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维良 《中国水运》2001,(11):46-47
长江南京航道局镇江航道处管辖仪征至江阴段长江航道,维护里程为327公里,,维护助航标志137座。80年代以来,辖区长江两岸相继建港及对外开放,江面上千舟竞发,百舸争流,辖区日均通行达2800艘(次),给航道维护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该处是差额预算事业单位一上级下拨经费严重不足,加上管理的问题,至1997年年底,全处负债竞高达110万元,造成职工情绪低落,工作也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2.
3.
荣东 《中国水运》1998,(11):23-23
  相似文献   

4.
5.
奥克兰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的大陆海岸边,是世界上一个天然的大海港,也是世界上第一批专门从事多型式集装箱运输的港口之一。从六十年代起,奥克兰港务局共花了7亿多美元来建造面积达680英亩的船运码头和港区维护,并且装备了必需的设备来管理集装箱运输。奥克兰滨海区有9个集装箱码头,2个散装货码头。奥克兰港口的31个深  相似文献   

6.
嘉铭 《船艇》1998,(11):21-22
巨额亏损,效益滑坡,使中外闻名的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同样没有逃脱亚洲金融危机的厄运。今年上半年,这家多年保持生产效益同步增长的造机行业排头兵企业,首次被辽宁省列入50家巨额亏损大户。然而别人感叹的是,短短几个月过后,该厂不仅提前完成第二个100万马力,而且有效地制止了滑坡,出现新的生机。在200万马力完工之际,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欣然为该厂题词“坚持科技进步,努力提高我国船机工业水平”。中国船舶行业协会理事长王荣生题词“努力提高企业素质,跻身世界先进造机行列。”  相似文献   

7.
8.
<正>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老课题,早在1980年,我国港口界就已开始探讨这个问题。十多年来,港口广大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一直围绕着港口管理中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港城关系和政企关系等核心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讨论,推动了港口改革,促进了港口发展。1984年开始,进行了港口下放的改革,除个别港口外,中央直属的港口均下放给当地政府管理,实行部市双重领导,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财务上实行“以收抵支。以港养港”的制度,扩大了港口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但是港口下放后,没有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因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无多大触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港口管理体制也名不副实,统一的有权威的港口当局自然也就没有形成。大家感到,近几年来我国港口体制改革好像处于停顿状态,不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没有解决,而且不少浅层次矛盾也依然存在,港口的立法也严重滞后。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对港口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认识不一致,例如是一港一政还是一港多政,是政企分开还是政企合一等问题,上下认识都不够一致,致使改革方向不明,改革的重大举措难于出台。二是港口的市场竞争机制尚未普遍形成,客观上缺乏改革的压力,港口的管理和运作依旧遵循计划经济的原则办事。三是自上而下的推动不够,交通部对港口体制深化  相似文献   

9.
10.
吴明华 《航海》2012,(3):24-25
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疲软不振,海运贸易量下滑,国际市场油价上升,中国航运在今年复杂多变的经济与贸易走势中开局,遭遇了航运史上最严重的寒流,经受最低迷的深重考验。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增洲造船有限公司是增洲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创建于2007年8月20日。作为建行、进出口银行和中信保的名单制企业和2014年获批准进入工信部全国首批51家船舶企业白名单的企业,增洲可自营开具银行还款保函,并已成功协助韩国船东获得国内买方信贷融资。增洲造船已迈出转型升级的步伐,建造并交付了中国第一艘冰区加强64000DWT散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出口船舶的增加,空气压缩机的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为使船用空压技术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少走弯路,赢得时间,经中船总公司批准,1982年从日本田边公司引进 LSHC 系列空压机生产技术。由泰州海光机械厂生产,华东船舶设备公司负责组织实施。该项技术的引进采用  相似文献   

16.
17.
刘慧卓  王靖 《舰船防化》2003,(1):44-48,39
我国目前自然资源问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令人担忧,笔者结合我国的历史与现实国情对目前自然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全面的环境资源管理思想和一些具体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20.
我国河流众多,可开发的航运资源丰富,但在各类交通运输系统日益发达的今天,我国内河航运却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困境。如何认清我国内河航运的现状,结合绿色航运的理念来开发航运资源,实现内河航运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