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君祥 《航海》2015,(1):26-30
<正>沙船是中国古代航海木帆船中的四大船型之一。(四大船型为沙船、鸟船、福船、广船)史载,中国的沙船以崇明最为著名,又多在上海附近的太仓、浏河等地制造。在江苏的太仓、南通、海门、常熟、嘉定、江阴、赣榆、泰州等地都有数量较多的沙船存在。中小型的沙船可以在长江流域以及其他内河里航行,中大型的沙船还可以在我国的沿海水域航行,有的大型沙船还能远涉重洋,活跃在远洋贸易船队中。上海是沙船的故乡和发源地,是海运沙船最主要的停泊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尽地阐述了上海沙船业从开创、发展到繁荣的历史,深刻分析了上海沙船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沙船为我国航海木帆船四大船型之一,已有一千年以上历史,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以漕运为主,军事上也广泛利用,以其特殊的船型、性能、平底、多桅、方头、方艄、宜于行沙,行驶于北洋航线,但也有行驶于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的,最远曾到达东非和红海地区。最盛时期达万艘以上,年运输量达350万石以上。  相似文献   

4.
刘迎春  季翊 《世界海运》2021,44(4):42-48
中国的沙船源于江南平底海船,历史悠久,至清代时沙船航运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基于日本关西大学中国海洋史研究专家松浦章的珍贵考证资料,介绍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从萌芽到繁盛、再到衰落的全过程,还原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的全貌,希望能够为传承中国海洋文化以及建立“海洋文化自信”和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上海博物馆委托中国造船学会高级工程师李邦彦设计,工艺美术家、船模制作收藏家徐滨杰制作的一艘明代沙船模型,已于3月底举行了验收交接仪式。沙船,是明清之际往来于上海及沿海地区的主要海上运输工具,对上海发展成为中国重要商港起了较  相似文献   

6.
《航海》2015,(1):6-7
<正>张春阳先生是活跃在长三角地区的航海文化传播者。他特别对上海沙船文化一往情深,致力于"上海沙船文化节"的申报,还向政府有关部门上报了把崇明建设成为"沙船文化休闲体验岛"的提案,渴望获得行业的认可和支持。正在筹备"沙船文化展"项目的上海市航海学会桑史良秘书长一行慕名探访。在嘉兴船模工作室里,围绕航海史研究的共同兴趣,他们谈得海阔天高,兴味盎然。张春阳先生认为,中华古代造船与航海史上开拓性的创造与发明,是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中辉煌的篇章。人类海洋文化形成的"基因",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复原性研究馆藏高邮湖沙船的历史遗存,对该类船的船形特点、船体结构和造船方法等内容进行实证分析和历史还原,进一步保护和研究传统造船工艺、展示和研究传统沙船结构、厘清该船的迁徙历史。从江苏省等地的航运发展历史的角度,阐述沙船的生命周期及其历史作用。该方面的研究对展示我国航运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对佐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泵沙船的作用是将泥沙一个地点通过船上的泥泵等设备经由预先铺设好的输送管路输送到另外一个目的地。本大中型泵沙船的设计主要是体现在泥泵的功率大,粗沙或机制沙能通过泵沙船较大批量地输送出去,解决吹沙过程中的环保问题。通过参考其它耙吸和绞吸挖泥船的设计原理,结合泵沙船的设计特点,特制定了本大中型泵沙船的设计原则,解决了目前国内该种船舶的设计空白,对以后相同类型船舶的设计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航海》2015,(4)
<正>迎战"灿鸿"强台风成了沪上航海人庆祝自己节日的"序曲"。在狂风暴雨的自然背景映衬下,大海骄子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形象更为鲜明。聚焦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上海的市徽,绽放的白玉兰中挺立着一艘五桅沙船。沙船发展历史推动了上海近代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织就了2015年"中国航海日"上海宣传和纪念活动的经纬。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承前启后,共筑蓝色梦想。今年"中国航海日"活动的主题是"再扬丝路风帆,共  相似文献   

10.
《航海》2015,(5)
<正>在2015年"中国航海日"上海宣传和纪念活动中,上海市航海学会和上海市历史学会共同主办《上海沙船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论坛》,还首播《沙船百年兴衰》文献纪录片。各领域专家阐述了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现摘要以飧读者。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晓东在《略论古代上海地区港口、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活动》的论文中认为,古代上海地区的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流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上海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交流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众多的丝绸贸易起点港之一。  相似文献   

