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TDJ-2012集成加强型减速顶的研制及试验过程,分析和说明了其结构特点及产品特性,同时对该顶的运用效果做出横向比较,进而表明了该顶是一种非常适合于我国铁路重载发展需求的编组站调速设备.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南宁市沙井-南站立交桥下穿铁路框架桥工程建设四顾分析,介绍了该工程创新运用的大型下穿铁路框架桥破桩顶进施工工法的特点及操作要领;该方法,解决了高风险及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下穿铁路框架桥破桩顶进施工难题,可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经验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策 《铁道勘察》2013,39(2):86-89
介绍某城际铁路双线圆端型桥墩设计,综合同类结构的应用情况,对该桥墩适用条件及有关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介绍了顶帽尺寸确定的要求,荷载取值、墩身受力计算的方法,提出了减小刚度限值的思路,对横向折角的计算办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减小刚度限值、支座悬出墩颈等措施,实现了墩身尺寸的优化,并对顶帽受力计算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某地铁六号线上跨繁忙铁路干线连续梁顶推施工中的顶推总体方案,顶推施工中的顶推机构设置、顶推同步控制、永久墩及临时墩受力控制、顶推中线控制等关键技术,该技术工艺先进、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某站编组场14道第30位减速顶两根双头螺栓断裂,脚踩该顶不能滑动到位,现场检查人员认为是故障顶,本文对该顶是否为故障顶进行了原因分析及问题思考。  相似文献   

6.
燕山大学斜拉桥30m箱梁顶推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燕山大学斜拉桥跨越京秦电气化铁路顶推施工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顶推方案的选择,同时对顶推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箱梁质量大、跨越铁路顶推时间短、混凝土箱梁允许悬臂值小等是顶推施工中的难点,文中对顶推的关键部位,箱梁与导梁的连接接头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以胶济电化工程DK253 185.267m 14m 7m辛化路立交框架桥施工为例,介绍了在维持既有运营的情况下,对斜交分段式框架施工方法的多方案比选后,确定采用中继间顶进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研究方法对中继间顶进法施工中的顶进后背设计、斜交转正块设计、滑床的处理、线路加固及临时墩设计、顶进方向控制等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研究结果在施工过程中对上述技术要点的控制,该桥整个施工时间只用了135d,分段框架前后相错量控制在5mm以内,安全、优质、快速地完成了该桥施工。  相似文献   

8.
新建衡茶吉铁路需跨越武广客运专线,线路平面位于曲线上,墩高近40 m,受附近既有线的影响,无转体条件,故采用顶推施工。铁路简支曲线箱梁还未见应用,首先介绍48 m单线简支曲线箱梁的设计概况、主要设计参数、构造细节、计算方法,然后对该结构的顶推设计及施工加以介绍,曲线简支箱梁长48.6 m,高4 m,顶推重力9 720 kN,顶推距离73.5 m,通过设置临时束,梁体在顶推过程不出现拉应力,梁体在顶推及成桥阶段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结合石环公路主桥102m小竖曲线、宽度大、重量大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顶推施工,介绍了顶推总体布置方案,并通过计算分析,确保临时墩结构布置的合理性,最后详细阐述了该桥施工工艺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消除机车维修人员上车顶作业时易发生高压人身伤害的隐患.利用科技手段给网下车顶作业增加一道安全屏障,采用单片机技术开发了新型"机车高压报警装置",并对该装置的系统方案、硬件及软件设计进行了介绍.经过试验及改进后,该装置已批量装车.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TDJ调速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着重用对比的方式阐述了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不同历史时期的技术特点及发展概况。使广大用户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当前TDJ调速控制技术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为用户进行系统升级和更新换代提供广泛的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高负荷可控减速顶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介绍安装在波兰扎布莱诺编组站的TDJ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通过在波兰扎布莱诺编组站的成功应用,从技术的先进性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等方面,分析了高负荷可控减速顶在波兰和国际市场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TDJ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及故障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保证驼峰调车场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介绍减速顶调速系统在俄罗斯后贝加尔编组站的实际应用情况,对调速系统和减速顶调速设备进行了安全分析,同时提出了安全措施,对减速顶在俄罗斯编组站的安全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过了四次施工和两次重大调整,本森维尔站TDJ减速顶调速系统已逐步趋于完善,满足了用户各方面的各种需求,为TDJ继续承担站场减速顶维修工作和进一步开拓北美市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80年代开始,TDJ减速顶调速设备就陆续走出国门,先后应用于美国、波兰和俄罗斯等国家。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出口各类型号的减速顶、可控顶和停车顶4万多台。但在维修管理方面,从国际上看,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大多都是采用“用”、“修”分离的专业化维修方式,即车站只管使用,不管维修。而减速顶公司专门负责设备的集中维修。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效率较高、责权利清晰、是使用和维护两方双赢的现代化管理的一种模式,它解决了用、管、修之间的矛盾。本文以美国一个站场的承包维修经验,论述专业化维修的优势,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利用计算机对减速顶调速系统进行自动控制是我国的首创,30多年来,经过不断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果,如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分散控制等,实现了对驼峰溜放车辆数字化、图形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实时控制,这里综合叙述了哈中心在这方面的研究、应用与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展望。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顶调速系统研究中心2005年改名为减速顶调速系统研究所,同时领导班子几乎全部易人,机构进行了大调整,该单位开始了新起点;经过五年的努力奋斗,技术创新、市场开发和经济效益取得了长足进步,人均年产值和人均年收入创下了新纪录,单位的各项工作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新设备的研究,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顶调速系统研究所研制了新一代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并将它应用到嘉峪关站编组场改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自吸下式风动可控减速顶的结构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效果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该顶能够实现自吸下、自锁闭和自解锁的功能,满足运输生产的要求。对所需要的风能进行理论分析,通过计算确定该独立供风系统的组成及各项基本参数。从锁闭状态和非锁闭状态两方面介绍了其控制原理和顶的结构特点。通过在三间房站的运营试验,证明了自吸下式风动可控减速顶能够适应高寒、高温差的恶劣环境,满足现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