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建波  杨炎华  翟世鸿  张平  杜松 《公路》2011,(9):112-118
以泰州大桥中塔沉井基础为背景,对特大型深水沉井定位与着床、终沉控制措施和信息化实时监控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施工节省工期3个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江阴大桥北锚沉井基础变位过程实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江阴大桥北锚沉井基础变位41次的观测资料,揭示长江下游软土地基上大距径悬索桥锚碇沉井基础在施工及营运阶段的变位规律。实测结果表明:特大型沉井分区封底对沉井沉降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施工阶段,锚碇沉井基础变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是最根本的变位。  相似文献   

3.
沉井周边地质情况是沉井的设计及沉井下沉施工的主要因素,沉井的平稳下沉及成功下沉到设计位置是沉井施工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沉井下沉过程的沉井仞脚土压力和井壁摩阻力进行实时监测,以指导沉井的信息化施工。四川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10号沉井仞脚土压力和井壁摩阻力的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数据真实地反映了沉井周边的地质情况,指导了沉井的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4.
一般观点认为钢丝网水泥薄壁浮运沉井 (以下简称钢丝网沉井 )比钢围囹浮运沉井 (以下简称钢壳沉井 )经济。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 ,钢壳沉井比钢丝网沉井更经济、更切实可行。通过已建成通车的高明大桥 8号沉井工程实例论述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5.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176 m公铁合建斜拉桥,桥塔基础采用沉井方案.为降低沉井自重和减少桥墩局部冲刷,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水槽冲刷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沉井基础型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圆端形、梭形及矩形3种截面型式的沉井中,圆端形截面沉井的水流阻力系数最小;台阶型沉井相比传统沉井可以削弱墩前向下旋辊及减小墩...  相似文献   

6.
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630 m的三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其北桥塔3号墩采用圆端形沉井基础,沉井着床采用“二次定位、注水快速着床”的方案.为使沉井精确着床,采用MIDAS 2006有限元软件建立沉井和拉缆系统空间模型,模拟沉井着床过程,分析沉井着床过程中的偏移及拉缆索力变化规律,确定定位时沉井底与河床的距离为2 m.为减小冲刷、河床平面土质分布不均、波浪和涡激振动等对沉井精确着床的影响,分别采取了注水快速着床、绞锚纠偏回位、增加沉井边锚数量、增加边锚刚度、增加沉井质量或阻尼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悬索桥中的锚碇结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而江阴大桥的北锚碇恰座落在土基上.通过比较,采用特大型沉井作为基础,要确保它的稳定和控制散索鞍处的水平位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有限元的分析以及系统的观测,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不均匀的基础沉降造成的,通过修改设计,增加后悬的锚块混凝土分阶段地浇筑,同时加强观测,来进行验证,目前来看已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施工监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采用沉井基础,尺寸为69.0 m×58.0 m×52.8 m,距长江大堤仅90 m.沉井体积庞大,所处区域地质条件复杂,覆盖层较厚.依据规范并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提出沉井几何姿态监控标准.介绍沉井下沉深度和平面位置及偏斜、刃脚踏面反力、沉井侧壁土压力、沉井结构应力、地下水位与井内水位、沉井底部土体开挖地形、地表沉降和长江防洪大堤沉降量的监测方案.通过施工监测,掌握沉井下沉的实时信息,为施工提供指导信息,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新型桥梁基础——根式沉井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式沉井是以传统沉井为基础,通过仿生创新而设计的一种新型桥梁基础。文中分析了根式沉井的加固原理;以阜阳至合肥高速公路淮河特大桥跨堤桥左半幅桩基础施工为例,从底节沉井管壁施工、沉井安装下沉辅助措施、顶推根键等方面对根式沉井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摸索和改进,简述了其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5,(12)
马鞍山长江大桥北锚沉井体积巨大,下沉施工中有必要对其进行实时监测,主要监测内容包括刃脚与侧壁土压力、沉井结构钢板钢筋应力、沉井内外水位及沉井几何姿态等。首先采用数值分析,确定了沉井下沉初期为沉井结构受力的最不利工况,且边隔墙中跨部位为关键截面。监测结果表明,所选的关键截面较为合理。在沉井下沉初期,刃脚土压力对吸泥极为敏感。随着沉井的下沉,侧壁摩阻力逐渐增大,刃脚土压力趋于减小。沉井结构钢板与钢筋应力未出现过大拉应力,沉井几何姿态监测结果也表明下沉施工顺利。  相似文献   

