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支架现浇制梁是桥梁建造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却未形成完整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质量事故常有发生.永川长江大桥主桥边跨采用PK断面形式,箱梁宽度大、自重量大.结合永川边跨PK箱梁支架现浇工程实例,对桥梁现浇支架设计和施工技术(支架形式、荷载及其组合、工况分析、模型建立、结构计算和施工要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能对其他现浇支架的设计和施工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澜沧江大桥主桥设计采用混合-组合梁斜拉桥,边跨全部采用"π"形混凝土主梁结构形式,在两岸边跨现浇段2和边跨现浇段3的支架施工设计中,通过对斜拉桥施工工况的研究分析,结合π形主梁的结构特点,采用大钢管+满堂碗扣支架的组合式现浇支架结构设计形式。以澜沧江大桥边跨现浇梁支架的施工设计依托,对斜拉桥"π"形主梁组合式现浇支架进行结构设计分析与施工应用研究,为以后类似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某桥梁预制过程中由于制作线形误差,造成后期端横梁现浇线形与原设计产生偏差。文中针对该问题提出端横梁两两相连的处置方案,并采用ANSYS建立小箱梁设置35cm厚横梁、不设置横梁及设置10cm厚横梁的3种计算模型对墩顶主梁现浇段支座反力及翼缘板横向应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横梁有效宽度折减至10cm后不影响车辆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的分配,且横梁最大横向拉应力为0.37 MPa,验证了处置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汤明  谢石  杨凯  段树坤  樊健生  刘宇飞 《公路》2021,66(11):126-132
混合梁斜拉桥的边跨混凝土梁多采用支架现浇,并在边跨设置多个辅助墩,辅助墩压重设计需求高.以银洲湖大桥为研究背景,将原设计"边跨少支架现浇+中跨单悬臂"施工方案优化为双悬臂施工方案,取消近塔侧辅助墩,并对混凝土箱梁进行构造优化,方便施工,提高了工程经济效益.采用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桥梁结构受力状态,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主梁受力状态与原设计相近,满足结构设计要求,主跨组合梁及主塔结构可维持原方案设计;取消近塔侧辅助墩可简化结构压重设计.  相似文献   

5.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是一座公路轻轨两用城市桥梁,采用无推力式刚构、钢桁梁、钢箱系杆拱组合结构,全长800m,设六线行车道、双线城市轻轨、双侧人行道。为了全面验证菜园坝大桥桥梁结构受力情况,对大桥进行成桥试验,检验全桥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掌握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为今后大桥的营运及养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施工积累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6.
大跨连续梁支架分段现浇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跨连续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其施工周期短、施工难度小,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技术中。但大跨度连续梁设计极少采用支架现浇设计。文中以沪宁城际铁路75m+125m+75m连续梁采用支架现浇设计为工程背景,通过分析计算,确定大跨连续梁支架现浇施工合理方案以及索型布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上海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二标预应力简支箱梁的施工为例 ,介绍了作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支架的扣件式钢管支架及桁架式龙门支架的设计与验算方法 ,从而保证桥梁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 ,并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8.
