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现有的预应力结构中预应力筋的配束方法,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及《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对预应力结构使用性能的规定,分别按抗裂性要求和应力条件给出了两种对预应力筋进行数量估算的公式。通过实桥算例,结果表明按应力条件估算的预应力筋数量小于按抗裂性要求估算的预应力筋数量,相差幅度最大达到21%,若按应力条件估算预应力筋的面积且实际富足量有限,就会导致截面不能满足抗裂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现行设计方法系按结构不同抗裂度要求分别进行计算。该方法与以往沿用的设计方法比较具有概念明确、计算简单、通俗易懂、易于掌握、符合国情有我国特色等优点。这为我国普及推广应用预应力混凝土,节约钢、木材、水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并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果。当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根据性能和极  相似文献   

3.
通过某桥梁设计中应用公式估算,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计算预应力钢束数量,探讨了连续梁在特殊荷载下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桥梁受力状态,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原则,计算并讨论板开裂与预应力状态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如果预应力≥87%设计预应力,梁就满足全预应力构件的要求.如果87%设计预应力>预应力≥59%设计预应力,梁就满足A类预应力构件的要求,因此,由起拱值来判定梁板是否可用的标准是合理的.对于张拉龄期为3d、5d和7d三种情况,张拉龄期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张拉龄期主要影响上拱值,5d和7d的差别也只有2 mm.  相似文献   

5.
运营过程中混凝土桥梁开裂问题成为桥梁结构的一个通病,能否准确分析出裂缝产生的原因对桥梁加固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蛮金线K30+819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裂缝专项检测结果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再利用有限元软件对预应力损失进行计算,综合比较实测有效预应力和理论有效预应力差值,分析预应力损失对桥梁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针对预应力损失量按结构的3种设计状态计算找出体外预应力加固补强值,并对加固方法进行比较选择合理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目前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预应力钢筋用量计算的各种方法,包括公路桥梁设计中常用的预应力度λ法,房屋建筑设计中常用的PPR法,名义拉应力控制裂缝宽度法和平衡荷载估算法等。展示了各种方法的计算特点,探讨了它们之间的机关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拟静力方法比较分析有(无)粘结预应力钢筋、不同预应力钢筋配筋率、不同配箍率和不同节段数量共10种预应力节段拼装桥墩的变形、节段间接触状态、裂缝、预应力钢筋应力和骨架曲线的异同。结果表明:无粘结预应力比有粘结预应力应力均匀,预应力钢筋不容易屈服;接缝的张开是不可避免的,张开的大小和次序与水平位移和节段高度相关;提高节段混凝土配箍率作用有限;同一墩高情况下节段数目对性能几乎没有影响;轴压比在25%左右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和美国AASHTO LRFD桥梁设计规范提供的混凝土徐变系数和收缩应变计算公式,运用Midas/Civil软件对比分析了贵州赫章特大桥在不同阶段下预应力损失及其对主梁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按2种规范计算得到的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基本相同,由锚具变形、弹性压缩和预应力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AASHTO LRFD规范计算值略大于JTG D62—2004,然而由于2种规范在混凝土徐变、收缩计算公式上的不同,按照AASHTO LRFD规范计算由混凝土徐变收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和主梁变形较JTG D60—2004大。  相似文献   

9.
边坡锚索的预应力损失估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考虑边坡锚索中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几个主要因素,并以算例进行了估算。估算的预应力损失范围在确定设计超张拉值时,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5片预制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梁中埋设振弦式应变传感器,从制作起测其应力已有3年.通过测试梁预应力钢束处混凝土应变变化来反映预应力的变化.实测总预应力损失约为总张拉应力的28%,较高压应力使高性能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比普通混凝土梁大.按美国国家公路与运输协会标准制定的标准荷载抗力系数(AASHTO LRFD)和美国公路合作研究组织(NcHRP)18-07课题中推荐的相关标准分别计算出预应力损失,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对第2跨梁的平均预应力损失进行评估,采用AASHTO LRFD法估高了20%,而采用NCHRP法估低16%,NCHRP法更具包容性和地域适应性.按实测数据计算弹性压缩预应力损失并考虑第2跨连续梁不均匀收缩所得平均实测预应力损失值与按照NCHRP法计算值之间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1.
详细讨论了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对预应力筋的3种不同建模方法,介绍了各个方法的优劣及其的应用范围。并以先张空心板为例,采用实体单元和杆单元用3种方法建立了结构的空间分析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正确标定和维护预应力工程用张拉设备,是能否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满足使用要求的关键所在。通过标定和维护张拉设备,确保其与应力之间的关系曲线,为施加预应力提供技术参数。简述预应力工程中张拉机具的校验及标定,以及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标定。  相似文献   

