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城市机动车交通合理化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的城市机动车交通及其诱导措施,是城市交通畅通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机动车的特点、影响机动车增长的主要因素,以北京市为例,在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大的基础上,预测北京市未来几年的机动车增长速度及保有量;并针对当前北京市交通发展现状和预测结果,应用交通需求管理理论,分析并提出引导城市机动车交通合理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北京从2008年奥运会后就开始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至今已经进入第三轮,最新一轮政策有效期至2012年4月10日;广州亚运会期间也实施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从社会、经济、交通等多个角度对机动车限行实施效果和风险进行分析,可供制定相关交通管理政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众多复杂的影响因素中单独剥离出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对城市交通的改善作用,定量评估智能交通对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提升的贡献,在充分借鉴政策公共效应双重差分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匹配算法,创新性地提出了双重差分与倾向得分匹配相结合的定量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影响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筛选出城市道路网平均运行车速、地区生产总值、民用汽车拥有量、道路长度、常住人口等作为模型评估的变量指标。然后选择36 个城市,采集了其2008—2012 年的基础数据进行对照。研究提出的基于匹配和双重差分的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稳健性,可用于量化评估智能交通建设对交通运输效率的改善作用。模型实证分析测算结果显示:智能交通建设在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对城市交通平均运行速度提升的贡献约在9.2%左右。  相似文献   

4.
交通管理与控制对城市隧道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城市中受污染较为严重的隧道为研究对象,在对交通量、道路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联合微观交通仿真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模型,提出了交通尾气污染仿真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交通管理控制手段对隧道内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以南京九华山隧道为例,基于VISSIM软件和CMEM模型构建了相应的仿真平台,模拟车速限制、车型限制、单双号限行等管理措施对尾气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的模拟城市隧道中机动车的运行及尾气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大城市交通拥堵已经不可避免,交通费用政策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利用交通需求模型预先对交通费用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可以节约政策评估成本,避免政策偏差.首先研究了进行交通费用政策影响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结合2009年建立的贵阳市综合交通需求模型进行实际应用分析与评价,最后总结交通费用政策影响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机动车交通排放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交通排放污染状况和减排政策研究是交通和环境研究机构共同关注的内容,而机动车交通排放模型是开展相关工作的基础工具。上海市采用交通研究机构和环境研究机构合作开发的模式,共同开展机动车交通排放模型构建、验证和应用工作。从交通和环保双方的共同需求出发,模型侧重于排放清单核算和政策评估,并预留实时排放测算的功能。上海市机动车交通排放模型对机动车排放因子、运行工况和车辆结构等模型参数进行本地化,并根据排放模型要求对道路交通模型进行深化。上海市机动车交通排放模型已经应用于上海市机动车排放清单制定和各类交通政策的减排效果评估中。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路内停车秩序管理、提升道路交通运行效率,深圳市在试点片区实施了路内停车收费管理。依托深圳市路内停车管理系统、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系统、交通排放检测系统等平台,结合交通调查,构建以交通为重点,经济、环境和社会为补充的试点片区路内停车收费政策评估体系及评估模型。评估体系以路内停车的利用率、周转率、违法停车规模以及道路行程车速,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站客流量等为核心指标,以商业点客流量、机动车碳排放量、市民使用体验等为辅助指标。对深圳市试点片区路内停车运行情况进行评估,综合得分为2.32分,说明收费政策总体实施效果良好,具备向全市推广的条件。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交通稳静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本文就交通稳静化理念、交通稳静化设施及交通稳静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公共交通和稳静化交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发展趋势,通过单一技术到多元化设计的交通稳静化整合来降低车速、车流及环境等影响,以首先满足城市交通功能和服务性要求,进而追求可居住性、环保性及和谐性的城市交通,最后建立功能化、景观化、人性化的现代交通理念。  相似文献   

9.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广州市先后实施了交通拥堵点及片区治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等一系列交通改善措施和政策,交通改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现阶段广州城市交通存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高度集聚、机动车高强度使用、交通资源与机动车不匹配等问题,亟须采取综合性交通改善措施。一、交通拥堵成因1.交通设施与城市空间不协调交通和城市空间布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必须统筹协调才能有效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城市交通政策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交通问题已不仅是建设问题,而更多的是政策问题。首先通过分析典型城市交通政策案例,指出不能滥用交通政策,要注意政策的协调性。然后从交通系统的组成要素人、车、路入手,从需求与供给层面阐述了制定城市交通政策的影响因素。接着,从经济性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限制私人机动交通,并对当前针对私人小汽车、出租汽车、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以及非机动交通所采用的城市交通政策进行评价。最后强调,城市交通政策应该兼顾公平与效率,并使交通系统的负外部性最小化,对低外部性的交通方式应给予鼓励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信息(路况信息)的准确、实时的获取和处理是交通诱导、交通控制等应用的基础。而路况信息一般用路段平均通过时间和平均速度来表示。本文在分别对基于平均速度和基于平均通过时间的算法误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浮动车技术的城市路况计算方法。并利用广州市出租车综合管理系统提供的浮动车数据,结合车牌计时和跟车测试等实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且实用的。  相似文献   

