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水泥路面养护中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含砂封层的应用技术,文章介绍了水性环氧树脂固化机理和原材料性能要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着重研究了沥青洒布量、石屑撒布量、石屑粒径构成三因素对含砂封层抗滑性和耐磨耗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屑粒径对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碎石封层路用性能影响最大,石屑粒径越粗,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越高,但是耐磨耗性越差;石屑撒布量对封层抗滑性能影响较大;沥青洒布量对封层耐磨性能影响较大。综合考虑推荐砂封层各项技术指标采用石屑比例50∶50,石屑撒布量为1.7kg/m~2,第一层环氧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为0.4kg/m~2,可获得最佳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橡胶沥青碎石封层性能影响因素,探讨其在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文章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直剪试验与单轴贯入试验,分析了橡胶沥青洒布量、碎石撒布量及碎石加热温度对橡胶沥青碎石封层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随沥青洒布量及碎石撒布量的增加,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的抗剪强度与极限破坏荷载出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随碎石加热温度提高封层性能提升明显,因此在制备橡胶沥青碎石封层时应结合旧路面现状与沥青、碎石用量进行设计。现场检查结果显示,该封层可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与密水性能。  相似文献   

3.
超粘磨耗层是一种新型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具有耐磨、抗剥落、抗滑等特点。采用超粘改性乳化沥青以及骨架嵌挤型矿料级配,以马歇尔方法设计超粘磨耗层混合料,进行拌和时间、粘聚力、负荷轮粘砂、湿轮磨耗等路用性能试验。通过冷拌冷铺工艺,进行了现场拉拔、扭转剪切等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粘磨耗层混合料性能优良,满足稀浆封层和微表处混合料技术要求,适用于路面养护工程。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碎石封层的施工质量,文章采用拉拔、斜剪试验检测了碎石封层的粘结性能,对施工后的沥青路面平整度、渗水性能、抗滑性能进行了现场检测,同时采用双因素方差法分析了碎石、沥青用量对封层粘结性能、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了各封层材料用量。结果表明:碎石撒布率、沥青用量对封层粘结性能影响显著,对施工后的沥青路面渗水性能存在一定影响,对其他路用性能无影响;基于封层粘结性能、路面渗水性能确定最佳的碎石撒布率、沥青用量分别为51.5%、1.57 kg/m2。  相似文献   

5.
碎石封层技术是一种在喷洒沥青类结合料后立即撤布一定粒径的粗集料,经碾压而形成薄封层的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防水性能,减缓沥青老化的速度,提高路面的粗糙度和抗滑能力,使行车更加安全。碎石封层可作为开展预防性养护的突破口,全面提升青海地区的公路状况和养护水平。  相似文献   

6.
粗集料对于沥青路面的宏观构造和微观构造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其形状、棱角和表面纹理与路面表层的抗滑性关系密切。文章分别采用经过0次、300次和1 000次洛杉矶磨耗的不同棱角性粗集料组成AC-16C与SMA-16级配沥青混合料,并采用摆式摩擦系数仪法和铺砂法分别测量其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同时,通过AIMSⅡ扫描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从细观尺度分析粗集料的棱角性对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粗集料的棱角性对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的影响较大,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具备抗老化能力强、黏弹性好、节约资源、耐久性好、施工效率高等特点,可以让路面防水损害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以某高速公路项目为例,深入研究了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在高速公路的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文章通过制备"基层+透层+同步碎石下封层+沥青下面层"复合结构试件,采用斜剪试验研究同步碎石下封层层间抗剪强度,分析试验温度及材料组成对同步碎石下封层层间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层间粘结性能随试验温度的升高显著下降,尤其低于45℃时表现明显;采用SBS改性沥青作封层油时粘结性能明显优于基质沥青,但温度提高时两者抗剪强度差值减小;沥青用量和集料撒布率增加时层间粘结性能先上升后下降,分别在用量1.6 kg/m~2和撒布率70%时效果最好,集料粒径增加时层间粘结性能则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
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防滑性和耐久性,处理路面裂缝效果显著,经济环保效益突出。本文结合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在青海东部地区干线公路病害处治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对其施工工艺和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该技术在青海省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文章按表面胶浆及分散理论,设计一种橡胶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并对该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湿法橡胶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RSMA-13的拌和产能可实现200t/h,其动稳定度(60℃)≥4 000次/mm;橡胶沥青RSMA路面的空隙率约为5%±1%,渗水系数≤100ml/min,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约为0.9mm,橡胶沥青RSMA路面外美内实。  相似文献   

