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中国民航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预计到2000年末,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可达116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6400万人次,运输机队飞机总数达510架,机场129个,航线总数达1120条,通航34个国家60个城市,国内通航135个城市。129个机场中,4E级机场22个,4D级机场35个,4C级机场40个,3C级机场32个。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等有了长足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我国民航已基本具备了规模经营的实力,在综合交通运输及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综合运输》2004,(3):86-87
据民航空管工程建设指挥部易晖向记者介绍,广州区域管制中心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距新白云机场3公里,占地面积200亩,一期工程总建设面积15281平方米,其中管制主楼10418平方米,辅助用房4297平方米,配套设施用房566平方米,工程总投资6.6亿元。建设航管自动化系统工程、航管通信工程、光传输工程、给排水和电气工程。  相似文献   

3.
一、集团公司远期发展战略目标为了优化机场的资源配置,推进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发挥区域经济优势,提升整体协作与竞争能力,2002年12月28日,北京首都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金飞民航经济发展中心、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共同组建了中国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这是继三大航空运输集团公司和三大航空运输服务保障集团公司成立以来,民航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取得的又一成果,也是首都机场参与世界机场业竞争的战略选择。重组后中国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达到l70亿元,员工总数达到6500人,初步形成了机场…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航支线机场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我国民航以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为主的机场布局网络已初步形成,支线机场的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点课题。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支线机场的建设和运营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来讲,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投资体制不完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庆晨 《人民交通》2021,(22):28-29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居民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了巨大便利.过去我国的飞机少,机场建设是薄弱环节,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足.这些都影响了民航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崛起,我们得以拥有更多的资金和相关物资投入到机场的建设中.当前,民航事业发展越来越快.但过去已经建设完成的机场显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这就需要进行扩建,建设技术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拓展.从现有的技术使用情况来看,分层劈裂注浆是较为合适的一种,其能够有效地加固淤泥层地基,并且在短时间快速地完成施工要求,解决施工机械高度受限等等的问题,因而在今天的机场施工扩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此,笔者将在本文中针对该项技术的使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输》2009,(7):93-93
在很长一段时间,民航偏重枢纽、干线机场的建设发展,而对支线机场少于关注是个不争的事实。当前制约和影响支线机场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建设资金缺口大、运营保障能力不强、安全隐患较多及航班时刻资源、空域资源紧张等方面。因此,从促进民航全面、持续和可协调发展的高度,从建设民航强国战略大局出发,要立足全局高度重视和扶持支线机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民航运输过程中,大面积航班延误、行李不正常运输等诸多事件屡屡发生,给蓬勃发展的民航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作为民航运输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机场在地面保障过程中的致因作用不可忽视。为规范机场的地面运行保障,提高机场运行效率,本文在分析影响机场运行效率的基础上,提出了机场运行管理体系的九大要素,构建了九大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可为规范机场运行秩序,提升运行效率提供管理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1999年大学毕业至今,赖从沛一直在民航二所工作,主持或参与民航机场生产运营指挥调度系统、机场呼叫中心系统、移动调度系统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十一五"期间,赖从沛完成的主要部级科研项目有:机场控制区人员及车辆安全管理系统和机场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获奖项目有:民航机场生产运营指挥调度系统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机场控制区人员和车辆安全管理系统荣获2010年度民用航空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06年,针对机场设备设施先进,但生产运营管理理念、指挥调度模式和工具传统落后,越来越难以满足民航运输量高  相似文献   

9.
《西部交通科技》2011,(4):I0003-I0004
2011年4月7日,《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贵阳举行的全国民航规划暨机场工作会议上发布。《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民航发展的指导原则和目标,提出了民航“十二五”期间提高持续安全水平、增强机场保障能力、建设现代空管服务系统、提升航空运输服务能力、加快通用航空事业发展五大任务,并强调了促进民航发展方式转变以及规划保障措施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董志毅 《综合运输》2002,(10):18-18
中国民航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局成立于1959年7月,隶属于中国民航总局和民航华北管理局,管辖着呼和浩特、包头、海拉尔、赤峰、乌兰浩特、锡林浩特、通辽等七个民用机场。“九五”期间,民航内蒙古区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各项规章制度,严把安全关口,确保了飞行安全、空防安全和航空地面安全。同时,区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运输生产,完善自治区支线航空网络,为内蒙古民航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经过“九五”期间和“十五”初的大规模扩建,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达到4D级标准,可供波音757、TU-…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四型机场,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时,要求“建设以‘平安、绿色、智慧、人文’为核心的四型机场”。四型机场建设中,智慧机场是一项贯穿始终的工作,平安、绿色、人文机场建设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智慧驱动。笔者通过学习了解目前国内智慧机场建设较为先进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相似文献   

