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航海史是人类征服海洋的英勇诗篇,它需要多种科学技术作为保证,包括提供良好的医学条件。远航的舰船,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医疗保健环境,而且还得掌握停泊和抵达的港口、岸陆的卫生状况。航海需要医学地理。郑和船队的科学记载人类远航史首举我国的郑和下西洋。郑和能屡次完成远航,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人类探索海洋,向往海洋与回归海洋的航海实践活动生生不息,从不间断。人类在这一伟大征程中所体现的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无数壮举与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思考与总结。人类在驾驭和征服海洋过程中所折射出的认知创新、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创新硕果,将激励我们在可持续利用人类第二大生存空间———海洋与建设海洋强国的征程中,继续发扬伟大的郑和精神,不断创新航海技术,重铸我国航海事业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正> 制海权,就是一个国家控制大海的能力。一个面对大海,有着漫长海岸线的国家,如果不能控制海洋,不能在海上自由地活动,那么,海洋给它带来的更多的是遗憾和痛苦,而不是财富和幸福。公元15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世纪。世纪之初,郑和七下西洋,远达非洲东海岸,中  相似文献   

4.
航海梦寻     
《中国船检》2012,(8):31-34,114-115
航海,是人类走向海洋的第一步。从徐福东渡到郑和七下西洋,在浩瀚的世界航海史上,中国人留下了不朽的辉煌。然而,在郑和之后,中国航海却戛然而止。从此,中国远离了曾引以为豪的航海时代,也失去了对海洋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大航海时代     
《珠江水运》2011,(10):74-77
15世纪初,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世界航海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代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随后而来的葡萄牙人厚积薄发,数度扬帆出海,终于打通了印度航线,财富滚滚而来。西班牙也不甘落后,几乎是在同时,西班牙在航海探险事业上取得的突破足以和葡萄牙一争长短。  相似文献   

6.
亨利·哈得孙是17世纪初英国著名的航海探险家。他一生历尽艰辛,多次远航探险,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北美哈得孙湾及其他一些地方。然而这位探险史上的名人非但未能在活着的时候因探险发现而载誉受功,却成为众多航海探险英雄人物中少有的生不惬意、结局悲惨的探险家。哈得孙所在的时代,正值西欧许多国家竞相探索从北大西洋通过美洲北部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因海洋而诞生,海洋因人类而生辉。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未来的希望,航海是开发利用海洋、促进全球发展的重要纽带……"7月11日,以"感知郑和,拥抱海洋"为主题的2012中国航海日大会在江苏南京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隆重举行。航海日活动组委会主任、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而璀璨的航海历史和文化。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航运大国、海洋大国。但要实现由大变强,还需要我们在加强硬实力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实践证明,深入持久开展航海日活动,是提升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对增强全民的海洋意识、航  相似文献   

8.
航海是人类在海上航行,跨越海洋,由一方陆地去到另一方陆地的活动。由于人类的地理知识有限,在从前是一种冒险行为。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航海也是一种风险很高的职业,危险时时相伴,尽管这样,每一条航线,都是航海前辈一海里一海里航行积累而成的。库克船长就是航海界的一位杰出代表,尽管当年他航海探险多带有殖民主义特色,但就航海本身来说,他留给后人的是宝贵的经验和资料。  相似文献   

9.
正7月11日是第十五个中国航海日。中国不仅是陆地大国,而且也是海洋大国,有着辽阔的海洋和漫长的海岸线,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迈进新时代,海洋领域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秉承航海精神,大力发展航海事业,对当前践行"一带一路",增强我国海洋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今天,每一个人,航海者当然更清楚,地球是球形的,它的直径约小于一万三千公里,球表上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要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谈何容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认识地球的漫长、曲折的进程中,没有航海者的杰出贡献,人们是无法揭开这一秘密的。还在人们对陆地和海洋一无所知的时候,荒诞无  相似文献   

11.
《航海》2015,(1):6-7
<正>张春阳先生是活跃在长三角地区的航海文化传播者。他特别对上海沙船文化一往情深,致力于"上海沙船文化节"的申报,还向政府有关部门上报了把崇明建设成为"沙船文化休闲体验岛"的提案,渴望获得行业的认可和支持。正在筹备"沙船文化展"项目的上海市航海学会桑史良秘书长一行慕名探访。在嘉兴船模工作室里,围绕航海史研究的共同兴趣,他们谈得海阔天高,兴味盎然。张春阳先生认为,中华古代造船与航海史上开拓性的创造与发明,是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中辉煌的篇章。人类海洋文化形成的"基因",  相似文献   

