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于轨道车辆运行速度时刻变化,造成轨旁线阵相机在不同时间采集同一类型车辆的图片张数和分割点不同,导致采集到过车图像存在畸变失真,畸变失真给后续基于图像的轨道车辆故障检测和识别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对采集图像进行畸变校正.本文在综合分析轨道车辆图像畸变失真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车辆线阵相机图像畸变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2.
轨道检测是检查轨道病害的重要手段,轨检车里程定位技术在不断改进,但轨检数据中的里程信息与实际里程仍存在误差.使用离线里程修正技术消除里程误差,依据设备台账整理线路特征信息尤其是与计算轨枕位置有关的信息,将车地里程定位信息融合,建立轨道状态信息与轨道特征点的密切关系,提高轨道检测数据的使用效率和应用范围,验证了轨检数据车...  相似文献   

3.
GPS卫星定位系统在轨道检查车里程校正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介绍了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轨道检查车里程校正系统中的应用,详细说明了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自动校正轨检车里程时,针对误差来源不同采取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些减少测量误差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提速线路长波长不平顺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地面精确测量数据与GJ 5型轨检车波形图对比分析的方法,对长波长的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指出GJ5型轨检车在长波长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场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魁 《中国铁路》2011,(11):64-66
轨检车检测数据是反应轨道状态变化的基础,如何获取这些数据并对其进行积累、存储、分析、整合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分析研究轨检车检测数据质量问题并分析里程漂移原因,利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研究轨检车检测数据的波形相似性,并提出里程校正的数学模型,从而提高轨检车检测数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轨检车的自动地面位置检测装置ALD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车载式双相机的车轨位移检测方法。该方法将相机安装在车轮内外两侧,通过相机从图像中获取车轮内外信息,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从图像中获取车轮中心轴线两端点,进一步确定车轮中心轴线的空间位置以得到轮轨位移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列车车轮位移的非接触检测,且精度高、实现简单,该方法的提出为后续进一步开展列车运行安全状态监测与评价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地铁限界及轨道几何状态进行检测是地铁运营维护的重要工作,采用人工检测既费时又费力,运用大型轨检车的费用太高.为了便携快捷地检测地铁限界及轨道几何状态,基于多传感器集成开发一种便携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应用研究.通过将激光扫描仪、轨距传感器、里程计和倾角仪等传感器集成到轨检小车上,设计配套的软件系统,构造了限界检测、轨距计...  相似文献   

9.
当几组道岔铺设位置距离较近时,道岔之间会对受力与变形产生相互影响,需要将几组道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寒冷地区轨温范围大,在进行道岔群的检算时更要严格确定锁定轨温.文章总结吸取各种计算理论优点,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无缝道岔群非线性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分析相互连接的道岔数量和道岔之间的夹直线长度对道岔群整体力学特性和可铺设轨温范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轨腰塞钉是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重要电务轨旁设备。在巡检车上安装图像采集装置,巡检车开行时可获取沿线轨腰塞钉的图像数据,由高性能图像处理工控机完成图像的采集、预处理和存储工作,车载服务器对图像数据实时分析处理,实现轨腰塞钉自动筛选,结合地面数据和车载定位信息准确定位设备位置,切实指导养护维修。  相似文献   

11.
汪鑫  王平  陈嵘  高原  刘潇潇 《铁道学报》2020,(2):110-116
获取具有准确里程信息的动检车检测数据,是实现高速铁路线路的高效养护维修与分析其状态演变规律的基本前提。针对当前处理动检数据里程误差的不足,如区段内数据波形重复性差或依据单次检测数据处理误差等会造成错误修正,通过引入约束条件、动态尺度系数以识别、处理特殊区段并综合考虑多次检测数据,提出一种更可靠的里程误差评估模型,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该模型并基于线性变换与插值方法修正里程误差,最后应用该方法编制了动检数据分析软件。结合某高速铁路动检数据研究发现:不合理的模型尺度参数会降低修正精度,建议取40~120m;在99.7%置信度下,任意两次动检数据间里程误差可控制在0.54m内;本文方法能有效处理实际工程中动检数据的里程误差问题,结合数据点标准差方法可实现快速定位线路几何状态波动明显的位置并准确评估线路养护维修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线阵CCD相机的轨道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轨道图像信息的采集是对轨道状态实时监控的重要手段。设计了一种基于线阵CCD相机的新型图像采集系统,该系统利用线阵CCD相机连续快速的记录轨道信息,整个系统运行速度能达到10 km/h,钢轨表面图像的横纵分辨率为0.5 mm×0.5 mm,并且图像不失真,不漏采;同时解决了信号触发和里程记录等关键问题,实现轨道信息的完整采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不受小车速度变化的影响,并能准确记录里程信息,从而为后续缺陷的检测与定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轨道不平顺分析程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轨道不平顺是引起车体振动加速度、轮轨作用力和轮轨噪声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大小与轨道不平顺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对车辆振动影响的轨道不平顺不利波长也随之增长。轮轨噪声中的滚动噪声与轨面短波连续不平顺具有密切关系。轨道不平顺分析程序对轨检车测得的轨道不平顺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功率谱密度分布函数。利用此分布函数分析轨道不平顺在各波长的分布;根据测得的车体振动加速度,对轨道不平顺与车体振动加速度进行相干分析,确定引起车辆振动加速度增大的不利波长,以便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波长的轨道不平顺作重点养护。  相似文献   

