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北京车展,热闹,喧嚣,总有镜头在追逐现场的车圈大佬们。然而,“红配绿”走街串巷,不该是北京车展的流量所在,车企的战略规划和产品里的硬核技术才是。雷军带一抹绿意,走到哪里都是人群簇拥,赛娱乐圈顶流。化为哪吒汽车体验团团长的周鸿祎,身穿红衣坐上车顶,索性成为“网红”的“红”。所以这一次,我们试着从大佬们的车展发言中,解析他们传递了哪些关乎战略与产品的核心信息。雷军:肯定SU7表现,全力扩充产能小米汽车首次亮相北京车展,小米CEO雷军在发布会上汇报小米SU7的最新进展及2024年规划。  相似文献   

2.
马琨 《汽车纵横》2024,(4):17-19
<正>命运如此奇妙。100多年前鲁迅先生《狂人日记》的开篇,恰如雷军这位创业“狂人”的当前写照。3月28日,诸事皆宜,这是雷军为小米汽车上市精心挑选的好日子。雷军造车,已有三年;公布了上市发布会的具体日期后,雷军如释重负—自去年召开首次技术发布会至今短暂的3个月里,小米汽车经历的比过去三年都多;然而,雷军仍觉得自己要十分小心—不然,那媒体的报道,何以全部聚焦于小米汽车?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23,(1):62-63
<正>一体压铸实现降本提效,开启大型零部件蓝海市场。以特斯拉为例,其提出一体压铸技术,推动车身制造变革。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轻量化已成趋势,一体压铸能够实现降本增效。特斯拉提出一体压铸技术,推动车身制造变革2019年7月,特斯拉发布专利“汽车车架的多向车身一体化成型铸造机和相关铸造方法”,提出了一种车架一体压铸技术和相关的铸造机器设计。2020年,特斯拉首次将一体压铸技术运用于Model Y后地板总成,特斯拉整合多个车身零部件,一次压铸成型。一体化压铸技术具有轻量化、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等多方面优势。  相似文献   

4.
<正>1会议背景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加速推动汽车制造业的产业更新,新材料、新工艺及新装备快速迭代升级。压铸是汽车常用铸造方式之一,但主要以中小型零件为主。一体化压铸是一种新兴的大型零部件铸造技术,可以实现多种零件集成、大幅减少零部件数量、综合成本降低、提升生产效率及大幅减重的效果。为加快推动汽车产业技术的创新及加速落地,上海徽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携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制造分会于2023年3月22-24日在中国武汉组织召开《2023中国汽车零部件压铸技术创新发展论坛暨洞察新汽车发展趋势,探索材料工艺装备策略&一体化压铸技术高端论坛》,欢迎汽车行业专家以及相关单位上下游供应商出席本次峰会。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新能源车企应用铝合金一体化压铸技术的现状以及主流新能源车企一体化压铸的规划,分析出一体化压铸技术在生产效率、降本、减重方面优势明显,压铸机将取代焊接机器人成为新能源造车的核心装备,研究了一体化压铸技术的核心在于大型压铸机的性能、免热处理材料配方、压铸模设计和压铸工艺参数。研究显示铝合金一体化压铸将会取代车身采用钢板冲压后焊接的制造技术,未采用一体压铸的新能源车企应该提前谋划和布局一体化压铸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汽车产业韧性发展的今天,车企领袖纷纷在“两会”期间发声,为推动产业进步而建言献策。这当中,不单单有来自传统车企的李书福、尹同跃、朱华荣等,也有代表新势力的何小鹏、雷军等。不管是对当前汽车产业的总结,还是对未来科技创新的展望,代表们的“两会”发言都各具特色。中国汽车产业虽变革迭起,但自主品牌的创造力与价值,已经在世界舞台被看见。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自动驾驶成为了业界最热的话题之一,相关技术的安全争议也此起彼伏。除此以外,车企也仍然在传统内燃机技术上发力。而随着全球各地区节能环保政策的收紧,汽车的轻量化与节能技术也成为了车企的新焦点。本文对2013年度十大汽车新技术进行盘点。  相似文献   

