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artier 《游艇业》2010,(6):106-107
与名流贵族发生的种种传奇就像珠宝美钻一般点缀在Cartier的品牌历史中,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当年的“皇帝”?早已不复以往,而这位“珠宝商”的光芒,却依然璀璨令人无法逼视。  相似文献   

2.
《船艇》1988,(4)
科学家们早已确定,只有那些被珠宝商所采用的金刚石晶体(珠宝商称之为“纯水”)才具有非常高的硬度。但在钻石产地更经常地是找到不合格的金刚石,即无定形的,不太透明的,带有很多裂纹的金刚石。  相似文献   

3.
清代以前的宫廷医案已散佚殆尽,无从查考。值得庆幸的是。北京屡经近、现代战乱,迭遭帝国主义侵略军占领、抢劫,但清官医案还保存得相当完好。不少资料还是当年原封。未首启动过,真是极为难得。其中包括皇帝、皇后、妃、嫔、王子、太监、宫女以及部分王公大臣的原始诊病记录、内务府抄件、帝后用药底薄、配方密本、御药房和御膳房、御茶房的各项记录,皇帝以及个别皇后的起居注、皇帝有关医药的“朱批”、宫中敬事房档案等,除顺治、康熙、雍正三帝的医疗资料较少外,乾隆以下诸帝。大多有成奎的资料,尤以慈禧、光绪的案卷为多。清朝历代宫延的医案总数约有三、四万件。  相似文献   

4.
<正>古代"两会"是什么样会议?如果从制度层面来说,现代"两会"制度为共和国首创,古代中国是没有的。但是如果从议事形式来讲,古代中国也有类似的形式。当然,古代中国的国家议事体系与现代是有本质区别的。古代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家天下",皇帝自称天子,其实他是真正的明白人,知道"一个人拍脑袋"的局限性,于是有了"朝参"和"集议"。"朝参"又叫"朝会",集议也称"议会"——这便  相似文献   

5.
清代册封舟     
曹凛 《中国船检》2014,(12):84-87
古琉球国奉明清朝为中央王朝.国王一直由明清两朝的皇帝派特使前往琉球国任命。清廷建造以及征用远洋战船和民船改装的册封舟.临行前都要通过朝廷委派的使官查验船况。  相似文献   

6.
大约在公元前280年,埃及皇帝布托勒梅二世在亚历山大港湾的法洛斯半岛建立了一个400英尺高的大理石塔楼,这座建筑物便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灯塔,  相似文献   

7.
时平 《珠江水运》2005,(8):49-50
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国家行为,郑和船队是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显然是从当时国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国家需要出发.  相似文献   

8.
明初虽几次实行海禁.但从未禁止海上漕运。当时.明朝皇帝非常重视漕运.故而出现了一些像汤和、张赫、朱寿等备受重用的漕运官员。1421年明朝迁都北京,罢海运,运往北京的漕粮全部改由河运.内河漕船也因此而兴。  相似文献   

9.
曹凛 《中国船检》2012,(3):108-111
明初虽几次实行海禁.但从未禁止海上漕运。当时.明朝皇帝非常重视漕运.故而出现了一些像汤和、张赫、朱寿等备受重用的漕运官员。1421年明朝迁都北京,罢海运,运往北京的漕粮全部改由河运.内河漕船也因此而兴。  相似文献   

10.
孙光圻 《世界海运》2011,34(9):53-55
<正>明初郑和下西洋,是标志着中国古代航海事业臻入顶峰阶段的重大事件。在永乐与宣德年间(1405—1433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先后7次奉皇帝钦命,统率一支堪称15世纪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纵横于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广阔水域,遍访了亚非几十  相似文献   

11.
《船艇》1999,(5)
专业承接建造和修理20000吨级以下的各种远洋、近海、内河客货轮和大中型水面舰艇、石油钻井平台、钢结构产品、煤气柜及ⅠⅡⅢ类压力容器。 9000吨多用途货船(出口丹麦) 9000吨散装水泥船(出口挪威) 15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交通部) 皇帝、皇后号豪华游轮(香港东健公司)  相似文献   