12.
<正>保定市位于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腹地,西依太行山脉,东抱华北明珠白洋淀,是京津主要门户;东临天津和黄骅两大港口,西接山西和内蒙煤炭基地,是华北东出西联交通运输重要节点,区位优势明显。保定机场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保定市民航运输的发展,而且对于河北省民航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常旅客计划是民航业界常见的一种市场营销方式,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发展已久,也较为成熟,相对而言,机场常旅客计划发展相对薄弱,尤其是国内机场方面,其相关管理机制更需进一步被挖掘和完善。本文客观阐述了开展常旅客计划对机场发展的潜在意义,在对比分析国内外机场常旅客计划不同模式的基础上,归结出机场常旅客计划具有目的多样性、经营衍生性、地域局限性和协作复杂性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机场方面应借助"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旅客的需求,明确常旅客计划方向;紧密结合本场实际,把握资源优势,研究适合自身的运营模式;积极调动机场运营各方的联动性,深入研究大数据应用,全力开发旅客需求的服务项目,在服务旅客的同时,获得潜在收益。  相似文献   

14.
晓平 《综合运输》2002,(3):9-11
<正>近年来,民航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九五”中期,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民航行业在机队规模、机场设施、空中交通管制设施、机务维修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资金投入,加强和改善了原有的落后的机场地面保障设施和空中交通保障设施,以便适应快速持续的民航行业的发展需要。 “九五”期间,民航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917亿元,比“八五”期间增长116%。其中中央投资595亿元,地方投资322亿元。总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680亿元,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5.
民航运输是云南省在进行综合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该省在未来"十四五"(2021-2025年)和"十五五"(2026-2030年)规划期间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范围,以省内民航客运为研究对象,选取省内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为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BP神经网络算法)和回归分析法,构建了省内民航客运的预测模型,得出省内各主要机场在"十四五"末和"十五五"末的预计旅客吞吐量,对省政府在进行机场改扩建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志清  宁宣熙 《综合运输》2006,(2):24-26,8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用机场得到了巨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机场网络系统。目前我国主要大中城市都拥有了设施较齐全的民用机场,一些边远地区和旅游热点地区也拥有相当规模的支线机场。二是机场布局规划日趋成熟,加强了对机场建设的指导性。“八五”以来的机场建设热潮,使民航主管部门认识到搞好机场建设、发挥投资效益,重要的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由此加强了机场布局规划和机场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工作,对正确引导地方政府建设机场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三是投融资渠道逐步拓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7.
于法滨 《综合运输》1999,(11):1-3,22
<正> 一、1998年民航企业基本情况 民航局所属企业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航空运输企业,共9家,为骨干企业;二是机场企业,共105家,其中,民航局直属2家(首都和白云机场),华北等六大地区管理局所属103家;三是其它企业,共9家,主要为航空公司和机场服务而设立的公司,如油料公司、航材公司、航空结算中心和计算机中心等。 据1998年决算资料,现民航企业资产总额1954亿元,负债总额1406亿元,资产负债率71.95%;职工人数13万人。其中,航空公司资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航空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规模的机场改、扩建和新建大型机场的高潮。许多大型机场与城市中心距离(30~50km)越来越远。绝大多数机场的地面集疏运交通以高速公路为主要通道,汽车是主要交通方式。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程度不断增大,这样旅客(货邮)往返机场时间相应加长,更无法保证到达进出机场时间的可靠性。对于大型枢纽机场来说,运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单一道路交通方式将无法满足机场客货流地面运送的需求。如何改善大型枢纽机场地面交通系统,实现机场外部交通与航站楼的高效衔接己成为各国机场规划设计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费用低、占地少、污染少、舒适性好、准时可靠等优点,为提高机场地面交通服务效率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9.
2004年4月以前,中国民航专项用于建设空管、机场等民航基础设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对航空公司收取的“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和对旅客收取的机场建设费(统称“民航专项基金”)。该方式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促进了民航的发展。但随着民航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该方式已不能适应国家、航空运输企业、旅客/货主等各方面要求,需要进行完善。一、改革的必要性民航体制改革后,政府将承担民航安全管理、空中交通管理、宏观调控等职能,各职能的发挥均需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民航专项基金征收办法,可以保证政府职能的发挥,促进民…  相似文献   

20.
属地化:民航机场发展的新天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桓舆 《综合运输》2003,(3):24-28
2003年是我国民航机场改革启动之年。自从去年3月国务院在《民航体制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民航机场实行属地管理以来,机场改革虽然在向前推进,但由于改革涉及到中央与地方之间衔接、以及一部分机场处于亏损状态等原因,机场下放工作从大面上来看进展缓慢。最近,为了尽快实施这一重要改革,使我国民航机场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加快发展,中国民航总局已全面启动机场下放程序。一、机场属地化改革的必要性从世界民航机场业来看,我国是民航机场投资利润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纳入民航统计的机场共有142个,机场平均负债率高达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