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华中 《中外公路》2002,22(2):28-29
通过对S263线K103+000-K130+900段27.9k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的调查,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维修方案,并探讨了设计、施工和养护阶段预防早期损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巴彭公路铁山隧道位位于四川省达川市境内,铁山大河沟西北66°,全长2099m,由于采煤层采空区,地下水及软弱围岩等因素的影响,至使40+527+608段二次衬砌出现开裂,错台,掉块,钢筋弯曲,剪断,水沟边墙出现断裂,渗水,危及到行车安全,被迫关闭交通,进行病害整治。病害整治的方法为,对隧道围岩及其采空区进行注浆加固后,拆除病害严重段的二次衬砌及其仰拱,路面,重新施作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对一般病害段则  相似文献   

3.
宣化至大同高速公路河北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宣大高速公路河北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调查着手,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病害的相应治理方案及施工步骤。  相似文献   

4.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病害率高,不同路面的病害形式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青康公路姜路岭至清水河段多年冻土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大量调查资料,对各种病害发育性状及分布现状进行统计,详细计算每公里路面的单项病害率和总病害率.结果显示:水泥混凝土路面比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数量多,规模大,以破碎板、纵向裂缝为主;沥青混凝土路面沉陷最为显著,其次是网裂、波浪,沥青的吸热作用严重影响路基稳定,不利于保护多年冻土.进一步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作了分类分析,研究主要病害机理及规律,正确地评价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安全》2010,(9):69-69
110国道是北京市北部地区货运车辆进京的主要通道,由于长期重载车辆通行,部分路段出现车辙、路面松散等病害,严重影响车辆通行安全。为了进一步提高通行能力,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将在110国道米家堡桥至大榆树路口(K75+300至K69+400)段进出京双向、西三岔至果庄(K52+000至K49+040)段进京方向进行道路大修施工。  相似文献   

6.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成因及处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山东省道S342济宁段的K234 900~K239 100段的路面病害调查,发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是主要病害.分析了路面产生横裂、纵裂和不规则裂缝的原因,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和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病害率高,不同路面形式的病害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214国道姜路岭至清水河段多年冻土区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的大量调查资料,对路面病害的发育性状及分布现状进行统计,详细计算了路面的单公里病害率和总病害率。120.675km水泥路面的总病害率为16.22%,202.325km沥青路面的总病害率为3.38%。水泥路面比沥青路面病害数量多,且规模大,以破碎板、纵向裂缝为主,破碎板数目达到6472块;沥青路面沉陷显著,其次是网裂、波浪。结合调查结果,对214国道路面的病害进一步分类分析,研究了主要病害的发生机理及分布规律与冻土的关系,为今后寒冷地区公路路面的建设、养护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银英公路是广东省省道S2 5 3线清远市境内的一段 ,1991年修建 ,利用废弃的京广铁路进行改造。由于各种原因 ,路面病害较严重。介绍了银英公路路基路面的病害情况 ,分析路基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 ,提出对路基路面的维修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等级公路中,路面发生病害的情况较多.对路面病害进行早期介入调查和控制,是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病害调查是路面进行介入控制及后期整治的重要一环.该文以东海大桥海堤段混凝土路面为例,通过调查和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总结,找出路面产生提前破坏病害的原因及程度,为后期合理地选用施工方法整治路面病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析国道G055线长青段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根据路面病害和投资情况,提出用橡胶沥青进行整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昆明南三环滇池路KB0+020~840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或接缝)反射缝的成因及减缓措施。接着,阐述了经验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徐阳光 《路基工程》2016,(1):146-150
结合浙江省软土地区某高速公路K0+620~+960段路面裂缝情况,分析裂缝产生原因,通过方案对比,最终选择高压旋喷桩方案进行处治。通过提升路侧挡墙基底承载力,解决了因挡墙沉降而导致路面裂缝的问题,监测结果表明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周翔  ;吕建伟 《路基工程》2014,(3):210-214
阐述了淳安县千岛湖大道K6+560~+700路段道路右侧滑坡类型,并分析了滑坡产生的原因;经过计算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滑坡治理方案。工程实施后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滑坡体未出现变形,沥青路面没有发现裂缝、起拱的现象。对道路边坡滑坡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断裂力学理论及奇异等参元法,对连续配筋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CRC-AC)复合式路面中沥青层反射裂缝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探讨了I型和II型的应力强度因子(K1、K2)在沥青层裂缝扩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路面结构参数对K2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K2是荷载作用下导致沥青层反射裂缝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其随着荷位的增大而变小;沥青层厚度的增加、横向裂缝间距的加宽、配筋率的适当增加和底基层强度的提高可以降低K2,延缓CRC-AC复合式路面沥青层反射裂缝的开裂扩展。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省道203线零点至阿尔山段一级公路的沥青路面,在竣工两个月后,K198+700~+940路段出现路面纵向裂缝。对此分析了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采用了钢管桩注浆加固措施,工程实践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高等级沥青路面表面裂缝扩展规律及寿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减缓沥青路面表面裂缝,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并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20节点等参元有限元模型,对路面表面裂缝进行数值计算,且采用Paris公式预测了表面裂缝扩展寿命,分析探讨了应力强度因子K2在表面裂缝扩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路面结构参数对表面裂缝疲劳寿命的影响。计算表明:(1)表面裂缝的扩展只考虑偏荷载作用,在裂缝的扩展过程中,随着表面裂缝向下不断的扩展,其K2增大到一个峰值后,再缓慢下降。(2)在路面结构参数正常取值的范围内,对表面裂缝扩展寿命影响较大的是面层厚度、面层模量、基层模量,而土基模量、底基层厚度、底基层模量、基层厚度对表面裂缝扩展寿命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裂缝问题是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沥青路面在堤防道路使用期开裂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沥青路面在铺筑使用后会产生各种各样裂缝,由于路表水的浸入,裂缝量迅速增加,路基、路面承受不了超载车辆荷载的作用,加快路面的裂缝产生,大大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该文分析了产生沥青路面开裂的原因,并提出若干预防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视频图像检测裂缝是当前路面病害检测的主要手段。为解决路面裂缝检测系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裂缝识别可靠性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图像自动匀光的路面裂缝图像分析方法。首先对基于面阵CCD相机图像裂缝检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图像自动匀光技术解决不同光照条件下图像一致性输入问题;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自动电子印相机原理的路面图像快速匀光算法,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路面裂缝图像处理策略并设计了路面裂缝图像处理流程;最后,对一组由面阵CCD相机获取的路面图像按照该方法进行路面裂缝检测试验,验证了基于图像自动匀光的路面裂缝图像分析技术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该文结合204国道盐城南段(东台段)改扩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工程实践,从原材料选择、施工配合比设计、试铺、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上详细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要点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国雄  易志坚  何兆益 《公路》2001,(10):141-143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低应力水平状态下开裂破坏的问题非常突出。该文应用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和路面疲劳破坏的基本原理,重点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开裂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混凝土路面开裂破坏的3个阶段及其之间的关系,并阐述各个阶段裂纹形成和板断裂破坏的原因及机理,为路面抗裂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