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     
冬季行车除雾“三招”第一招 :使用专用除雾剂。汽车装饰美容市场有专用的除雾剂 ,将这类除雾剂喷涂到汽车玻璃内表面上 ,并擦拭干净 ,在清除玻璃污垢的同时 ,可在玻璃上形成一薄层透明的保护膜 ,它可以有效防止水汽在玻璃上凝结而形成雾层。喷擦一次可防雾 10天左右。第二招 :  相似文献   

2.
用专用除雾产品在很多市场和汽配城等地方,会有一些卖除雾防雾专用产品的摊位,比如除雾剂或雾毛巾等。将这类除雾剂喷涂到汽车玻璃内表面上,并擦拭干净,在清除玻璃污垢的同时,还可在玻璃上形成一薄层透明的保护膜,它可以防止水汽在玻璃上的凝结而形成的雾层,喷擦一次可防雾十天或半个月左右时间。开窗对流  相似文献   

3.
冬春两季,雨天都是车窗玻璃、后视镜容易起雾的时候。玻璃起雾,影响驾驶者的视线,带来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给众多驾驶者带来烦恼。《爱车》特别贡献“车窗除雾神功”秘笈一部,望能为你排忧解愁。[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隆冬时节。中国北方多大雪纷飞,南方多寒雨绵绵的天气.在这种天气下紧闭车窗驾车。往往由于车内外温差大加湿气,造成玻璃起雾影响视线。这时,你除了祭出开暖气、开冷气、开窗这些老方法外。还可以用玻璃除雾剂敷上玻璃,在不开空调又不开窗的条件下,享受视线清透、安全驾车的快意。  相似文献   

5.
一般在凝结温度以下时,存在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附着于汽车或电车等的窗玻璃表面,形成一层雾. 为解决窗玻璃上的雾,有的把玻璃多层化,或在玻璃表面上设置导电性被膜,利用通电发热使玻璃保持在凝结温度以上;还有的在玻璃表面使用肥皂液、矿脂、流动石蜡、硅树脂及其它界面活性剂等的防水性物质以形成被膜,从而防止水滴凝结而生成雾;或用甘油、聚乙烯醇等亲水性物质涂于玻璃表面形成防雾被膜.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14,(11):76-76
<正>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临,相信很多车主都有冬季行车的经验。冬季行车,车内玻璃常常是雾蒙蒙的,严重影响驾车人的视线和行车安全,因此除雾工作就变得相当重要。车窗与挡风玻璃起雾是因为车内外的温度相差大而造成的,当车内温度高、外面温度低时,玻璃就易起雾;常会看到许多车主拿布或纸来擦拭起雾的玻璃,但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
<正>车型:配置2.4L发动机、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93687km。故障现象:该车辆正常行驶且开空调时前挡风玻璃出风口处外部起雾,时间越长这种现象越严重。空调的风向选择始终无法调节。故障诊断:根据经验玻璃外部起雾一般由于车内外温差过大或空调模式一直在前挡风玻璃除雾的情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带有阀结构的集除雾、透气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红外可逆吸雾膜组件。在实验室模拟的常温/高温高湿、低温高湿、长时间停车等各种严苛工况下,其都表现出较强的防雾除雾能力;同时上车实验再次验证了其出色的"防湿泄湿"性能。与目前常规除雾措施相比,吸雾膜组件可单独使用,快速解决灯内起雾问题,且吸湿速度快,持续吸湿量高,能简化灯具结构设计及制造工序,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同时降低返修率和客户投诉。  相似文献   

9.
王飞 《驾驶园》2014,(1):60-61
<正>进入冬季后,由于天气因素的影响,车辆养护与驾驶技巧都较其他季节更为重要。车窗除霜应利用外循环功能当气温骤变时,尤其在突然降雨后,会在车窗玻璃与前后挡风玻璃上笼罩一层雾气,有的车主采取开窗除雾法,有的车主用空调除雾法,有的车主用抹布擦。究竟哪种方法更有效呢?车窗玻璃与前后挡风玻璃起霜,  相似文献   