北盘江特大桥为主跨290 m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桥,空腹区采用倾斜挂篮及支架现浇法施工,并设置下弦临时扣索以承担自重及施工荷载.为指导临时扣索张拉,基于结构预张力最大安全度设计理论,采用线性规划的优化算法和有限元法优化临时扣索索力.首先采用梁或三维桥梁模型的有限元法计算应力、弯矩或变形相对应的影响矩阵,然后将施工阶段各种控制条件转化为优化问题中线性的约束方程,以结构最大安全度为目标函数,借助ANSYS和MATLAB工具包实现结构施工状态下临时扣索索力的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将该优化可行解作为设计中进行分析计算的索力初始值,对快速获得索力的设计值起到了指导作用,实际施工采用设计值,实桥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温控防裂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的关键技术问题和难题之一。以互通现浇箱梁为背景,从混凝土材料、温升控制、施工及工程措施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与温控有关的核心问题,建立桥梁温控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提出施工期间合理的温控设计方案,实现箱梁施工期温控措施的动态优化设计,实践表明,该研究成果对指导大跨度、大体积现浇箱梁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勇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8):129-132,137
连续钢箱梁作为一种常用的桥梁结构形式,具有跨越能力强、施工周期快、景观效果好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桥梁施工方法及能力的发展,采用顶推施工的钢箱梁桥也越来越多.以扬州市扬子津路润扬河大桥为例,详细介绍了采用顶推施工的连续钢箱梁的结构设计及其关键技术,建立桥梁的有限元模型,对桥梁运营及施工阶段结构受力进行分析,并对设计合理性进行阐述,可为同类型桥梁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武汉某高速公路府河特大桥南引桥采用等高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为单排三柱式桩基础结构;其中在施工里程K3+191~K3+221段上跨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常青车辆段和金银潭站之间的出入线(双线)。受地铁运营线及附属设施影响,文中从施工工期、费用及对地铁运营线影响等方面对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比选,采用较为经济、合理的设计实施方案,既满足使用功能及施工工期要求,又减少了对地铁运营线的干扰,降低了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2.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桥具有外形简捷、美观、适用性强等优点,在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介绍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桥通用设计图以及在该桥型通用图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情况,包括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桥设计计算分析方法、合理梁高的确定、预应力钢束优化、箱形连续梁桥悬臂翼缘板抗撞击计算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桥梁建设中,传统现浇施工方案对环境和交通影响大,预制装配桥梁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是绿色建造的体现。长春某高架桥梁采用预制装配式方案,上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和装配式钢箱梁,下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三节段盖梁和分节预制墩柱,实现了绿色工程建设,着重介绍了预制装配式桥梁上下部结构设计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4.
赵栩  刘鲁平  吕向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1):72-74,87,150,151
结合新建兰新第二双线八盘峡黄河特大桥栈桥方案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在比较坚硬的地质条件下施工栈桥设计时可不必着重强调钢管桩的入岩深度,可以采用加强构造设计的办法实现栈桥稳定性要求,很好地解决了深水、泥岩地区栈桥施工时钢管桩打入深度较浅的难题;对运营中的栈桥观测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设计思路的的正确性;有关经验可为同类栈桥工程方案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是我国西南山区第一条高标准快速铁路,桥梁座数多.结合桥隧相间、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的环境特点及合理的施工方案,制订了在峡谷或河流处采用大跨度桥梁,在简支箱梁相对集中且不通过隧道地段采用32 m双线整孔预制箱梁,在桥隧相间的山区地段,采用32 m预制简支组合箱梁,隧道间困难地段采用便于现浇施工的小跨度连续刚构、连续梁及T构的设计施工方案.介绍该线的主要桥梁结构形式,重点介绍32 m简支箱梁的设计施工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前桥梁工程采用现浇箱梁结构,使得桥梁的外形更加美观.同时还可以做成各种复杂的形状,不仅具有很好的外部效果,更具有良好的结构和稳定性。因此,混凝土现浇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混凝提现浇梁施工中,必须加强其施工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在对混凝土现浇梁结构预应力设计中应考虑混凝土强度变化的问题,并完善传统的结构设计理论,严格每道工序,加强检查制度的落实.从而确保混凝土现浇梁施工可以达到设计规范要求。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混凝土现浇梁施工技术应用,并从中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厦门演武路立交桥上部结构现浇支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厦门演武路立交桥位于近海岸区,由于海域内地质条件复杂,桥梁上部箱梁现浇施工采用墩旁支架法.主要对该支架方案的特点、支架结构的设计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王祺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2):36-40,53,112
哈尔滨松浦大桥辅航道桥上部结构为六跨单箱双室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设计中需考虑严寒条件下桥梁的荷载、耐久性、施工周期等问题;桥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悬臂浇筑和满堂支架现浇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该文阐述了具体纵向、横向、竖向预应力配置情况,结构计算概况,合拢段、横梁的设计,以及指导性施工步骤等,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大连市南部滨海大道工程(跨海大桥)二标段施工为实例,主要介绍了现浇上横梁支架的设计及施工工艺,便于为国内类似双层桥梁横梁结构支架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周瀛  叶见曙  钱培舒  刘华  魏霞  王毅 《公路》2003,(9):52-55
钢筋混凝土连续板在桥梁施工阶段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在对一座跨线桥钢筋混凝土连续板裂缝现场检查的基础上,根据桥梁结构理论方法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且认为对于现浇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板,在设计上应对施工阶段进行详细计算并不宜采用束筋;建议在施工上应注意空心板底的泄水孔布置与通畅,预留孔道不宜采用充气胶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