14.
基于概率分布的轨道不平顺发展统计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轨道不平顺的随机性,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对轨道动态不平顺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轨道不平顺的概率分布特性。分析讨论基于不平顺分布函数特征的不平顺发展统计预测方法,比较不同统计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和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不平顺概率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在轨道不平顺概率分布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指数平滑预测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和预测精度,能够用于轨道不平顺发展预测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GJ-4型轨检车轨距-轨向检测系统改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GJ—4型轨检车的轨距-轨向测量装置安装于轴箱上的轨距吊梁上。随着我国铁路行车速度不断提高,轨距吊梁相对于安装基准的位移加大,梁本身震动增大,造成轨距、轨向测量准确性显著下降,甚至有时无法检测,严重影响线路检查工作。为此对轨检车轨距-轨向系统进行改造。以激光摄像式轨距-轨向系统替换现有的光电伺服式轨距-轨向系统。采用加大延时的方法解决轨距轨向信号与其他检测信号的同步问题。数据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采用面向字节的同步协议优化传输数据,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实时显示和几何波形打印,以及实时超限编辑和汇总资料打印。该项技术已在全路GJ—4型轨检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以秦沈客运专线轨检车实测轨道不平顺数据为统计样本,基于样本平稳性检验,采用FFT方法进行样本空间的谱估计,并由MATLAB编程得到轨道不平顺谱密度和相关函数。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无砟轨道不平顺优于有砟轨道,高低和方向不平顺尤为突出;在8m以下波段内无砟轨道不平顺很好,无明显周期性成分;无砟轨道左右股钢轨横向不平顺控制均匀;左右两轨高低不平顺相关性较强,方向不平顺相关性较弱。基于样本的总体平均,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优化算法,得出无砟轨道不平顺谱密度拟合曲线参数值,对于研究我国无砟轨道不平顺功率谱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已突破传统的轨道几何检测,朝着综合检测的方向发展。结合安装在我国新一代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RH380B-002的轮轨力检测系统在高速铁路轨道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介绍了我国在高速铁路轨道综合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基于轮轨力测量的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轮轨力测量的高速铁路轨道状态评判方法。基于轮轨力测量的轨道检测技术通过安装在固定车辆(一般为轨道检查车)的连续测量测力轮对测量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和轨道疲劳寿命影响的角度对轨道状态进行检测,指导轨道日常养护。该技术是高速铁路轨道综合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轨道几何检测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它的投入运用将更好的保障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8.
以青藏铁路静态轨检车实测轨道不平顺数据为统计样本,基于样本平稳性检验,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进行样本空间的谱估计,并由MATLAB编程得到轨道不平顺谱密度。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青藏铁路无缝线路试验段建成1年多并通车近4个月以后,轨道高低、方向和轨距不平顺特征未发生明显改变,轨道状态基本稳定;试验段轨道状态良好,与我国一级干线轨道具有相似的平顺性特征;无缝线路轨道高低和方向2~4 m短波不平顺优于有缝线路轨道。  相似文献   

19.
介绍在郑州地铁1号线施工中使用的电动轨行车的设计,包括车架、轮对、电机、传动、换挡机构、制动系统以及控制电器的设计计算和选用。在地铁施工中安装支架,如果在该车辆上安装操作平台,可进行打眼及接触网调整作业,还可运送1.5 t以下的接触网导线以及进行现场检查等。  相似文献   

20.
基于线阵相机的接触轨几何参数动态检测系统,采用高速线阵相机,通过光切法,获取接触轨目标图像;采用双目成像检测原理,同时结合车体偏移补偿,精确测量接触轨几何参数;采用实时定位系统,对检测数据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