11.
马鞍山长江大桥南锚碇采用沉井基础,沉井入土深度超过50m,其施工采用“3次接高,3次下沉”的工艺:第1次下沉采用降排水措施,第2次下沉采用半排水措施,第3次下沉采用不排水措施。在沉井第3次下沉过程中,开启空气幕助沉,显著加快了下沉速度。沉井下沉期间,采用综合监控手段,保证了沉井顺利、精确下沉。实践证明,该桥所采用的沉井下沉方案科学合理,下沉到位后沉井几何姿态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上软下硬土层中沉井施工时克服阻沉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剖析了沉井施工下沉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上软下硬的地基土层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对策,特别推荐了选用复式沉井结构形式,采用沉井法与逆作法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并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沉井是修建深基础、地下构筑物所广泛应用的施工方法之一。该文通过对某污水处理厂粗格栅及进水泵房T形沉井(构筑物)基础的下沉施工设计计算、施工实践,解决了T形沉井制作及不排水法下沉施工中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杏花路下穿通道雨水泵站项目位于武汉市新洲区,泵站深度较深,为选取合适的建造方案,在设计前期针对雨水泵站常见的两种施工工艺——明挖现浇法和沉井法,做了详细的方案设计,并在施工难度、施工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沉井法比明挖现浇法的优势在于综合造价低、风险小,但工期较长,在工期不是控制因素的前提下可以优先采用;在软土地区施工沉井时,需要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沉井下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充分的措施降低风险,确保沉井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黄土地区沉井井壁土压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闫登峰 《路基工程》2010,(5):148-150
对沉井过程中沉井井壁所受的土压力,普遍观点认为沉井受主动土压力的作用,可根据Coulomb和Rankine土压力理论进行计算与分析。但在西安等黄土分布比较广泛的地区,该法所得土压力与实际的土压力有较大出入。有鉴于此,文中从井后土体回弹再压缩角度提出了比较符合实际土压力的井壁土压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一个成功的施工实例,描述了大体积泵站沉井在复杂地形中,下沉施工时应注意的技术事项,对类似的沉井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沉井工艺越来越被用于城市市政工程项目中。沉井工艺虽然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也存在着下沉困难、易发生倾斜等控制难点。通过前期的方案策划、参数计算与分析、预控措施,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准备好各项技术措施,能较好地达到施工预期。本文通过上海某排海管压力井沉井法施工的总结,为类似工程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8.
沉井以其整体性强、结构稳定性好、适用土质范围广等特点,对于一些较大埋深的泵井构筑物,是一种较常用的施工方法。通过遂宁某污水厂进水泵房工程沉井施工实例,详细阐述了在砂、卵石地质条件下,通过分析地质、水文特点,选用沉井排水下沉与不排水下沉相结合的施工方案顺利完成该项目建设的整个施工流程,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深井降水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沉井附近区域的地下水位,使沉井在施工中锅底无水,达到干施工的效果。该文以上海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一期市政配套工程Y2雨水泵站工程项目为背景,结合项目中为配合"排水下沉法"施工的沉井所采用的深井降水施工,对深井降水施工工艺进行讨论,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福安赛岐大桥跨近海河流,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采用了钻孔桩、沉井、沉井套钻孔桩等基础形式,本文分析了该桥的深水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