8.
朗新 《汽车与配件》2022,(10):68-69
<正>百花齐放的新能源车市场格局让车企不仅要注重车型本身的产品力,还要在充电、维保等闭环服务链条上加码,提高体验感并赢得用户的青睐。比如在充电环节,“让充电如加油一样便利”是产业链企业和车主的共同愿望。“双碳”大背景下,肩负着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新能源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最初,以比亚迪、长城、吉利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依托多年的整车制造技术和成熟的产业链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在2013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小米创始人雷军说小米之所以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遇到了一个"台风口"。他戏称,这个"台风口"就是一头猪都能飞得起来的"台风口"。雷军进而十分感慨地说,如果企业想获得成功,就需要在能力范围以内寻找属于你的"台风口"。仅是找"台风口"就行了吗?没那么简单。让我们来看看雷军是如何找到属于他的那个"风口"的。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节能减排,在全球汽车轻量化趋势的大前提下,各大主机厂均开始加大对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与探索,依此本文对一种乘用车汽车仪表板横梁的转向管柱安装支架进行研究探讨,介绍了一种采用镁合金压铸工艺制造的转向管柱支架,验证表明其保证安装强度且满足轻量化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自3月29日以来,雷军宣布小米造车已整整四个月。然而一时的轰动之后,最近关于小米造车的消息却沉寂了不少,小米究竟要造一辆什么样的车?选择哪家企业代工?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难道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最近透露出的一些讯息,还是能找出部分小米造车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12.
作为车企技术与实力的集中体现,中高级车的市场历来是汽车厂商争夺的要地,其地位好比“王冠上的宝石”。  相似文献   

13.
"没有政策的扶持,没有舆论的干预,中国的SUV市场却火得一塌糊涂,不仅国外汽车厂商纷纷带来最新的SUV产品,中国很多自主品牌车企也顺势而上,加入了生产SUV车型的大军。"近两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自主品牌车企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不仅设计制造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而且汽车主被动安全技术也成为各大车企研发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基于细分方法的“快速建模”技术在汽车造型设计领域被全球车企所应用,越来越多汽车造型从业人员开始学习并研究这一新兴建模技术。文章将先从细分建模相较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传统建模的优劣势入手,简述细分建模存在的意义及其应用阶段;然后简要介绍CATIAIMA(Imagine&shape)模块及其常用命令;最后应用较大篇幅阐述基于CATIAIMA“快速建模”的具体实施方法、建模思路及技巧,意在使相关从业人员能够快速理解、掌握、应用这一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赵子垚 《汽车纵横》2022,(10):16-20
<正>从中国走向全球,奋勇向上的中国汽车品牌,正以出海之姿,向世界彰显中国智造的活力与魅力。9月13日,国内车企出口6连冠的上汽集团全球首发MG MULAN,并举办了这款“全球车”的“万辆赴欧”发运仪式,与走出国门的中国汽车品牌一起,努力打造出新时代中国制造“汽车名片”。2022年9月13日,“看见中国汽车”品牌巡礼全国行上汽站—中国汽车工业首款全球车“万辆赴欧”发运仪式暨MG MULAN全球上市发布会(以下简称“上汽站”)在上海宝山举办。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汽车制造材料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密度材料的比例下降,低密度材料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90年代开始,汽车材料向轻量化、环保型方向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其中铝、镁合金是应用日渐广泛的材料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德国就出现了镁合金压铸件。长期以来,德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北美和日本汽车行业镁合金的开发与应用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引进了汽车变速器壳体壳盖大型镁合金压铸技术,开始了中国大型汽车镁合金压铸件制造之路。铝合金是一种较轻的金属材料,在20世纪初才开始工业…  相似文献   

17.
高晓岚 《专用汽车》2022,(10):22-24
在工业革命后,世界对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大量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将从消耗趋势转向枯竭,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制造行业是产生污染和能源消耗非常多的领域,促使更多车企开始对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以此减少对能源消耗,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众多车企提出了多种汽车控制策略,并将其用于实践,逐步实现高效率、低排放的优势,从而满足市场需求,推动车企实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小米终于获得了董事会正式批准:小米智能电动汽车项目正式立项,未来10年将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这个追星故事,可能你听过。彼时的雷军,还是一位大学生,偶然间翻开《硅谷之火》,读完之后醍醐灌顶,把乔布斯视为偶像,追星之路由此开启,脑海中萌生小米公司雏形。如今的雷军,一手创办了今天的小米集团。小米已经从初具规模成长为行业领头企业,并且,在"小米造车"的传闻出现将近一个多月后,这项造车计划终于一锤定音。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制造2025》中关于汽车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强调了轻量化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汽车轻量化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铝合金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轻质材料,车身轻量化设计非常理想的材料。文章重点介绍了铝合金零件关键制造技术在轻量化车身中的应用,包括真空压铸、型材挤压和板材冲压成形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汽车对于人们来说不再是单一的产品,她包含的服务需求和消费需求都被重新定义,传统造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传统车企和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如何真正做到从“用户思维”出发,架起制造端与用户端的沟通桥梁,这是每家车企都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制胜未来汽车市场的不二法则。在互联网信息科技时代,汽车制造端与用户端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如何真正做到从“用户思维”出发?上汽大通在第十六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推出的C2B 家族乘用车新丁G50,就深刻体现了“用户驱动,用户参与”的全新造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