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航运是高风险行业,保障船舶、人员、货物及海上环境的安全,是班轮企业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集装箱船队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当我们环顾全球航运业,无论是应对海上安全的反恐、防海盗,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的节能减排,还是适应和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最新规则的要求等,航运企业的安全管理无不面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2.
交通信息     
交通信息大连海监局通讯员李聚谋报道:交通部大连海上安全监督局根据海上航运市场的发展变化和航运事业的实际需要,坚持既抓管理,又抓育人,成立了船员考试培训中心,为航运企业培训船员,1994年共开办“四项专业培训”、“D类证书培训”和“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  相似文献   

3.
孔凡东 《水运管理》2009,31(8):33-34,38
世界金融危机给航运业带来巨大冲击,航运企业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为应对海上安全新形势给海事监管部门带来的新挑战,进而给海上交通安全带来影响,分析船舶航行安全的新问题,提出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保护海洋环境的对策:海事部门应积极应对,快速反应;加强对在建船舶质量的监管;开展对封航船舶和锚泊船舶的安全管理;重点对船员适任情况实施检查;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时调整审核重点;强化对船舶拆解活动的安全监管:优化船队结构等。  相似文献   

4.
航运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但如何规避风险、保障海上安全航行,预防海上事故发生是航运企业船岸管理人员一直探讨和追求的热点问题。现借全国安全月活动之机,就此问题谈一下看法。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确保员工健康和生命不受伤害;坚持安全发展,确保财产不受损失、环境不受污染;  相似文献   

5.
航运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但如何规避风险、保障海上安全航行,预防海上事故发生是航运企业船岸管理人员一直探讨和追求的热点问题。现借全国安全月活动之机,就此问题谈一下看法。  相似文献   

6.
影响船舶安全营运的人为因素分析及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是船舶航运中至关重要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航运事故乃至恶性事故时有发生。综合分析这些航运事故,可以发现,影响船舶安全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即船舶内部因素、人为因素和外部因素。本文就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在海上事故中的地位、作用及应对措施作一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吕航 《中国船检》2004,(11):30-33
发展海上救助事业.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保障人命及财产安全的需要.也是保障航运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履行国际公约的需要;更是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的能力,维护执政党地位和政府形象的需要。为此,黄菊副总理指示:“海上人命救助专业救助队伍要加强救助装备建设.增强救助效果,冲得上去.救得下来”。交通  相似文献   

8.
郑懿 《集装箱化》2009,20(12):8-10
为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海峡两岸海上直航运输的发展,分析两岸海上直航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5点发展建议:(1)降低营运成本;(2)加强市场监管;(3)完善集疏远体系建设;(4)加快引进台资现代航运服务业;(5)建立两岸航运信息沟通与互换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的实施为海上安全筑起了一道防火墙。执行ISPS规则,增添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以下简称AIS)后,互联网经济助推AIS的网络信息公开引起了船舶及港口设施信息的公开滥用,为船舶安全管理带来了安全风险。一、互联网经济发展助推传统航运管理改革升级在互联网以惊人速度渗透进传统产业的今天,AIS的网络化,推动了全球航运物流与互联网的融合,促进航运业升级转型。通过AIS网络平台可以把船队管理、船舶定位与追踪和航次管理集成到一个平台上,把航运企业推向电子商务时代,大大提高航运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岸上能通过网络等手段得知全球各地船舶的现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为应对国际经济低迷、气候变化的困境,通过对航运企业实施全球契约与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的深入分析,提出实现航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敬  雷敏 《珠江水运》2013,(22):29-29
天津市海上劳动关系三方仂调机制于11月12日正式建立。该协调机制由天津海事局、天津市总工会城建交通工委、天津市航运协会和船员服务行业协会共同发起成立,旨在通过构建政府航运主管部门、海员工会组织和航运企业三方协商协作平台,构建和谐海上劳动关系,促进航运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1月23日,2008年春运大幕拉开,为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华东三省一市沿海、台湾海峡及长江口中外航船的航运安全,成为交通部东海救助局一项重要的使命。是日,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宣布,在辖区26个站点部署21艘救助船、3架救助直升机,并由应急反应救助队在辖区基地待命,24小时全天候应对可能发生的海上安全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3.
1月23日,2008年春运大幕拉开,为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华东三省一市沿海、台湾海峡及长江口中外航船的航运安全,成为交通部东海救助局一项重要的使命。是日,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宣布,在辖区26个站点部署21艘救助船、3架救助直升机,并由应急反应救助队在辖区基地待命,24小时全天候应对可能发生的海上安全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的航运政策与海事立法是指涉及海上运输,海上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海上事故调查与处理和海员劳工有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5.
航运企业安全文化的实质内涵和作用 航运企业安全文化,是航运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运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航运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企业提升管理的综合表现和途径;是安全工作由表象走向深层的依靠;是汇总一个企业成长发展历史、凝聚千万员工成绩和智慧、结合实践和理论、融合各种当代企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理论,它包含航运企业自身升华和整理而来的企业精神意志。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航运界,一个由中外双方合资成立、携手穿越半个多世纪且至今不衰的航运企业,唯中波轮船股份公司(简称:中波)而已。2006年,是中波在其波澜壮阔的企业生命史上走过的第55个年头。作为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波长盛不衰的基业本身为中国航运史创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纪录,而“五十知天”后,面对全球航运市场的竞争,中波审时应对,在加快实现了“战略转型”中又开辟了持续发展的新航程。  相似文献   

17.
董琪 《珠江水运》2011,(23):44-45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航运市场出现大幅震荡,船公司业绩普遍下滑。此时,一些小的航运公司和大货主如国内钢铁、电力、石化等领域的企业,却开始纷纷投资造船组建大型船队,而国际能源巨头也加快了分割航运市场的步伐,矛头直指中国市场。中国外贸出口货物的90%是由海上航运完成的,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及招商局集团四家企业为代表的中  相似文献   

18.
船舶建造标准在整个海上安全链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制定共同船舶建造标准来抵制低标准船舶,对于保证海上安全,保护海洋环境意义深远。拥有全球商船总吨90%以上船级的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制定的“散货船结构共同规范(JBP)”和“油轮结构共同规范(JTP)”,必将引发一场规范的变革,为此,航运和造船界应作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9.
2021年对于国际海事组织(IMO)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冠疫情这一巨大挑战,IMO迎难而上,在保障海员权益、应对换班危机、维护航运安全、保护海上环境、便利海上运输、开展技术合作、推进全球性活动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文对2021年IMO的各项工作成果简要回顾如下:一、维护海员权益,应对换班危机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海员换班危机日益突显,许多海员仍滞留海上,无法获得遣返,而海员又是促进海上航运贸易的主要力量,因此亟需采取举措以应对换班危机,维护海员福祉及权益。对此,IMO采取一系列行动,以化解危机,为维护海员权益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实施《ISM规则》的强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来论述对实施该规则的看法,希望有助于航运企业正确认识和有效实施《ISM规则》。保证海上安全营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