11.
单丽  马琳 《航海》2014,(2):29-31
元代至清代前期,上海作为南北洋航运中心,既是南北商品流通格局变化下的产物,也是清廷商品流通政策变化下的产物,海运业在上海的早期兴起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沙船船商不仅在航业中居于中心地位,而且发挥领袖百业的作用。上海的兴起及迅速崛起,是建立在全国各地地域商帮的大规模商品流通基础之上的。上海开埠前后,沙船运输业已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资金雄厚、利润丰厚、影响广泛的行业,不但承担了南漕北运的繁重任务,而且在上海乃至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其对上海发展的特殊意义或许也是其作为上海市市徽构成部分的历史缘由。  相似文献   

12.
上海十六铺客运站第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它那宽敞明亮的上下层现代化候船大厅矗立江边,成为我国最先进的客运码头而受到人们的称赞。但是,它的过去是怎样的呢? 清乾隆27年(1762年),福建漳州籍商人郭辰斋从台湾基隆经商来沪,在小东门外洋街(今阳朔街)开设万丰沙船号,经营南北洋海运业务。当时江边没有马路,为了停靠沙船,万丰号就在今十六铺客运站处的  相似文献   

13.
《航海》2015,(5)
基于明清两朝沙船昌盛时期从事北洋航运史料记载分析,对沙船行进动力、航行定位,以及港湾碇泊诸元应用航海文献比较法进行研究,形成了风力是沙船航行的主动力、南下返航沙船可借助稳定的沿岸海流助航、陆标与水文定位术已相对成熟、太阳中天定位术亦已掌握、航用罗盘在沙船上广泛应用,以及大型石碇和铁质游碇相辅并用等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一千多年来,通过航海进行医学交流,对中外医学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鉴真和尚应邀赴日传授佛教和医学,六次渡海已载入史册。宋代沙船频繁地来往于东南亚各国,广州和上海等地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经市舶司登记,阿拉伯商人运往欧洲等国的药物有六十余种,如朱砂、人  相似文献   

15.
桑史良 《航海》2011,(1):42-45
去年,在网上看到上海最早、规模最大的商船会馆因要配合市政动迁而被列入动迁范围,并且得知已开始拆迁了,对此我一直惦记着,无法放下心来上海地处南洋和北洋两条航线交会点,南来北往的船只都要在此转口,以沙船为主的贸易活动,繁荣昌盛,促进了上海的商业,奠定了上海的繁荣。这就促使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变成大都市,并被誉为“江海通津,东南都会”。  相似文献   

16.
清光绪元年二月二十八日(1875年4月4日)轮船招商局所属的“福星”轮满载浙江的漕米、木料等货物由上海驶往天津,在撩木洋洋面被英商怡和洋行“澳顺”轮撞沉,罹难者65人,所载七千二百余石漕米及其他货物全部沉没,史称“福里轮海难”,这是近代中国发生的第一起海轮被撞沉没事件,也是近代中国损失最惨重的海难事件之一。 清道光初年,由于北运河淤塞严重,南方的漕米(即皇粮)难以通过运河运抵北方,根据两江总督陶澍的提议,遂将漕运改为海运。海上漕运大部分由上海、南通、太仓的沙船商承远,海上漕运刺激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沙船业的发展。为了管理漕运,道光五年(1825年)江苏省在上海东门外老白渡(今门渡路)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17.
潘君祥 《航海》2015,(2):28-31
<正>江海两用的平底沙船,是从古代江南众多船型中发展而来的。它的发展是江南一带造船技术不断改进的结果,更是南方粮食、棉布、茶叶、瓷器等货物北运,北方豆麦、油饼、杂粮、桃枣南运而造就的市场经济推动的产物。沙船业的发展孕育了一代新的"船商",并从运输业中培育了最早的行业组织——商船会馆。会馆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民间沙船运输业的发达。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运砂船的结构特点,考虑了静水压力和波浪水动压力的影响,对运沙船各种危险工况下的总纵强度用有限元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结构强度的关键部位并进行加强,使运沙船总纵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9.
《航海》2015,(1)
<正>上海市航海学会筹划"沙船发展历史文物文献展——上海经济文化发展的源泉"项目,并在业界发起倡议,携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三山会馆等单位,申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获得2014年第二期项目资助(项目编号:B-4-5-20)。学会正积极筹备,拟于2015年"中国航海日"(世界海事日)活动期间在中国航海博物馆揭幕,并开启巡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吹填工程施工对通航安全的影响问题,文章阐述了吹砂施工和运砂船作业的通航风险和对通航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对吹沙船及运沙船的通航安全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