10.
遇到风挡起雾,相信很多朋友都使用空调冷风除雾,其实,除了冷空调除雾,使用热风同样可以起到除雾效果。操作方法是将车停好,启动空调,将空调温度调节按钮转到热风方向,然后按下除雾挡,用热空调制造的热风将车内风挡雾气烘干。除雾时,可将空调转换为外循环,让外面新鲜空气进入驾驶室,将压缩机和风速调到25℃或者更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汽车室内环境和方便汽车驾驶人驾驶生活(与驾驶相关的活动),以车载空气动力源提供高、低压力的冷、热压缩空气,以解决汽车的汽车挡风玻璃、车窗玻璃挂雾的高效清除、倒车镜除雾、车内吹尘、吸尘、洗车、降湿、通风、高海拔行车车内增压、汽车意外水中遇险应急逃生装备和为小型气动随车工具提供压力气源、轮胎补充气、配用气动千斤顶快捷更换汽车备胎的等问题,形成汽车车载空气动力源多功能装置。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视野是所有车主共同的追求,正所谓“欲穷千里目”,但降雨、降雪、结霜、结雾等等问题却给我们的视线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些“气象”问题,急剧降低了驾车者的观察能力,甚至使行车变成了“超视距”作战。应对这些雨雪霜雾,仅仅依靠传统的雨刷、空调和电加热除雾装置来应对,有点“亡羊补牢”的感觉,被动且缓慢。  相似文献   

13.
汽车前照灯光品质是衡量汽车照明系统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商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Star-CCM+对汽车前照灯内部的流动情况、热力学特性以及起雾/除雾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雾层厚度与分布主要与湿度、流动条件以及换热条件相关.探索了完整的大灯起雾仿真...  相似文献   

14.
林春生 《驾驶园》2014,(2):72-73
<正>进入冬季后,由于气温、天气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车辆养护与驾驶技巧都较其他季节更为重要。而许多新近成为有车一族的驾车人在冬季车辆使用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与误区。降低车厢内外温度差异尽可能利用外循环功能当气温骤变时,尤其在突然降雨降雪后,大部分封闭的车厢内部都会在车窗玻璃与前后挡风上笼罩一层雾气,有的驾车人采取开窗除雾,有的用空调除雾,有的干脆直接用抹布擦,究竟哪种方法更有效呢?车窗玻璃与前后挡风起霜主要是因为车厢内外温度产生差异所导  相似文献   

15.
利用CFD方法对汽车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定量分析了车内气流的速度、温度、湿度、以及车窗玻璃的温度和空气的传热量等参数,进而对汽车前风窗玻璃除霜除雾进行数值模拟,对其除霜除雾效率和效果进行分析,为汽车除霜除雾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现阶段汽车空调系统除霜、除雾性能测试方法及缺点进行分析,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汽车空调除霜除雾性能测试系统,并进行关键部件的设计和调试。该系统的发生装置可以满足雾、霜量的一致性的要求;同时,数据和图像采集系统可以有效提升试验精度,辅助自动生成试验报告,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经过实车测试,该系统工作可靠、数据准确、测试高效,为汽车空调除霜除雾性能测试和评估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正>起雾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湿度过高,一个是温度过低,两者缺一不可。原因一:在空气湿度一定的情况下,车窗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就会在车窗表面形成结露,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前风挡起雾现象。原因二:在车窗两侧出现一定的温差,温度低的表面水分的饱和蒸汽压低于周围环境的蒸汽压时,水汽就向玻璃表面聚集,以微小的水珠形式渗析出来而形成雾汽。如果露点温度高于零摄氏度,则形成结雾现象;如果露点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则变成结霜。避免车窗起雾的方法:方法一:喷涂防雾剂等预防  相似文献   

18.
《世界汽车》2010,(11):130-131
<正>Q:编辑老师,这段时间杭州一直秋雨连绵,下雨时我总会遇到车窗玻璃结雾的现象,请问如何去除玻璃上的雾气?(杭州读者:刘广福)A:车窗玻璃上结雾主要是因为温度过低同时湿度过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车型:2008款奥迪A6L 2.0T,手动挡,配备简装空调。行驶约10000km。 故障现象:后窗除雾不好用,打开除雾开关约2s后,开关上的指示灯便熄灭。  相似文献   

20.
针对自动驾驶车辆在雾天情况下易将行人误检和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GCANet除雾网络和CenterNet检测网络相结合、有效进行雾天行人识别的联合检测方法。该方法在GCANet中引入结合底层细节和全局结构的复合损失函数,优化除雾图的结构细节及图像质量;并将改进的GCANet除雾算法应用于检测算法的训练图像预处理中,最后送入CenterNet网络训练。试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合成雾天数据集Foggy Citypersons上的平均对数漏检率MR-2值达到9.65,在真实雾天数据集RTTS上的平均精度AP50值达到86.11,降低了雾天场景下行人的漏检和误检情况,有效提升了检测网络在雾天条件下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