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发展水运的关键是建设好保护好航道,航道是水运的基础,是国家重要的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国内外实践证明,没有现代化的航道,就没有低耗、高效、安全的现代化水运. 在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工程管理处处长李永恒看来,内河航道建设在"十二五"时期将进入一个新的高潮发展期,投资及建设力度将是"史无前例"的.在国家"十二五"水运规划中,既要注重高等级航道的建设,又要兼顾西部省区的库区航道、山区农村水运航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水道港口》2012,(1):24+29+44+56+60+86+92
<正>江苏投资180亿加快水运建设本刊从江苏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2012年,江苏省将以内河航道、大型战略性深水航道和港口公共基础设施为建设重点,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计划安排投资180亿元。其中,内河航道投资70  相似文献   

3.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组成体系中,交通运输事业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将生产和消费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现代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运输等,水路运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交通运输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而航道作为水路运输的基础,航道运输的现代化建设也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内河航道的疏浚工程,对于水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内河航道运输中疏浚工程的相关概念,并对其工程施工技术和方法等做出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十五”时期,我国将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内河航运建设必须抓住机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建设结构,加快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造,提高整体水平,发挥其在未来开放型、国际化交通运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一、内河港航建设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九五”时期,国家加大了对内河港口、航道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一纵两横两网”骨干航道建设进展顺利,但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仍处干初级阶段。 (一)航道等级结构不合理,水平低 我国具有层次结构的航道网尚未形成,主要内河航区间缺乏有效连接。西部地区航道绝大多数处于原始自然状态,航道…  相似文献   

5.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以下简称"航道法")将正式施行,我国现有13万公里内河航道、8000多公里沿海航道的规划、建设、养护、保护、管理将有法可依。航道法的出台,对于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最大化意义重大。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宣传贯彻《航道法》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深刻认识《航道法》的重要意义,以贯彻实施《航道法》为契机,认真学习、精心实施,切实保护好、利用好有限的航道资源,开创航道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水运强国建设助力护航。  相似文献   

6.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09,(1):65-65
本刊从2009年1月15日在京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2008年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推进沿海主要港口进出港航道和内河航道建设。加快调整老码头技术改造和老港区功能,促进港口持续发展和港城协调发展。加强沿海港口进出港航道、防波堤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继续加强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推进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建设,加大中游河段系统整治的研究力度。继续加强京杭运河改扩建、西江航运干线扩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和黑龙江航道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事》2020,(2):32-33
《航道工程建设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44号)已于2019年12月6日颁布,2020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现将出台背景和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航道建设管理规定》(交通部2007年3号令)和《航道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交通部2008年1号令)颁布实施以来,对规范和加强航道建设管理,保障和提升航道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交通运输部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文件指示精神,长江航道党委高度重视、审时度势,系统规划、精心组织,大力加强长江航道文化建设,提出了文化兴局、文化强局的发展战略,制定了长江航道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和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111"的奋斗目标以及七项推进措施,其中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七大任务之首,也是长江航道文化强局战略的核心任务,长江航道局将通过加强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筑牢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内河航道的思想基础,形成长江航道的强大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其中水路运输因其运载量大、运输距离远、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继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之后又一重要的运输方式。不过,水路运输因主要是利用江、河、湖泊以及海洋的“天然航道”来运输,不可避免会受到航道条件的制约,因此做好航道的建设整治,对发展我国水路运输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航道的建设及整治对水运经济的影响,分析在水路运输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航道条件,提高水运能力,促进水运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据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1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将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法律明确,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国航道管理工作,并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直接管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干线航道和国际、国境河流航道等重要航道。法律规定,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制定航道养护技术规范。航道管理的部门应当按照航道养护技术规范进行航道养护,保证航道处于良好通航  相似文献   

11.
古劲 《珠江水运》2015,(2):35-32
<正>《航道法》是交通运输行业热切期盼的重要法律。它的出台,将促进航道科学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障航道畅通和航行安全,维护社会各界依法使用航道的权益,充分发挥航道在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对珠江水运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十三五”期间,广西以“一主六干五线”构建内河航道体系,促进内河水运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取得了瞩目成绩。“十四五”期间,广西将进一步完善内河航道体系,提高内河水运经济发展能力。为了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要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内河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内河交通运输发展、研发推广内河航运适用船型,做好水运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13.
《水运工程》2006,(4):60-60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将以19亿元建成覆盖全省通航水域的水上交通运输体系,实现淮河流域航道与水网地区的沟通。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将全面提高,境内将新增航道里程276km、改善航道里程640km.新增港口货运泊位57个、客运泊位37个,新增港口货运吞吐能力1770万t。  相似文献   

14.
信息公告     
《中国海事》2015,(1):79-80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2015年3月1日起施行2014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17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航道法将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共分7章48条,分别为:总则、航道规划、航道建设、航道养护、航道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法律明确,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国航道管理工作,并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直接管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干线航道和国际、国境河流航道等重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道局2013年工作会获悉,长江航道部门将按照绿色低碳、生态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长江航道现代化建设中,将长江黄金水道打造成为生态文明航道。据介绍,该局将通过对长江通过能力以及航道生态承受能力的研究,统筹考虑沿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航道建设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科学合理地开发航道通航潜力;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转变航道发展方式,利用电子  相似文献   

16.
<正>据交通运输部出台的《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十二五"期,内河航道被列为建设重点,将建成1.3万km国家高等级航道(到2020年将达到1.9万km),西江航运干  相似文献   

17.
长江南浏数字航道示范工程已建设成功并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标志着这段航道的维护、管理和服务从传统模式进入数  相似文献   

18.
韩瑞洁 《港工技术》2010,47(4):44-44
2010年7月13日,交通运输部在津组织召开了《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修订座谈会,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交通专业人员资格评价中心、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制度于2003年5月1日实施以来,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创建、生态廊道构建,推动旅游航道发展,结合全国首条以绿色航道命名的“锦江绿色航道项目”工程实践,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人为本”的绿色旅游航道建设理念,“节能低碳、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航景融合、安全畅通、智慧建养”的绿色旅游航道建设目标体系,“生态、旅游、休闲”为特色旅游航道,构建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旅游航道顶层建设理念体系。研究成果可为交通运输部门推动旅游航道绿色发展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交通运输部不久前发布了《航道整治工程施工规范》(简称《规范》)。该《规范》为强制性行业标准,自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原《规范》同时废止。《规范》的发布执行,将进一步完善航道建设的标准体系,规范航道建设施工技术,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有利于航道整治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