13.
体外预应力是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一种手段,预应力索体采用简单的布置形式和极少的转向装置,通过消除腹板内的管道数量来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体外预应力施工时可以单根张拉,营运时,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预应力补拉以及单根换索,这些优点使得体外预应力成为混凝土结构发展的一种趋势。结合西南某斜拉桥体外预应力体系的应用进行粗浅分析,希望能对桥梁体外预应力体系的设计、施工以及旧桥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回归方法对多片钢板弹簧的实测与设计的预应力数值进行了分析。认为多片钢板弹簧各叶片的预应力分布呈抛物线曲线,并提出了按此分布曲线计算预应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混凝土索塔锚固区承载力准确计算及预应力设计难题,提出拓扑优化拉压杆模型,以龙川枫树坝大桥为背景,采用变密度拓扑优化法构建索塔锚固区拉压杆模型,分析索塔锚固区压杆和节点的承载力、计算环向预应力需求数量,建立索塔锚固区节段有限元模型进行预应力构造优化分析,确定预应力沿高度方向布置方式、预应力盲区设计及预应力配置数量,并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应力验算。结果表明:分散布束较集中布束产生的锚固区主拉应力更小;在导管处预应力盲区增加短束可均匀提高塔侧壁的预压应力;受材料泊松效应影响,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钢筋必须适量配置;按提出的拉压杆模型及构造优化方式布置预应力钢束可较好满足索塔锚固区受力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依托工程腊八斤特大桥,按施工阶段分析竖向预应力张拉效应,对比常规张拉、滞后张拉两种不同施工过程的竖向预应力张拉效果,同时关注在施工过程中,端节段未张拉竖向预应力时,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拉应力分布,提出竖向预应力钢束合理张拉方式。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5,(6)
为了确定预应力损失的一些规律,先从实际出发,通过现场实测值来得到预应力损失的实测值。具体就是通过现场制作了3片试验梁,为了观测预应力损失不同工况下的大小值,本试验将其中的两片梁采用弯曲布设预应力钢束的方法,张拉完成后再灌浆,且它们之间的角度也不同,而第三片梁则是采用直线布设预应力钢束的形式,其设计为不灌浆,对它们做预应力损失的试验,方法为:在试验梁和试验节段的张拉端安装锚索测力计;在3片试验梁的4分点预埋钢弦式传感器。通过它们来得到实际的有效预应力值,从而比较不同工况下的预应力损失状况。  相似文献   

18.
龚良勇  王俊召 《中外公路》2019,39(4):102-107
预应力钢筋回缩是导致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预应力损失量预测方法众多,该文针对预应力钢筋预应力损失预测问题展开文献调研,总结了当前预应力损失研究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利用理论公式计算方法,对预应力钢筋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量进行计算,并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计算预应力损失。对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对理论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公式计算预应力钢筋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使用便捷性。  相似文献   

19.
大跨连续箱梁桥竖向预应力筋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竖向预应力钢筋是提高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腹板抗裂性的有效手段。在常规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竖向预应力钢筋的布置方式。通过调整预应力钢筋的倾斜角度,改善箱梁腹板受力状态,提高主拉应力方向的压应力储备。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优化钢筋倾角的合理取值范围。采用本文方法对某桥竖向预应力钢筋进行了优化布置,在预应力钢筋数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主压应力储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尚缺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且国内外对此也很少研究,无经可援。在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连续梁和预应力混凝简支梁抗剪强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抗剪强度的公式和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