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由于传统的沥青路面施工控制方法存在信息反馈的滞后性、有限性,通过在沥青路面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搭建信息化质量管控平台,实现了沥青路面全过程控制,将检测的随机取样改进为路面质量的整体检验;将施工过程中的有限反馈改进为实时反馈,并提供智能预警功能。信息化动态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沥青路面生产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安全化"管理,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的车辙、水损害等早期病害是公路建设中困扰多年的问题,而应用GTM设计的沥青混凝土是解决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有效方法。结合施工实践,介绍GTM设计原理、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为此类工程的施工控制积累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孙长新  梁锡三 《公路》1996,(3):44-49
采用JC法分析沥青路面设计参数大小及其变异性对其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广深、广花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实践,探讨以结构可靠性理论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如何提高AC-13C上面层施工质量,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系统地介绍了从原材料选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到混合料拌制,以及现场施工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控制要点。重点阐述了沥青路面施工中如何在温度控制、运输及摊铺工艺中保证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  相似文献   

5.
结合广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实施,从沥青混合料材料、设计和施工等角度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上面层平整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提出了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对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近年全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翻修施工中的具体情况,对影响沥青路面翻修工程质量控制的设计、管理和施工三大关键措施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用集料是目前沥青路面施工中最不稳定、最难控制、影响最大的焦点问题。长期以来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总是迁就集料加工,配合比优化没有保证,施工与试验室结果拟合性差,路面离析、达不到理想的设计状态。本文针对我国沥青路面用集料的开采,规划以及加工的关键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指导路面用集料的加工。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和论述了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然后介绍了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传统的施工技术,最后阐述了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具体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为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对道路安全以及"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就需要相关单位严格把控,从施工道路最基本的问题抓起。从目前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沥青材料管理以及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提出了控制沥青路面控制以及材料管理、沥青的施工质量等方面的具体的解决方法,从而实现沥青路面安全性能,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柔性基层ATB-25试验路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苗  张明文 《中外公路》2007,27(4):276-278
该文通过介绍柔性基层ATB-2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要点控制,为探索适合所在地区的最佳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后继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青藏公路沥青路面多年养护管理经验,分析了青藏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及其产生原因,从设计、施工与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技术措施。认为,沉陷变形、裂缝是青藏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是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特殊使用条件与施工条件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加强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重视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提高路面养护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减轻各种病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切实提升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水平,通过总结江苏省过往20余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和使用经验,从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围绕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20 a寿命的建设目标,对江苏省廿年沥青路面技术框架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基于江苏省高速公路历年路况、交通等数据统计分析,总结了当前沥青路面建设存在使用性能、设计理论、材料以及信息化管控等方面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和运营中的建设需求;基于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指南及手册,调研了国内外沥青路面"寿命"定义和道路寿命终止判据,进而从适用交通水平、服役状态以及养护维修等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廿年路面的基本内涵,并明确了廿年路面设计宗旨为"沥青路面各项结构性能、路表功能的均衡设计以及各层位的按需分层寿命设计",提出了一种路面结构"性能均衡、寿命协调"的设计理念;基于理论分析、现场检测、室内试验、模型搭建、工程应用、跟踪反馈等综合性技术手段,从关键控制指标、路面结构优化、材料设计与开发、信息化管理与控制以及标准编制等方面,建立了江苏省廿年沥青路面技术框架,明确了廿年路面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平整度是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从原材料、混合料级配、基层施工质量、现场摊铺碾压方法等方面,结合连(云港)徐(州)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及多年的路面施工管理经验,提出了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控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对于沥青路面施工中平整度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具有坚实性、耐久性、防渗性强的优点,同时能很好地抵抗低温开裂,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沥青路面的施工较为复杂,因此,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应注意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同时优化施工质量评定标准,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15.
结合珠海机场高速公路的路面工程,首先从沥青路面破损的原因和使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因素,接着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控制过程框图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充分的和实体工程联系起来,以该工程的主要技术标准、路面结构层的形式和地形地貌为基础,同时深入关键环节,就材料使用及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做了综合性的探究。通过研究,结果表明,以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为基点,加以科学的配合比设计,同时结合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制度,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在云南省新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监控实践中,采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控制指标如油石比、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压实度等进行监控,收到了良好的质量控制效果。另外,在沥青路面竣工验收和付款中采用统计方法,根据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水平计算付款系数,做到真正的“优质优价”,有力地保证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在长期的实际应用中,我国高等级沥青路面结构都有防水设计,因为水损害影响路基强度、易产生路面坑洞,是产生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元凶"之一。与此同时,防水路面的排水也是设计和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否则,雨天路面产生积水和"水飘"会对行车安全造成致命影响。然而,"堵不如疏",排水沥青路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上、下2层沥青路面在炎热多雨气候以及交通荷载作用下,下面层AC-20C的设计及施工质量管理缺陷会造成沥青路面车辙和水损害等病害。文中依托某沥青路面施工项目,通过控制级配S形设计,以及关键筛孔通过率,提高AC-20C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以及水稳定性,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均匀性,采用无损检测手段检测。试验段应用表明,路面渗水系数、构造深度、抗滑系数等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排水沥青路面(PAC路面)因良好的排水、降噪和抗滑安全性能,运用前景广阔。在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中除了遵照一般的沥青路面要求和准则外,排水沥青路面施工还要高度重视沥青混合料改性剂的添加、拌和温度、摊铺碾压温度等关键环节的控制。文章通过对宁杭高速公路排水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求的介绍和总结,可为排水沥青路面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一直是道路界研究的一大课题,施工质量的提高除了采用新的材料、先进的机械设备外,如何控制沥青路面离析对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沥青路面离析的种类,并对离析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尽剖析,在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从设备、材料、施工等方面提出了沥青路面离析的有效防治措施,可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