12.
环球概览     
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我国“航海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我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交通部部长张春贤指出,设立“航海日”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海事业的高度重视,凸现了航海及海洋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必将推动我国航海及海洋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钧雷 《水运管理》2012,34(9):10-12
文前絮语:世界上设立航海节日的国家不在少数,给节日取名如航海节、航运节、海洋节、海军节……无论叫何名称,目的都为彰显对海洋的关切和重视。在中国的"两岸四地",台湾早就有"航海节",且年年举办活动。同是炎黄子孙,一脉相承,大陆设立"航海日"也在情理之中。21世纪是海洋世纪,祖国大陆将信心坚定、步伐铿锵地迈入海洋强国行列。更  相似文献   

14.
航海溯源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航海距今究竞有多少少年呢?最先征服海洋的英雄又是谁?考古学家用放射性碳十四测定法,对希腊南部弗郎契洞穴内的黑曜石器进行测定,经分析,它们有相同的年龄与元素组织,均来自同一产地,其年代为  相似文献   

15.
关于设立中国航海节的议案2005年,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郑和率庞大船队,驰骋万里、远涉重洋,开创了“七下西洋”的辉煌业绩,拉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郑和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航海史上的先驱。郑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21 世纪是海洋世纪,人们已将海洋视为人类的第二大生存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未来竞争的焦点也将集中在海洋,海洋也是维护国家权益和安全的重点领域。海洋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契机,设立自己的“航…  相似文献   

16.
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航海人才流失不断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航海类大学生职业忠诚度的养成。选取郑和为榜样,将郑和"爱国、创新、和平、团队"的精神融入航海类大学生职业忠诚度培养中,对鼓励大学生投身航海事业,激发大学生探索海洋的欲望,培养大学生"拥抱海洋,拥抱世界"的远大世界观,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等多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借此提升航海类大学生职业忠诚度,助力实现海洋强国梦。  相似文献   

17.
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提升海洋地理信息保障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随着人类进入探索海洋、研究海洋、利用海洋的时代,海洋逐渐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海洋测绘正是伴随航海实践和海上探险活动的开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一切海上活动的基础和先导。作为海洋测绘成果,海洋地理信息是人类对海洋进行探索和认知的科学表达,它涵盖从海空、海岛、海面、水体到海底的多种海洋自然地理要素和海洋重力、磁力、水文、军事等专题要素,体现了海洋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为人类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和有效利用海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简而言之,人类的一切海上活动都离不开海洋地理信息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纸海图历史悠久,伴随着人类漫长的航海历程,纸海图一直在不断地改进,但由于导航技术的限制,从根本上讲, 传统航海是以视觉导航为主,因此纸海图也主要服务于视觉导航,主要表现在:海图上地面特征建筑、标志性地物的表示比较多,陆地内容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9.
孙光圻 《世界海运》2011,34(1):51-54
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亚洲东方,濒临西太平洋,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与众多的岛屿,是一个航海自然条件非常优越的大陆性兼海洋性国家。我国的航海历史极为悠久,远古航海文明的萌生可追溯至遥远的新石器时代。至少从公元前3世纪起,直到15世纪中叶为止,中华民族的航海事业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虽然近代中国的航海事业一度中衰,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航海事业又迅速崛起,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航海大国。中华民族在海洋上的非凡活动以及卓越贡献,为整个人类的航海史册留下了浩气长存的光辉篇章。从本期起,本刊特邀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光圻教授引领我们走进中国航海的悠远历史。  相似文献   

20.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浩瀚的航海史上,记载着惊喜,也记载着悲怆。从徐福、法显、鉴真、汪大渊,到鼎盛时期的郑和,构成了中国航海史的主线。在“郑和时代”,其船队之浩大、技术之精良,航线之久远世界无出其右者。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开辟了航海新时代,同时也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贸易等领域内的大变革。但在郑和之后,中国航海却戛然而止,让世界无数人扼腕痛惜。从此,中国远离了曾引以自豪的航海时代,也失去了对海洋的控制,接下来中国经历的是一段段耻辱的历史。2005年7月11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被中国正式确立为“中国航海日”。航海日的确立,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航海的姿态——航海壮志去又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