12.
拥堵指数是客观评价城市交通运行状态的有效指标。针对当前拥堵指数模型中对交通畅行速度时空特性考虑不足的问题,本文在车辆定位与路网时空匹配数据的基础上,引入概率密度分段原理对车辆速度进行距离和时间分段,建立了具有自适应调节能力的拥堵指数模型,用于城市交通运行状态的分类与识别。以厦门市节假日浮动车辆定位数据为例,仿真分析了拥堵指数模型在复杂道路和城市交通中的适用性,并揭示了城市交通运行状态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拥堵指数模型能有效区分道路的空闲和繁忙时段,并依据对应时段的畅行速度进行自适应调节;针对复杂互通立交和专用共线道路,拥堵指数计算结果相较传统方法平均提升了 6.5%和3.2%;厦门市交通为单一晚高峰拥堵形态,平均拥堵指数介于 1.0~3.0 之间,拥堵时间为16:10- 21:00,空间分布集中在厦门市进出岛方向的主干道枢纽位置,以及厦门岛内东西走向主干道。该项研究对于快速建立不同城市及具有特殊时段需求的交通运行识别方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路网多事故应急救援中,因交通拥堵造成应急车辆滞留现象时常发生,严重影响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效率.提出通过交通疏散提高救援路径的可靠性,构建双层规划模型对应急车辆调度和交通疏散进行协同决策. 设计一种双层蝙蝠算法,上层算法在应急车辆需求、事故时间窗和可用车辆约束下求解响应时间最短的调度方案,下层算法在路段容量和疏散需求约束下求解多条最短路径的交通疏散策略,从中选取最短时间路径. 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模型通过缩短应急车辆在途时间有效提升了应急救援效率,算法具有优秀的寻优能力和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14.
优化应急车辆调度是降低突发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手段. 在分析应急车辆调度问题、决策目标、决策变量和目标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最小化整体损失的理想化调度模型. 针对该理想模型的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以广义响应时间为基础,以实时交通量辅助决策,采用简化约束条件的方法建立了城市应急车辆调度的优化模型. 分析了路段行程时间和交叉口行程时间的计算,依据路段交通流量对城市应急车辆调度的影响划分道路服务等级. 基于威海市实际案例的分析结果表明,简化模型能够辅助优选应急车辆调度方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汽车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控制(CACC)系统成功应用的前提和关键,是要保证道路上的CACC车辆能与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其他车辆进行互联通信.本文依据元胞自动机的基本思想,将道路离散成均匀一致的格子单元系统,并基于交通流理论和概率论,构建了车—车通信概率与CACC车辆市场占有率、交通流密度(或占有率)、速度、车头时距,以及DSRC有效作用距离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实验和美国加州I880高速公路交通流数据对模型进行分析测试,表明该模型可分析不同交通流状态下道路上不同CACC车辆市场占有率,DSRC有效作用距离时的车—车通信概率.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未来促进CACC车辆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磁车辆检测器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交通流信息检测技术,而利用单节点检测数据完成车速估计是该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首先对地磁车辆检测技术予以简要介绍,然后基于对道路车辆车长分布规律的分析,在合理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了车流特征分区的车速估计算法. 该算法充分考虑实际应用中各类车型组成情况,应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实现大型车与小型车的分类,基于城市道路小型车居多且车长分布集中的特点,仅利用小型车通过时间检测数据完成对平均车速的估计. 最后,选取实际路段开展试验,并基于Matlab平台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车流特征分区算法稳定性好,平均准确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限行需求管理措施实践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总量的不断增长给城市道路网流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保障道路的基本畅通,我国部分大城市通过限行措施来控制路网交通流量。有些城市是针对中心城区进行全面的限行,有些则是在城市重要交通节点,如桥梁、隧道或是主要干道进行限行。从各地实施效果看,限行措施确实对缓解交通拥堵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其他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随着限行措施的不断持续而逐渐扩大。通过选取分析北京、杭州和成都三市限行管理措施方案,可以从不同需求特性的角度详细分析限行措施的实施效果,比对限行措施优缺点,总结限行应采取的配套保障措施,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对限行管理措施的实践认识,供案例城市以及其他正在考虑限行需求管理措施的城市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车车通信技术条件下车辆通过合流影响区时的运行情况,缓解快速路交通压力,提出车车通信环境下入口匝道车辆速度控制模型。首先,分析合流影响区车辆汇合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合流影响区车辆行驶速度需求,确定入口匝道车辆在加速车道上可汇合位置;接着,根据入口匝道车辆和主路最外侧车道车辆分别到达合流影响区汇合点的时间,建立入口匝道车辆汇入的车速控制模型;最后,对传统环境下和车车通信环境下车辆驶过合流影响区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给定的仿真时间段,车车通信环境下,主路和匝道交通量分别为1 000veh/h和400veh/h时,合流影响区的交通量提高了19.5%,入口匝道车辆的平均行驶时间节约了26.9%、平均行驶速度提高了19.7%;主路交通量为1 800veh/h、匝道交通量为800veh/h时,传统环境下合流区车辆出现排队现象,车车通信环境下无排队现象。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由实时控制与仿真计算机系统、视景模拟系统、声响模拟系统、运动模拟系统和中央控制台等组成的汽车驾驶模拟系统总体结构.汽车模拟器应用在交通工程中涉及3种主要仿真模型——汽车动力学模型、路网模型和交通仿真模型.以车辆在交叉路口从次干道左转弯到主干道时,主干道直行车辆之间最小可接受车头时距为例,介绍了利用汽车模拟器进行交通工程仿真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