12.
曹凛 《中国船检》2012,(1):96-99
巡检司为中国宋元明清时期在县级衙门设立的基层查勘单位.各地巡检司查验关津要道的船只船况:元朝黄渚任绍兴路长官期间.解决了“巡海官舸.例以三载一新”的摊派贪污问题:元未皇帝除在后宫自行设计龙舟外.还纵容皇后组织两支船队赴海外贸易.以补贴后宫开销。  相似文献   

13.
船坞和宦官     
北宋初期,江南的地方官献给皇帝一艘二十多丈长、并设有层楼官室、雕梁画栋、装饰辉煌的大龙舟,作为游览之用。时间一久,龙舟底部分木结构烂了,谁里论不出修复的好办法,只好任其烂下去。宋神宗熙宁年间,宦官黄怀信出了一个巧妙的主意。神宗批准了他建船坞修船的建议。于是,在金明  相似文献   

14.
《船艇》1999,(1)
中华造船厂 专业承接建造和修理20000吨级以下的各种远洋、近海、内河客货轮和大中型水面舰艇、石油钻井平台、钢结构产品、煤气柜及ⅠⅡⅢ类压力容器。 9000吨多用途货船(出口丹麦) 9000吨散装水泥船(出口挪威) 15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交通部) 皇帝、皇后号豪华游轮(香港东健公司) 破冰型三用拖轮(渤海石油公司)  相似文献   

15.
曹凛 《中国船检》2012,(6):90-93
相比于明朝的三大船厂——南京的龙江船厂,江苏淮安的清江船厂和山东临清的卫河船厂.关外的吉林船厂其规模和建制都无法与之相比.但因为地理位置的军事重要性.明朝几代皇帝对吉林船厂都极为重视.吉林船厂在朝廷官员的监管下.生产出了大批高质量的江船.为都知监亦失哈率船队十下黑龙江流域巡视各卫所军队情况,提供了可靠的远航工具。  相似文献   

16.
郑明 《中国船检》2006,(7):8-10
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周朝就设有负责船舶检验的官员,被称为“舟牧”。在《吕氏春秋》中载有:“季春之月,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可见,当时为皇帝准备的舟船,是经过反复检验核查后,才具备交船使用的条件,负责检验的“舟牧”就是我国史书中记载的最早的船检。  相似文献   

17.
江一沙 《珠江水运》2011,(11):78-80
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霞路村,在它所属的江门新会区崖山,在岁月的嬗变中,静静地度过一年一年的光阴。村子里,大大小小的十几座祠堂,无一例外都写有宋宗室亲臣赵公祠几个大字。其中,最气派的一座祠堂叫耿光堂,里面陈列的居然是宋代十八位皇帝的画像。据说,这里的村民全部都姓赵,是宋氏皇朝的后裔,因此,霞路村又被称为皇族村。  相似文献   

18.
光绪24年八月初六凌晨,也就是“百日维新”的第103天,慈禧太后从颐和园迅速赶回紫金城,直接进入光绪帝寝宫,吆喝光绪帝说:“我抚养你20年,你竟听小人的话,要谋害我!”接着又说:“蠢东西,今天没有我,明天还有你吗?”不待光绪帝回话,就命令随从搜走所有文件,囚禁光绪帝于中南海瀛台。接着,马上用皇帝  相似文献   

19.
网员名录     
《船艇》1999,(11)
专业承接建造和修理20000吨级以下的各种远洋、近海、内河客货轮和大中型水面舰艇、石油钻井平台、钢结构产品、煤气柜及ⅠⅡⅢ类压力容器。 9000吨多用途货船(出口丹麦) 9000吨散装水泥船(出口挪威) 15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交通部) 皇帝、皇后号豪华游轮(香港东健公司) 破冰型三用拖轮(渤海石油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共青路130号联系人:(经营计划处)查卫铭  相似文献   

20.
俱乐部     
《航海》1997,(4)
480年前香港抗敌记 现在香港新界西南,近珠江出口地方,有个叫”屯门”的港湾。它是香港通过填海造地开辟的一个居住小区。 “屯门”远在唐代就非常著名了,当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写有“屯门积日无回飚,沧浪不归成踏潮。”韩愈也有“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涛没”的千古佳句。 1517年正是我国明代一位下江南“游龙戏凤”的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