11.
排水性沥青路面兼具降噪与排水的功能,但其多孔结构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不利影响。为了保障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发挥废弃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经济环保优势,文章提出利用高黏改性剂对橡胶沥青进行改性。通过试验对比橡胶沥青混合料与橡胶高黏沥青排水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后发现,高黏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抗车辙性能、浸水飞散性能均远远优于橡胶沥青混合料,并且渗水性能良好。在实体工程中,橡胶高黏沥青排水路面压实度、摩擦系数、渗水系数、平整度等性能满足工程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技术在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对提高公路的服务性能、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公路的维护成本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比传统沥青和改性沥青碎石封层的性能特点,探讨了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技术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其在不同气候和交通条件下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SBS改性热沥青防水层的特点,分析了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的优点,结合实例介绍了采用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在SBS改性热沥青防水层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和性能检测。实践表明,二者结合能有效提高桥面防水层的防水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研究压实条件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轮碾压实法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研究油石比和轮碾压实次数对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和力学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石比越大、轮碾次数越多,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越小,而沥青饱和度越大;当轮碾次数为12次和18次时,随着油石比的增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逐渐降低,但降低趋势不明显,而当轮碾次数为24次时,动稳定度随着油石比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油石比为5.0%时,动稳定度最大;轮碾次数越多,动稳定度越大,车辙深度越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不同品牌、不同掺入方法和不同掺量丁苯胶乳对改性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蒸发残留物的延度、软化点、针入度、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湿轮磨耗值的影响,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丁苯胶乳对乳化沥青性能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C丁苯胶乳各方面性能较好;内掺法比外掺法生产的改性乳化沥青性能更稳定;确定丁苯胶乳用量时,要综合考虑改性乳化沥青的筛上剩余量和蒸发残留物的三大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抗滑,通过采用三种不同的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车辙试件,在25℃~35℃烘箱中烘烤2h左右,常温冷却后进行加速磨耗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摩擦系数与构造深度均将随着摩耗的时间增多日益衰弱减少,AC-13玄武岩摩擦摆值刚开始值比SMA-13玄武岩稍高,AC-13玄武岩构造深度比AC-13玄武岩偏大;由于级配类型对抗滑性初始值的具有一定影响,导致实验时AC-13玄武岩衰变终值小于AC-13玄武岩,而且它衰变速度也比AC玄武岩慢很多;集料的摩光值与摩耗值对抗滑衰变速率大小与稳定之后衰变终值高低有着很密切关系;此外抗滑性能衰减率受温度影响也很大,随着温度升高,能够提升抗滑衰减率,当实验温度达到60℃以上,实验温度衰减率最快,衰减率最慢实验温度为25℃,不过试验温度对抗滑性能衰变曲线规律不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雾封层养护在高速公路的应用效果,文章结合实际工程,从原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控制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制定了对比方案,分析了雾封层养护技术对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雾封层施工后,养护剂可渗透至沥青路面6.7 mm深度,可有效激活旧沥青性能;构造深度和摆值先降低后逐渐恢复并保持稳定现象,对抗滑性能改善程度较小;渗水系数降低幅度较大,路面抗渗水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托隆百高速公路橡胶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工程,对基质沥青的种类、橡胶粉的掺量以及基质沥青与橡胶粉的加工温度、反应时间等橡胶沥青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质沥青与橡胶粉的配伍性是影响橡胶沥青储存稳定性及相关技术性能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橡胶粉目数、掺量、基质沥青种类以及加工工艺等主要因素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四个因素对橡胶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弹性恢复具有影响,但是并不很显著,而对橡胶沥青的粘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动水压力对同步碎石封层病害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雨水在同步碎石封层面上形成一层薄层水膜,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动水压力,而动水压力大小主要与行车速度有关,在不同的行车速度作用下,产生的动水压力对同步碎石封层影响不同。文章主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和分析不同行车速度下产生的动水压力对同步碎石封层病害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