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砂岩碎石土强夯路基的沉降一直是施工中难以控制的一环,沉降大小直接影响高速公路通车后的服务水平和安全,在有限的沉降观测时间的基础上预测路基沉降尤为重要。文中基于某高速公路K4+860—K9+960沉降测量数据,建立基于灰色理论的非等时距UGM(1,1)模型预测红砂岩碎石土强夯路基沉降,并通过精度检验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红砂岩碎石土路基压实质量,减小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对红砂岩碎石土路基试验段开展强夯加固试验,分析路基强夯加固效果.研究表明,路基填筑高度一致时,路基加固效果随夯击能量增加而提高,且夯坑1.5m半径范围内土体出现明显裂缝和回弹;单击夯沉量随夯击次数增加而减小,路基密实度提高,夯击能量≥1200 kN·m时,累积夯...  相似文献   

3.
红砂岩强夯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常(德)吉(首)高速公路湘西段红砂岩填筑路基现场强夯试验,分析了不同强夯能量作用下路基沉降和动应力传播规律,得出红砂岩填筑路基的有效加固深度,并对强夯法在红砂岩地基加固中的效果进行评价,供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碎石土路基强夯后的土体性能变化情况,分析了强夯法动力压实挤密路基土体的力学机理,结合碎石土路基物理力学性质和强夯碎石土土体的动力特性,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建立了强夯后土体的沉降计算式,并由此推导出强夯后土体的孔隙比、变形模量、内摩擦角和承载力计算模型,解决了强夯后碎石土路基土体性能评价理论计算的问题,将计算模型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指导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水对红砂岩岩性的作用机理,结合水文情况,分析了雨水对红砂岩路基沉降的影响;对红砂岩路基沉降强夯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夯后降雨产生的水分扩散对路基内含水量的变化影响很小,通过强夯能有效控制路基的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6.
红砂岩路基施工是困扰工程界的难题。为保证施工质量,文中采用强夯法对红砂岩路基进行加固,并采用灌砂法测试压实度及瑞雷波法测试路基强度对强夯加固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强夯加固后的红砂岩路基压实度得到较大提高,强度增强,能满足工程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嘉安一级公路沿线地质情况的调查,确定该地区主要分布为盐渍化软弱土,选定K117+900~K118+200段为试验段,采用强夯置换处理该地区的盐渍化软基,介绍了强夯置换加固的机理、加固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载荷试验,结果表明,强夯置换处治盐渍化软基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高压注浆碎石桩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复合地基理论基础之上,集成了碎石桩和注浆加固优点的新型地基处理方法,能有效改善整个复合地基的力学性能,提高其承载能力。笔者以北京至珠海高速公路新乡至郑州段的K44+771~K44+941高填方段为依托工程,利用高压注浆碎石桩技术加固路基,并用瑞利波探测技术检验加固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加固后路基的承载力提高了27.3%~36.4%,变形模量提高了30%~50%,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粉土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淮河流域,由于其分布范围广泛,故不同地区的粉土所具有的性质也有所不同。文章结合安徽地区高速公路建设,针对正在建设的泗许高速公路,对区域性粉土进行了大量室内试验工作,试验所用粉土均取自泗许高速公路10标项目部的支线K0+600~+680段进行粉土路基试验段。系统地研究了粉土的工程特性。  相似文献   

10.
在大型三轴仪上进行了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红砂岩素土样和不同加筋方式土工格栅加筋土的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保证93%的压实度,从而探讨了土工格栅加筋红砂岩的力学特性及变形特性,分析了土工格栅的加筋机理,为红砂岩路基,特别是加筋红砂岩路基提供设计和施工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素土和加筋红砂岩土样的强度均与含水量密切相关。其抗剪强度指标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路基动态模量与静态回弹模量之间的关系,应用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与承载板法,对填料为碎石土、黏性土和红砂岩的路基动态、静态模量进行对比试验以及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动态模量和静态回弹模量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PFWD这一新型检测法可较好地用于路基回弹模量的快速检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强夯法处理石灰岩碎石路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常吉高速公路路基强夯的工程实践,对石灰岩碎石路基进行了强夯试验研究,分析了强夯法处理石灰岩碎石路基的效果,提出了该段路基强夯设计参数。现场进行了夯沉量、压实度和弯沉测试,以及碎石土级配分析和素土含量试验。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路基在1 200 kN.m夯击能作用下夯击3锤,夯沉量可达到30 cm以上,压实度可提高5%,达95%以上,达到规范和建成后的安全使用要求;路基填料的级配及素土含量情况直接影响路基的夯沉量,碎石级配越好,素土含量适当,路基的夯沉量就越小。  相似文献   

13.
在大型三轴仪上进行了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红砂岩素土样和不同加筋方式土工格栅加筋土的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保证93%的压实度,从而探讨了土工格栅加筋红砂岩的力学特性及变形特性,分析了土工格栅的加筋机理,为红砂岩路基,特别是加筋红砂岩路基提供设计和施工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素土和加筋红砂岩土样的强度均与含水量密切相关。其抗剪强度指标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浏醴高速公路沿线边坡选择典型的红砂岩及其残积土边坡,采取其岩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获取了边坡稳定分析所需的物理力学参数,对8合同段K52+090~K52+210红砂岩高边坡的施工期稳定性进行预测分析,为全线红砂岩及其残积土边坡的稳定性及防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结合某高速公路K17+125两孔 5 m×3 m 石拱涵饱和软土地基强夯挤密碎石桩壳加固施工实例,探讨了强夯挤密碎石桩壳法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的机理,分析了碎石硬壳层,碎石桩体及桩间土的应力分担作用,介绍了该法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红砂岩在我国分部广泛,工程中经常遇到,因其质地坚硬难以开挖但遇水又宜崩解的特性给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结合宁安A9标红砂岩路基施工的实例,浅谈对红砂岩路基施工的一些心得体会,旨在提高人们对红砂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Ⅰ类红砂岩崩解性抑制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工程实践表明红砂岩崩解可导致压实不足的路基沉陷,也可能导致充分压实的路基膨胀开裂,因此需要研究抑制红砂岩崩解性的工程措施.在对崩解性最强的Ⅰ类红砂岩成分和崩解性状研究基础上,采用ICP-MS测试技术对红砂岩的蒸馏水浸泡过程进行了化学成分跟踪,测试发现水解液中有Ca2+、Mg2+、K+、Na+等离子出现,且部分离子浓...  相似文献   

18.
濒湖(河)段软基因冲积相成因的淤泥质土物理力学性质极差,难以满足高速公路路基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通常需使用振动水泥碎石桩对地基进行处理。文中结合德兴—南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K133+850~K134+050段软基处理实例,介绍振动水泥碎石桩的使用依据及施工工艺,并阐述水泥碎石桩处理此类软土地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强夯法施工在少洛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强夯法是一种设备简单、经济、实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素填土等各类地基。该文通过介绍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使其降低湿陷性系数或消除湿陷性的实例。来说明强夯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大量红砂岩路段,该类岩石因其成因特殊而成分复杂且大部分具有崩解性,作为一种特殊路基填料使用往往导致工程建设成本高,施工进度缓慢,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结合湖南长沙浏阳(黄泥界)至醴陵高速公路工程中遇到的红砂岩地质情况,开展红砂岩成分、强度、崩解及其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浏醴高速Ⅲ类红砂岩长时间仍会崩解,不能作为一般填石路堤对待;采用预崩解与耙压相结合的工艺适用于该地区红砂岩路基施工;考虑到红砂岩的特殊性,对于全线砂岩挖填接合处、高填方路段等难以压实的地段建议进行强夯加速其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