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以下简称《海运条例》是中国加入WTO以后,颁布的海运领域的第一个新的行政法规。标志着中国的国际……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是我国国际海运管理的重要行政法规,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以来,对规范国际海上运输活动,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国际海上运输市场秩序,保障国际海上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履行我国加入WTO海运服务承诺,配合《海  相似文献   

3.
近日,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船舶技术法规在推进造船业和航运业健康有序发展中的指导、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交通运输部出台《船舶技术法规体系框架(2020)》(以下简称《体系框架》),对构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船舶技术法规体系,促进我国水上运输及相关行业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部海事局党组成员唐金龙对《船舶技术法规体系框架(2020)》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4.
刘甲申  王军 《中国港口》2004,(10):13-15
<正>一、港口建设与全国和全省经济发展相适应 港口能力和发展速度取决于地区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山东省港口发展积极适应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港口运输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我国加入WTO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战略的实施,特别是近年来山东经济快速发展和面向未来的超常规、跨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第5页)三、2001—2010年,全面融入全球化与规模化发展,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1.我国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我国于2001年成为世贸组织(WTO)的成员。中国政府遵循WTO规则,全面推进我国法规体系建设,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开放,  相似文献   

6.
一、《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的制定背景 我国加入WTO、国家要求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停止后,用什么手段连接国家档案法规与企业档案工作实践,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取消后,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集团开展企业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缺乏依据;企业档案工作的体系建设缺少规范性要求,《企业档案管理规定》的高度概括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莫宝民  张素娟 《水运管理》2002,(9):27-29,19
粮食散装化运输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其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本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一体化趋势明显,粮食散装化运输这种先进方式已经对我国粮食企业和粮食流通领域产生了影响和压力,特别是对粮食流通中转  相似文献   

8.
王浩鹏 《世界海运》2023,(10):43-48
从FOB卖方作为托运人的运输单证签发请求权这一视角出发,在对域外国家海商法及国际公约特别是《鹿特丹规则》进行比较分析后,围绕签发运输单证层面两种FOB卖方权益保护模式之分歧焦点展开讨论,进而对我国2020年《海商法(修改送审稿)》就运输单证签发问题所采取的模式作出评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以下简称《海运条例》)实施的第一年,中国加入WTO与《海运条例》的实施是同步进行的,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际海运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进出口总额达到6200亿美元,增长21%,海运承担了85%以上的外  相似文献   

10.
面对我国即将加入WTO和21世纪即将到来的新形势,我谨就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认识和体会。 一、WTO对我国经济及外贸运输市场的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其宗旨是通过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削减乃至取消成员国关税和其他非关税贸易壁垒而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开始运行,目前成员国已达133个,堪称“经济联合国”,对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发展日益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我国自1986年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开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以下简称《海运条例》)实施的第一年,中国加入WTO与“海运条例”的实施是同步进行的,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际海运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进出口总额达到6200亿美元,增长21%,海运承担了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中国港口的国际集装箱吞吐量  相似文献   

12.
一、外轮理货业面临的现实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运输、特别是集装箱运输的蓬勃发展,对传统的理货理念和理货方式提出  相似文献   

13.
构建内陆"无水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龙 《中国水运》2005,(4):54-55
继沿海、沿边地区靠天时和地利得到快速发展后,我国实施了向中西部转移的经济战略,使内陆地区经济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我国的外贸运输——特别是能满足“门到门”运输需求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港至港”运输模式,客观上要求内地口岸也具有“直通”效应,  相似文献   

14.
国内信息     
刘艳利 《中国海事》2007,(11):71-75
政策与法规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10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为配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统筹考虑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国土开发等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对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5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网建设作出了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建设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国际区域运输通道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民经济持续陕速发展,为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的2001年6月8日,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应运而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贯彻实施,规范无船承运业务,经主管部门批准于200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这是我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6.
徐祖远 《中国水运》2012,(12):10-13
10月13日,温家宝总理签署了国务院第625号令,颁布了《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新《水条》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必将对促进水路运输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 港口参与物流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加入WTO所形成的巨大商业契机诱导港口业参与物流中心的建设 据估计,中国加入WTO后,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外贸海运量的增幅将达到8%~10%,预计到2005年,中国外贸海运量将会由1998年的3.83亿吨增加到6.56亿吨,这一切为港口的再次腾飞创造了条件,但加入WTO后,外国航运公司将对中国的运输市场有更多的介入,外国的代理机构也将增加,外商对我国港口的服务将会按照国际惯例来运作.因此,我国加入WTO后所形成的巨大的集装箱运输货源市场,为港口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又创造了一次资源再分配的机会,而这次资源的再分配,并非单纯依赖于区域行政命令和地方保护所能生效,而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来运行.  相似文献   

18.
宋明君 《世界海运》2005,28(4):30-32
中国的物流热潮从政府到企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配遥体系完善及应用水平、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还应看到,我国目前物流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如物流功能的稚嫩、标准化与公共信息平台的滞后、政府管理条块分割等问题。为了加快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及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影响,在总结世界企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发展物流业的战略应从政府适度调控、市场主导发展、发展第三方物流、倡导第四方物流、促进标准化与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重视过渡阶段的资源整合、制定应对加入WTO的物流策略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化学品运输方面出台了不少管理规定,大大促进了化学品运输管理,保障了化学品运输的安全性,但在包装运输环境有害物质方面迄今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对环境有害物质运输管理无规可依,无章可循.随着21世纪到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了WTO,环境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分析我国化学品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案,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1年3月,国家计委、交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放开水运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从2001年5月1日起,水运客货运输价格(不包括由军费开支和财政直接支出的军事、抢险救灾运输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这次全面放开水运价格是运输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加入WTO的必然选择,也是WTO对水路运输业的客观要求.它有利于打破垄断,开放水运市场,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水运市场资源的配置作用,促进水运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