析与建议,国际航运企业战略与经营分析等),海事管理(港口国监督、国内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航行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  相似文献   

13.
欢迎投稿     
《世界海运》2013,(5):5
本刊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船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航运政策分析与建议,国际航运企业战略与经营分析等),海事管理(港口国监督、国内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航行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  相似文献   

14.
欢迎投稿     
<正>本刊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船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航运政策分析与建议,国际航运企业战略与经营分析等),海事管理(港口国监督、国内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航行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  相似文献   

15.
船载AIS用于向其他船舶、陆地船舶交通管理控制站(VTS)或授权单位提供来自船舶的信息,以便对船舶进行识别和跟踪. 根据SOLAS公约配备要求:所有300总吨及以上的国际航行船舶和500总吨以上的非国际航行船舶以及不论尺度大小的客船,应按下列要求配备一台全球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在全球范围内,蔚蓝的海洋正遭遇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各个国家、地区、船级社和海事组织对船舶含油污水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多数船舶采用油水分离装置来处理舱底水,使其达到国际海事组织MEPC.107(49)规定的要求.探讨了通过舱底水澄清舱结构和管路布置的优化设计,利用油轻于水的物理特性对含油舱底水进行预处理,减轻油水分离装置的工作负荷,减少能耗,优化处理效率,降低排放水中的含油量.  相似文献   

17.
正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MPA)近期发布通函,警告经营人采取所有必要措施,以防止船舶在其整个港口停留期间从发动机排气装置和船上辅助机械上排放过量的烟灰、灰渣或黑烟。MPA想要确保船舶不排放过多的烟雾,因其对大气中空气质量具有负面影响。MPA还提请在港船舶的船长和船东注意  相似文献   

18.
海事执法人员在船旗国监督检查中,发现部分船舶存在船舶消耗臭氧物质装置与《海上船舶防止空气污染证书》附件内容不一致等违规现象.通过研究MARPOL 73/78公约等相关法规规定,对比国内外对消耗臭氧物质的管控要求,梳理我国船舶检验机构、海事管理机构、船公司、船员等管理主体在船用消耗臭氧物质装置的管理中所承担的工作及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欢迎投稿     
《世界海运》2013,(9):56
本刊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船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航运政策分析与建议,国际航运企业战略与经营分析等),海事管理(港口国监督、国内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航行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保安、海上搜救等),环境保护【注】(航运减排、船舶防污染技术与管理等),航海技术【注】(船舶操纵  相似文献   

20.
分析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MARPOL 附则VI)的要求,探讨海事主管机关履约要点和要求、履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